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回復 175# asimon

實在不懂,為何要這般斷章取義,打上“茶經翻譯”四字隨便google一下就大把的原文資料,這也可以自動忽略?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采。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滯,結瘕疾。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支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為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為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參為累,則茶累盡矣。


這樣可以了解“亦猶人參”的意思了嗎?
簡單的譬喻法,原文也實在沒什麼晦澀難懂的字句文法,建議兄可以再回去翻翻原文。
3

評分人數

  • ulumochi

  • 千尋

  • 射過溪

TOP

回復 184# 莫愁

兄好,
小弟的本意確實只是要表示引用文章最好是要看清上下文,現在網路已經非常方便了,茶經的原文也稱不上晦澀難懂,不過就國高中國文課程度,既然兄對此仍有疑慮,不才試評註如下(原翻譯出自網路知識+):

一、茶的起源
  茶,是我國南方的優良樹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達幾十尺。在巴山、峽川一帶。有樹幹粗到兩人合抱的。要將樹枝砍下來,才能採摘到芽葉。
  茶樹的樹形像瓜蘆。葉形像梔子。花像白薔薇,種子像棕櫚。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結構,有的從"草"部(寫作"茶"),有的從"木"部(寫作"[木荼]"),有的"草""木"兼從(寫作"荼")。荼的名稱有五種:一稱"茶",二稱"槚",三稱"蔎",四稱"茗",五稱"荈"。(紅字部分為解釋何為“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
  種茶的土壤,以巖石充分風化的土壤為最好,有碎石子的礫壤次之,黃色粘土最差。
  一般說來,茶苗移栽的技術掌握不當。移栽後的茶樹很少長得茂盛。種植的方法像種瓜一樣。種後三年即可採茶。茶葉的品質,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為好,在園圃栽種的較次。在向陽山坡,林蔭覆蓋下生長的茶樹,芽葉呈紫色的為好,綠色的差些;芽葉以節間長,外形細長如筍的為好,芽葉細弱的較次。葉綠反卷的為好,葉面平展的次之。生長在背陰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質不好,不值得採摘。因為它的性質凝滯,喝了會使人腹脹。(此段即為重點所在,作者是分析茶葉產地、種植方式及採摘選擇對品質的影響,有甚者對身體有不良影響)
  茶的功用,因為它的性質冷涼,可以降火,作為飲料最適宜。品行端正有節儉美德的人(此處應指身體狀況可正常工作,非身體虛寒生活靡爛之人),如果發燒,口渴,胸悶,頭疼,眼澀,四肢無力,關節不暢,喝上四五口,其效果與最好的飲料醍醐、甘露(並非靈丹妙藥)不相上下。但是,如果採摘的不適時,制造的不精細,夾雜著野草敗葉,喝了就會生病。
  茶和人參一樣,產地不同,質量差異很大,甚至會帶來不利影響。上等的人參出產在上黨,中等的出產在百濟、新羅,下等的出產在高麗。出產在澤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質最差),作藥用,沒有療效,更何況比它們還不如的呢!倘若誤把薺苨當人參服用,將使疾病不得痊愈,明白了對於人參的比喻,茶的不良影響,也就可明白了。(這段即說明上段茶葉和人蔘相似之處,薺苨一詞小弟未考據,若其他前輩們了解或可開釋)



不知道這樣的解釋方法前輩是否可接受,若有疑問歡迎再提出。

小弟此文僅就引用一事發表看法,非關茶氣之有無,但不才認為討論這點應要讓大部分的網友均能簡單明白其理論依據為何,若是講得玄妙莫名,就算真有其事,仍未能算提供資訊加惠網友。

請您參考,謝謝。
8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308# 李尋歡
        在之前不才的發文中就有提到了,無論是怎樣玄虛的理論、怎樣神奇的功效,若是以推廣普洱茶為出發點,我們應該做的不應該是闡述這些大多數人都無法了解、體會不出的東西。我能夠尊重您對於茶氣的定義及這些所謂氣的功效,但回歸到現代大部分人能接受的化學物質、多酚、兒茶素、茶鹼、單寧豈不是更簡單一些,兄所言無論是四肢末梢的麻感、產熱、氣血運行等皆能以簡單的化學作用解釋,又何苦一定要強加於茶氣一詞?在好多論壇皆參詳過兄之文章,應不是這般固執己見、不明事理之人。論壇的存在實是嘉惠如小弟一般的茶道新手,換上更親切的用詞難道不是皆大歡喜?小弟完全不否認任何所謂的“超自然現象”,但若是完全沒有理論依據,僅是慣性的“你沒感受到是你的問題”這般的言論對小弟而言無異於中世紀歐洲的贖罪券,不只是忽悠人、更是一種愚民且圖利的方式。

       不論是茶氣也好、茶葉內物質也罷,衷心希望所有接觸到普洱茶的茶友們皆能有自主的體認,身體的感受是現實的,沒有任何的大師、專家、大大能決定你的主觀想法。喜歡體感、口感、或是買到名茶的榮譽感都沒有是非對錯,喝茶就僅僅是一種有益身心的休閒活動。

       在此提出小弟的淺薄觀點,試問各位茶友:茶跟氣功的關係為何?您的身體有了這些氣來氣去的有何助益?長命百歲對您的人生有何實質幫助?國際新聞中常常看到的百歲人瑞,有誰告訴過觀眾“我常年鍛練氣功、身體裡充滿真氣”;或是我常常“藉由某產品攝取某元素”?,請各位稍微想一下,小弟仍不否認科學或傳統文化上的“能量”、或是行之有年的“真氣”一詞,只是現在早已不是資訊封閉的灰暗時代,在嗜好或資產的選擇上,您是否能有正確的價值觀?
9

評分人數

  • 李尋歡

  • 射過溪

  • minca

  • 台灣秧塔

  • 容爸

  • 圓仔花

  • etsac

  • huangfafo

  • 素還真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