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剛剛看影片,提到仿全手的內壁章,印痕深淺不一(因為成型以後才蓋的),就像圖片印痕上深下淺。這樣判斷應該沒錯吧。

TOP

回復 32# mycuteoo


   請教一下,最後一把魚畫龍壺,看的重點在哪裡,壺底接痕因為螺旋後不大明顯,還是有特殊的特徵點?

TOP















三年前士林老街藝品店,跟老闆點名寬口、壁厚、悶熟茶用的,買了這把一千元的朱泥壺(老闆說的)。
昨天用一些標準看了一下,壺柄有泥片接痕、壺底有收縮接痕,壺壁上緣不平整的刮痕,壺嘴壺柄外接的很醜但很明顯,這樣是否是手工壺的特徵(作工好壞不論)。
壺雖然便宜但真的結實好用。

TOP

個人覺得很像早期紅磚土的感覺啦。不知算不算紫砂壺。

TOP

回復 52# 射過溪
從他帖的清初朱泥跟黑鐵砂帖跟其他類似的討論,就個人認為都是因為錯把幾個特徵細節當作全貌,甚至連這些特徵點都是以訛傳訛的認知(例如以前講的倒勾、師傅罐等等)。就本帖來說,可以認知全手工、半手工,跟泥料好壞,跟藝術性高低並無直接關連。但是名家全手工壺,不至於使用差的料,也會有一定的藝術性。反之,錯誤的泥料跟呆版的作工,也沒有必要去區分是否全手工了。
但是以目前壺價而言,半手工泥料造型尚可的壺,在拍賣網頁3千元上下就可入手,若要在相同泥料、壺型跳入全手工壺,至少也要進2萬元以上才能入眼。若事先沒做好功課,一但買錯很難釋懷,尤其是一些一錯再錯的人。
不過個人會拿那把夜市壺(不是夜壺)出來是有幾個疑惑。低價、差料,還要仿全手工、底刻字句,是打算仿製清代古壺嗎?還是只是學徒的練習作品?
如果是蓄意仿製,那些收縮痕、接痕、壁內刮痕加上呆呆的造型,搞不好就可以騙到一些認知不清以偏蓋全的壺友。
如果是學徒的練習品,那表示在3千至2萬的價差間,會存在許多作工不成熟的全手工壺,這會造成購買時的誤判。
其他一個問題,林大說那把夜市壺參有許多熟料,甚麼時熟料。
一個結論,全手工壺的藝術性跟特徵點,必須要親自上手感覺,靠網路圖片購買,只能等著被騙。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這兩天朋友送的,從大陸直接帶回來的新貨,各位前輩幫忙看看,壺內把手有微微凸起,其他完全不知如何判斷工法,感覺越問越學越模糊了。
不過小弟已經不把全手工當目標了,只是剛好有人送,順便問問。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