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更早的未入倉茶沒喝過
88青還不好喝,但真得茶氣很壯 味道厚實乾淨
80未輕入倉的勐海或下關餅青澀味己退,開始轉陳味和甘韻,初現陳韻普洱的風味

99年大渡崗台灣自然倉(放在台灣的山中森林)巗性已馴,清香柔雅,還是太年輕 稍澀
2000年台灣自然倉易武散茶 茶湯轉紅 還稍澀,醇度還不厚,韻也不夠深,處在尷尬的轉換期
2000年台灣自然倉火焰牌緊茶 撥開兩年 放陶罐內 差一點霉掉 搶救後 有大渡崗的口感
2000年台灣自然倉攸樂野生茶 六年前喝有台灣輕焙火高山茶加蜜香的口味,近來試喝熟化頗快,,重泡  茶韻還不夠理想
這些茶都放在台灣山林(濕度相對其他方高些)中平均超過五年

另試港倉99紅大益7542(輕入倉)茶湯初轉深色,湯柔帶甜回甘,不澀,韻味長,但還沒"長大"
99年港倉傣文7542年(入倉較重,但退得不錯) 茶湯已轉琥珀色,比起88青少了厚與苦甘,倒多了些柔順和香甜,幾乎再兩年就可以常喝了

因為手上沒有再年老的不入倉茶,所以也就拿相當年份的港倉茶來對比
心得是
一.入倉茶去澀快,自然倉的轉換依茶質不同而有快慢
二.入倉茶韻味相對深厚,自然倉則味道清揚
三.港倉有濕度控製的差異,兩種7542茶質相似,但風味截然不同,,熟化程度相差約三年的自然存放
四.輕入倉和野生茶的熟化程度相似(99年)但口味不同(這應該是茶區或拼配方式不同的差異)

以上簡單的比較其實樣本並不對等,因為手上沒十年以上同款港倉和自然倉的茶,祇好就現有的拿一部份來比,但試時不以個人的喜好為考量,而是觀察茶的幾個面向的表現.
總的而言,個人到目前為止較喜歡港倉茶,但也期待手上那些2000左右的自然倉茶(還不少哩),有轉好韻到來的一天
1

評分人數

  • ko001

TOP

還不能喝(試喝不算)的新生茶能不能算是"普洱成品"?
傳統的說法,普洱茶是後發酵茶,
也就是人工製成工序到包裝結束是一個段落
而後應有一段發酵期讓生茶在合適的環境中發酵進而醇化
問題的關鍵是,醇化到什麼程度纔算是適飲的普洱?(從湯色?.從澀度?.從基本陳韻?....依各人喜好?!)
適飲的陳化普洱應具備什麼基本條件,則不同地域的人或個人的喜好會有不同
既然有後發酵的過程就必有入倉的問題
不論是家倉.乾倉.濕倉.隨意倉還是技術倉,
總是要放到基本適飲的程度
於是陳化生普發展的目標為何,就會決定要提供新生普什麼環境的倉
若以快速陳化為目標,則濕度要高溫度不能太低,其缺點是易生雜味,優點是若雜味退盡甘韻厚
若以均質陳化為目標,則不能過濕,空氣的清新穩定是重點
好的發酵必有好的微生物酵素

TOP

還不能喝(試喝不算)的新生茶能不能算是"普洱成品"?
傳統的說法,普洱茶是後發酵茶,
也就是人工製成工序到包裝結束是一個段落
而後應有一段發酵期讓生茶在合適的環境中發酵進而醇化
問題的關鍵是,醇化到什麼程度纔算是適飲的普洱?(從湯色?.從澀度?.從基本陳韻?....依各人喜好?!)
適飲的陳化普洱應具備什麼基本條件,則不同地域的人或個人的喜好會有不同
既然有後發酵的過程就必有入倉的問題
不論是家倉.乾倉.濕倉.隨意倉還是技術倉,
總是要放到基本適飲的程度
於是陳化生普發展的目標為何,就會決定要提供新生普什麼環境的倉
若以快速陳化為目標,則濕度要高溫度不能太低,其缺點是易生雜味,優點是若雜味退盡甘韻厚
若以均質陳化為目標,則不能過濕,空氣的清新穩定是重點
好的發酵必有好的微生物酵素羣,這也是傳統好的港倉能產生好的陳韻普洱的優勢
漸漸地 入不入倉的問題會被"入什麼倉"取代
當然 多了這麼多不同區域的藏茶者的實驗,再過個十幾二十年,各類養茶的技術將呈多元化
希望屆時的陳韻普洱不祇是港倉一味,
而另有台灣技術倉.山高自然倉.北京溫控倉.某某大師私倉...等不同的老普洱的風味

TOP

普洱緊茶傳統製作過程中有蒸壓成狀和晾乾乃至以竹殼外包
其作用除了方便搬運和保護外觀免於破損外
更重要的因原是為了年輕生普的後發醇提供一基本的環境條件
普洱後發醇有幾個原理:
一.適當的濕度。晾乾祇是最表面一層與外部濕度的比較值,一定時間內,緊茶的內部還有一定比例的水份。
二.空氣或是氧氣一定比例的隔離,也是緊茶提供給後發醇的環境之一(讓茶葉內部本有的醇菌成長為優勢族群,讓霉菌或其他不利於發醇或醇化的雜菌自然淘汰)
三.溫度則是所有自然發醇所必需考慮的條件(所有的發醇菌都有其適合成長或繁延的溫度區間)
四.生普熟化(基本發醇)和陳化(後期陳韻和醇厚的口感)。時間的長短決定普洱口味和韻味的變化細膩度(熟茶因快速熟化,口感雖滑順,並有其特殊之熟茶香氣;但韻味和茶湯的變化則每一泡之間缺乏變化);茶湯的豐富和醇厚度則和茶質有關。

討論入倉或不入倉的好或不好,其核心還是「什麼環境條件最有利於使生普的後發酵達到期望中最佳的狀態?」
有幾個層面的問題
一.如果年輕的生普完全阻絕了其後發酵環境條件(如岩茶或綠茶般的焙乾,或直接真空包裝存放……)放個二.三十年它會轉出好的陳韻嗎?
二.如果把新的生普隨意罝放在部份地區相對濕度常時段超過90的自然環境,它的表面或內部的霉變需如何處理?
三.如果不求時間速度,而祇為讓生普達到最充份發揮其內含物特質,使普洱達到最佳適飲的後發酵結果,需要提共怎樣後發酵的環境條件?
四.生普後發酵的過程,有分第一階段的熟化和第二階的陳化嗎?如果有,則第一階段熟化的目的(目標),需要在何種環境條件下和多長的時間纔能達到基本的完成(也許不一定是時間的問題,而是茶內部有機質發酵轉化到什麼程度的問題)。如果沒有,生普後發酵的極限會是什麼狀況?(區區以為生普的後發酵是有分階段的);同於釀酒釀醋若要達到最佳狀態需要人工調控發酵(第一階段熟化)然後置放成陳年酒或醋(第二階段陳化)。
五.沒有經過第一階段熟化的生普,存放三十年其青味當然漸漸退去,在常態或所謂乾倉的環境下,也能轉出一部份的老味(利用原來出廠時就在緊壓茶內部的水份),但由於強調乾倉,水份必蒸散出大部份,其茶本身的發酵是否達到充份的程度,而轉出傳統老生普的陳韻;理論上是有待商確。
六.換個角度,沒有經過第一階段熟化的老生普,會是除了陳韻老普外的另一種產品,根本上就和傳統熟茶與生茶是兩路茶一樣,它走出自己的第三條路(氣壯而韻飛)。若如此,則未嘗不失多一種眾人口味的選擇,祇不過依以存放,便不能期待現今紅印或傳統號級茶的再現,而是另一全新風貌的陳年生普的誔生。
3

評分人數

  • 好喝茶

  • ㄚ懋

  • 大頭球王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