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新茶要大量收藏前一定要做足功課~
新生普洱茶是可以久存的曬青茶還是鮮飲的烘青茶~*很重要*

TOP

現今新生普洱口味相當多元,也造就了一個現像,大家要啥口感~就大量生產迎合大眾口感
真相往往只有一個~自我提昇普洱專業知識才是王道
小弟生性保守:藏茶十餘載,只收大葉種曬青毛茶,其餘~免談
只有曬青才是王道~受到陽光"照顧"過的茶菁,制作出的口感日後轉換才紮實
順道一提:
茶種優良
生態更要自然
沉澱數年後的口感~品飲後那真是~通體舒暢
1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72# samgbo


外觀:短期當然看不出來    約五年原來較墨綠色的部分會快速轉黑
口感:可以判斷出來
1-3年 烘青:高香氣  水性甜  苦澀感不明顯   3-5年:香氣下降 水性微甜    澀感明顯   5年以上:無香氣且會有舊味 澀感明顯 ~就好像喝了一杯會澀的水夾帶不鮮爽的舊味
1-5年 曬青(台地):草青味  粗苦底舌面微澀  生津集中在舌根兩側  5-10年:青味 苦底微甜舌面微澀 生津不變   10年以上:微苦底甜水 舌面較不澀 生津不變    台地茶乾倉存放約20年方才好入口
1-5年 曬青(大樹):香氣沉  細苦底舌面微澀  生津集中在兩頰喉腔  5-10年:香氣沉 微苦底甜度高舌面微澀 生津不變   10年以上:水甜耐泡 氣韻寬廣 尾勁甜度高  大樹茶各地香氣不同 約5年可品飲 10年更佳
2

評分人數

  • 羽身

  • 布魯斯

TOP

回復 70# samgbo


    只要是烘青~皆不可久藏.........因為"轉化脢"已經破壞了.......SFG   2011/6/24  (為所發言負責)

TOP

回復 79# ulumochi


    烘青實際上不能屬於普洱茶(就算做成餅茶‧磚茶等都一樣),是屬於綠茶,市面上有些許茶廠應客戶要求接受訂製,部分加料或全部烘青,為的是求的新茶口感上的舒適感(香氣增加,苦澀感降低),正廠大益下關也做烘青綠茶,但不會放在普洱茶內,一些仿貨大益下關可能有此情況........此情況在這5年內異常異常嚴重......身為台灣第一大論壇T4u的大大不得不察.........(但忠言逆耳...)
至於存放後口感當然約3-5年後,香氣下降後僅剩"舊味"及水性的澀感......其餘...."空"  以上僅小弟藏茶經驗  如果能為各位帶來藏茶之小常識.....心滿意足
1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81# ulumochi


    大部份是茶廠烘青~

TOP

孟庫山上有些初製所備有烘青設備,
是雨季製茶時用的,
春季茶好,天氣好,不會去烘青,

近年下關鉄餅好像在壓 ...
容爸 發表於 2011-6-28 10:32

雲南雨季大部分都是制作烘青綠茶.....綠茶市場在內地很大

TOP

普洱茶到現在還是有烘青料
但是,不會來自茶廠烘青
茶廠不會這麼笨,花錢(電費和設備和人工)去背一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8 08:32



    兄你的意思是制做烘青普洱是背臭名....1.訂製茶廠應買方要求 2.烘青茶也是可以新鮮喝....."只是"不能長期存放 3.市場需求大  4.制作成本低(因為大部分用料都是台地茶)
綜合以上.......再加上內地並非每家茶廠商業道德皆如"ulumochi兄"這麼正派且俠義心腸......當然,市場是"正確的產地知識"越多.....越是"買方市場"決定...不是嗎??
倒是有些賣方如此想.....有些可不這麼想.........以上為個人粗淺的分析

TOP

兄您的說法應該屬於目前主流的說法
我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
下過點工夫去研究
也實地去雲南考察過
感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8 08:30



    其實這說法並非主流.........6年前就與一些藏家交流討論
現在主流是啥........ulumochi兄常去雲南.....多去一些廠看看便知

TOP

兄好
我說的{主流觀點}指的是:烘青茶是綠茶(化)這件事,雖然主流但不一定正確
烏龍茶也是烘青茶,但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8 14:27


ulumochi兄 :就小弟我對茶葉初淺了認知.....

1.台灣茶:無論輕發酵(ex高山茶或烏龍茶....)或重發酵(東方美人)...皆與"烘青"無關 (PS:再不了解.........請找山上辛苦的茶農們或茶改場的技術部門)
2."烘青"在內地普遍運用在綠茶上....這是事實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