返回列表 發帖
民國70年代重焙火陳年鐵觀音

100cc漢鐘壺, 7g, 30秒起
乾淨純和,老韻足,香氣好
但就是不夠力,喝來無感
是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6-10-6 22:13

剛剛用100cc銀壺去逼,同樣7g, 30秒起
力道出來了,味覺上也有了不錯的感受,不會空空的
果然對這類老茶還是要逼,沒有逼是不行的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3

評分人數

TOP

如果高溫下去煮呢?
或者壓力鍋悶
chen3058 發表於 2016-10-13 22:09

沒試過,但這茶應該不用到這種程度吧
大概只有一些七八十年以上的老茶才需要
1

評分人數

TOP

民國96年玉山(山下很遠的地方)重焙烏龍茶

150cc朱泥, 10g, 50秒起
之前用75cc的紅泥泡,感覺虛虛的沒滋沒味
所以改用150cc的試試看

果然逼熱性及保溫性較強大的壺,就把茶滋逼出來了
火侯錯算還不錯,也退火完全,所以火香火苦都很OK
暗暗微花香,似有若無,略帶生津的氧化酸,甜度也不錯
雖然喉韻不深不長不久,但那種微微酸甜帶涼的尾韻還是不錯的
也算沒有對不起這把好壺了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3

評分人數

TOP

2015年中焙火六龜野生茶

70cc比小呆壺還呆的呆呆壺, 4.5g, 40秒起
已退火,所以火味不明顯也不燥
滋味奇特,青腥味中帶隱約的花香
還有一股類似青草藥的味道
但茶甜及回甘還不錯

口感充滿了大日然曠野的氣息與自然不做作的風味
人話就是...做工粗糙
但也不算難喝啦,有其獨特性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4

評分人數

TOP

2016寒露香櫞(佛手茶)

120cc薄胎朱泥, 8g, 40秒起
前兩沖,這茶的芳香物質大部分屬於辛涼型的
一股辛涼發散的氣息,伴隨著淡雅香氣
瀰漫在口腔,喉嚨及胸,停留許久,讓人身心皆爽

由於昨晚才開封,沒有足夠的醒茶時間
所以二沖後,隔一小時再續沖,好讓茶在壺內濕潤空間裡甦醒一下

第三沖開始,芳香型的芳香物質增加了不少
清雅細緻悠遠的香氣,融合了涼與甜,顯現了季節的特性與製茶功夫
也表示醒茶後,還會有更進一步的表現

澀感些許,但在茶膠質的包履下,不會讓人太在意
苦感些許,但也因此增加了不少厚度與喉韻
整體表現是平衡的,舒服的
尤其他那深長持久的涼喉感,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6

評分人數

TOP

慶祝颱風繞過台灣沒有過境
所以要喝好一點的....2016杉林溪茶枝

75cc蓋杯, 3g, 不計時
高山烏龍+比賽茶的火侯,還真好喝
焙火後的香氣真好,火香花香甜香齊聚
喝了滿口馨香甜美,想不到茶枝也可以這麼好喝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5

評分人數

TOP

這個不是用來炒花生的嗎
chen3058 發表於 2016-10-23 17:03

其實這個茶枝除了比較不耐泡外
香甜度並不輸一般的輕焙火高山烏龍
當然要用來炒花生也可以啦
1

評分人數

TOP

2005年典藏級重焙紅水烏龍

120cc紫砂, 8g, 50秒起
雖然知道7~15年間的茶大都會處於內縮蛻變期
也就是說茶香茶滋的新味已去,但陳香陳韻未出的尷尬階段
喝來就那麼不上不下的,但還是忍不住想喝喝看他的變化

果然就如上述,茶滋內縮,但還好陳香陳韻已略為顯現
果酸味出,涼感現, 喝來生津爽口又涼喉
只是喉韻的厚度暫時縮住出不來
大概還要等四,五年喉韻才會漸漸明顯
那時也就是步向老茶的開始了, 就繼續等吧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4

評分人數

TOP

2005年典藏級重焙紅水烏龍

120cc紫砂, 8g, 50秒起
雖然知道7~15年間的茶大都會處於內縮蛻變期
也就是說茶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6-10-23 18:43

其實這尷尬的內縮蛻變期,任何茶類都會發生
台茶,普洱,紅茶,綠茶........都一樣
只要新茶時質量好,保存也良好,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所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
1

評分人數

TOP

2005年典藏級重焙紅水烏龍

120cc紫砂, 8g, 50秒起
雖然知道7~15年間的茶大都會處於內縮蛻變期
也就是說茶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6-10-23 18:43

唯射溪之質方有此能耐
為滴鞋漢所不能也......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6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