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包種茶這個名詞其實是個好笑的錯誤.
記得小時後,長輩都是講"腫阿茶"(台語發音),意思是"包裝起來很臃腫"相同 ...
好喝茶 發表於 2012-2-3 23:59



    部份見解不盡相同...
"腫阿茶"(台語發音)---應是*種仔茶*或種茶.係青心烏龍種簡稱.並非"包裝起來很臃腫"的意思.
引用泡茶的壺就稱*種仔罐*或*種罐*

外省人來了之後,聽不懂"種仔茶",自作主張命名為"包種茶",--這是真的.當時政府為統一名稱而做的.北部在皇帝腳下為做生意.不得不隨之...苗栗以南就稱烏龍仔.

坪林茶農或應稱文山茶農.文山茶區因應需求從福建武夷引進多樣茶苗.茶子.茶種多樣化是配合手採工時.採茶工以日計算.露水菜及上午菜(日出到10點)採收產值較便宜的早種(播田茶.紅尾仔...).10點或11點後採種仔.就是二午菜直到傍晚...
若只單幾個品種.產季勢必縮短.集中在短時間.採工衝突.精神體力亦難覆合...
以上供參考...
10

評分人數

TOP

低價系統的後來有一個時期可能被叫 "番仔茶"---應該是*番庄*........
3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9# 探索者


    探索者 兄:您所言是正確的.日據時代包種茶一詞已經在用了,再向前推--很多文獻均指出台灣在*清代同治12年(1873年)就製包種茶.另據林馥泉先生著書指出亙早十數年前為王義程式在福建安溪創制...
2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