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各位茶界前輩大家好!
小弟不才,剛接觸台灣老茶,所以想上來請教一下,麻煩前輩們多多指點,讓小弟能夠更 ...
維尼隆 發表於 2011-3-23 17:10



    一般甕藏與筒藏,不管幾年,都非常棒.

因為是收藏茶,原料有考量,入甕前烤工與乾度均有一定程度考量.

如此進了甕或是入了鐵桶.

這類型收藏茶,通常習慣3年倒出醒茶一次,也順道吃上一碗.

若覺過濕,會用電焙爐或是炭焙稍作收乾修飾.

再回收入甕.

這類型的茶,陳老下來,喉運很好而氣韻生動,具杏仁之熟果發酵香.很適合雨天及夏天飲用.


再來,就是早年貿易商原倉原堆留下來之早年貿易茶.

這裡面,千奇百怪,有焙沒焙生的熟的綠的白的文山的南港的石門的凍頂的北埔的.............

滿滿一大茶倉.

有的已經成為鈣化堆肥,有的卻是無價寶,有的還要放,有的需要焙...........................

千萬風情會隨著出倉速度.......而一一見真章的.

茶倉有濕有乾/有通風不通風/有上層下層.......

這些都導引幾十年後他的價值,很難逐一點茗說盡的.

方法多吃.選擇喜歡氣味與走向,作有系統收納才是唷.

幾點開倉意見,供您參考.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