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目前進口茶充斥,對台茶的確造成很大的壓力,
市面上賣的茶,包裝又多是公版(包括茶罐及包裝塑膠袋),因此魚目混珠很多,
到處都是阿里山'梨山'合歡山'大禹嶺....
不過仍有一些茶業者,堅持不使用公版包裝及不賣進口茶.
我一位賣茶朋友就是其中之ㄧ,其賣茶宣稱不合口味可退還
(現在仍沒變,只要不打開包裝,如未試飲可要樣茶).
十幾年前(使用公版袋時)有一位客戶以別人茶拿回退還,經此事後他所有包裝都自已開發印製.
其茶罐印有註冊商標'產地'淨含量'保質期'原料來源'焙製日期'焙製方法'保存方法'
公司名稱'地址'電話.(目前還缺成份分析)
用易開罐,分阿里山'梨山'青茶'陳年茶'竹露茶'綠竹茶'(前兩者有註冊)二兩'四兩'半斤.
至於裝茶之包裝袋,分青茶及陳年茶兩種,均印有其商標.
該茶行不大不,包裝材料每年所費不貲,我常勸他簡化一些以節省成本.
他認為茶行要永續經營就必需如此,否則如何取得客戶信任,何況茶葉是日常必須之飲料.
我想台灣茶葉要與進口茶作區分,的確只有如此才可行.
1

評分人數

  • 小渣蚱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