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Mic 於 2010-9-13 22:53 編輯

最早提出"茶氣"這個概念,應該是鄧時海老師在其著作"普洱茶"一書68-77頁中,以"普洱茶的茶氣"
為主題的描述,
剛剛稍微回顧了這篇章節,發覺鄧老對於"茶氣"的描述還蠻具體的,我嘗試摘錄一些具體重點"
1."氣"是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傳統概念,包含在武藝,醫學(即中醫),文哲以及飲食起居中.
2."氣"在現代醫學中已得到初步的認識,被命名為"生物能",近年來又發現一種稀有元素"鍺",
 許多中醫藥材中都有豐富的"有機鍺","有機鍺"被吸收後運行於人體的經絡中,具有疏導
  和強化人體內"氣"質與量。
3根據日本金屬專家的研究,"鍺"可從煤,鐵等礦物中提煉出,而竹子,茶葉中亦含"有機鍺",
 所以簡單講,所謂普洱茶的"茶氣"意指普洱茶中的"有機鍺"含量與品質。
4普洱茶的"有機鍺"(意指茶氣)在人體中的作用類似現今的抗氧化作用,但須與"多醣類"相互
 催化作用才溶於水而被人體吸收,在體內將氫游離子等結合排洩出體外,使體內有更多氧氣,增強 免疫力。
5"普洱茶"的茶樹都生長在有豐富地下礦物與養分的的土壤中,兒茶素,礦物質(包含有機鍺)
  的成分也相對較高。
6普洱茶雖經長年陳化後,"有機鍺"與"多醣類仍保留在茶葉中,經沖泡後溶於水,藉由品飲者
 吸收入體內作用,而運行全身經絡之中。
7。茶氣對於大多數品茗者來說,還是非常含糊,只有少數人藉由對於自身氣感的修煉與感知,因而
  能正確指出真正的茶氣,所以茶氣的感受強弱,是需要像氣功般訓練才能體會,而不是用"口感"
  來感受"茶氣"。
  我覺得此篇對於"茶氣"的描述已相當具體,關鍵在於"重不重視對於茶氣的感受與否"
如果覺得茶氣重要,那可能就要像練氣功般,認真修煉,如果覺得這樣太嚴肅,喝茶只是要
從緊張忙碌生活中獲得解放與放鬆,那就不必太認真,純喝茶即可。

TOP

對茶氣的反應表現,常因人的體質差異而有不同
認識一個女士祇要喝到通氣的茶就打嗝(有時還沒喝就開始)
打嗝 ...
香巖 發表於 2010-9-14 00:41


在下認同兄所提出"茶氣"不必然完全是因"有機鍺"的作用,
但在講求科學實證的今日,普洱茶中"有機鍺"的含量則是
一個有利的證據,但如此用客體化的方式來了解"茶氣"祇
能隔靴搔癢,還不如親身體驗,幸運的是我們幾乎每天都
有機會喝茶(親身體驗),但如何用自身體感找尋"所謂的
茶氣"則需要有實際對"體內氣感"有經驗的人的指點
,本人因愛好運動,屬於過動體感,較重身體"型"的感知
對於屬體感"意"的層次,感受不深,[url=file://\\,t4u],t4u[/url]茶友中臥龍藏虎
者不少,
香巖兄幾次發帖令人感佩對於普洱茶的深入探究精神,
,何不找個機會(如茶會等)指點對於"茶氣"有興趣的茶友
,那是大家的福氣.

,

TOP

本帖最後由 Mic 於 2010-9-29 22:41 編輯
茶氣就是能讓您氣灌丹田通百穴........啥!不懂.施主智慧未開啦善哉!善哉 !
喝茶就是一團合氣,而不是一團茶( ...
blacktea0819 發表於 2010-9-27 22:34

黑茶兄,這時候要替兩邊加油添火,論壇才會熱鬧,李大.香巖兄與參予討論的茶友都是
有風度有智慧的資深專家,不會 這樣啦,這只是論壇辯論的形式與攻防
需要,因為真理越辯越明嘛   我等回示範給您看

TOP

這個主題真是"好""難",能夠請出資深茶友談此議題真是我們的福氣,
總覺得大家的出發點都是想要澄清與了解普洱茶的茶氣究竟是什麼的方向上,
因為有太多似是而非且用心不良的誤導觀念害了初入門的茶友花冤枉錢
所以主張揚棄過於玄妙的論述,但有親身體驗經歷的茶友卻也主張不應因噎廢食
懸而不論,而是直接面對挑戰,
我個人非常景仰香巖兄的勇氣與堅持,
對於李大長期以來維護茶壇正義的所有論述與作法,更是欽佩
兩邊加油,我支持您們
繼續談"茶氣"  

TOP

回復  Mic


    收到,了解!
blacktea0819 發表於 2010-9-29 22:22



    黑茶兄,您也來摻一下吧

TOP

李大,您這劇本可以角逐"金普獎"了

TOP

香巖兄及李兄兩位大師請先歇歇,喝杯茶,也讓眾茶友喘息休息一下,已經有點吸收不了,得要思考一下
一路從15頁看到19頁兩位的發帖,真是精采絕倫,無以倫比的論述交鋒,更可以從文內感受到兩位學識
淵博,且能以文貫道應用到對於"普洱茶的茶氣到底為何的判斷上",感佩之餘,也有點擔心自己先前的
搧風點火,可能失當,也可能造成兩位的壓力,要如此長篇大論的網路上發帖,不但花時間也傷精神,更失
了閒暇喝茶的雅興,那可使不得,是吧.
看了那麼多兩位大師級的發帖,茶友們一起來回應寫心得,我先發起一下,也好讓兩位大師歇息,喝泡茶
我先來一帖,兩位大師請指導.
香巖兄以形上學論科學哲學的偏差發展,尤其對於擁有科學主導解釋權力之西方霸權的憂慮與質疑,
充滿批判性與正義感,更致力於建立一套屬於華人文化觀點之科普世界觀或存在觀點,不但青出於藍
更勝於藍,如能擁有此一關照世界的參考架構窗口,則"茶氣"之有無,形式與作用等,則在此一架構中即可一覽無疑.
李大不但是t4u的首席監茶官,對於維護茶學正道不遺餘力,更是後進茶友膜拜學習的對象,前幾帖對於中西方醫學的比較分析論述,邏輯清晰,思路細密,在在切中要害,尤對體感層次感受外在刺激的分析論是
非常中肯的,自己也曾有長途爬山後,雙腳腳底在極度疲勞後,蹬入堅硬的水泥林道地面時,足下雖穿厚底的登山鞋,但仍能直接感受道路面上的細微突起或小石,平時卻無如此的體感,此自我的體驗也證實了李大對於體感層次的有效論述,但我最佩服的還是李大在本論壇中路見不平嫉惡如仇的大俠風範,現在更了解李大更是深不可測的真知阿.
我自己呢,基本上還是相信"有茶氣"在,只是"茶氣"是什麼?有什麼內容?是什麼型態?用什麼方式分析了解?進入人體會有麼作用反應?
實在是有太多現今無法完全讓人易於了解或解釋的內涵,但是也因為如此,"茶氣"有趨向意境上
的"美感",就好像看到一幅山水國畫,明明色彩線條形狀比例甚至是與實況不能完全相符,但是
那種感受到的意境,"好美......................................
雖然我至今還沒確定那種意境是不是"茶氣",但是我寧願相信有,因為喝茶要有"美感",是不是?
                     "水啦"      "喝茶卡水啦"

TOP

回復 191# 香巖
大師點名了,趕快照過來 ,
香巖兄,被您看穿的感覺真 ................
不過看在我有寫"心得報告"的份上
  一下

TOP

論茶氣,不但"好"  "難" ,而且也"好"  "深",不但要看懂李大的科學分析邏輯辯證,還得
要研讀思考香巖大的意識形上認識論,這真是t4u的普洱茶哲學論戰,大家通通來當學生ㄜ

TOP

茶氣這一帖是目前普洱茶討論區最深入的主題,看得網友應該不少,但相對提出意見或看法
的茶友卻不多,我想可能大家都覺得有點難,又不想在兩位大師級(t4u出產的大師,品質有保證)
的網友面前班門弄斧,所以有點顧忌,我想是不是把茶氣的問題單純化一點,從比較容易理解的角度談
從兩位大師的論證中,有一個基本的差異,就是
"是否有茶氣的存在?"
大家可以踴躍提出自我的親身經歷或體驗,我們再從這些個別的案例中加以探討分析,以便證實或否定"茶氣的存在",案例多了,就可以累績足夠的論證來歸納"茶氣存在與否"的結論,這樣子好嗎?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