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回復  045045045


不是金駿眉呀?其實我心裡也是這麼想...

不過我的疑問是,把正山小種歸類為岩茶是可以 ...
沒時間 發表於 2012-1-21 22:34



    沒時間先生,你覺得巖茶是以海拔高度來定義的嗎﹖
雖然在武夷茶區的平均海拔是650公尺,像正山小種這種在原始森林中出品,武夷山脈的主脈上的茶品,海拔自然高喇~

我覺得巖茶籠統講法涵蓋了所有在武夷山自然風景區內的烏龍茶,正山小種是可以撇清開來的一類作為獨立茶品的茶。我不知對否﹖

TOP

本帖最後由 曼芊 於 2012-1-24 22:34 編輯
岩茶,尤其是檔次越高的岩茶,愈是講究其血統的純正性
甚至講究到"母株",母株就是各品種的發源茶樹,例如 ...
沒時間 發表於 2012-1-23 23:42



    +14樓

就你說的我想講一講我自己的認知,或者因此接到玉石也不一定!

岩茶,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山岩和岩石上生長的茶,前人亦云:“臻山川精秀氣所鐘,品具岩骨花香之勝”。是茶名還是岩名,到最後恐怕弄混了。更簡單來說,

就是茶水裡有岩石砂礫味﹖非草非木,乃金石之味。這就好玩了。

武夷所産的茶嚴格算起來是從明初1391年罷造龍團貢茶,御茶園廢,武夷各岩寺僧改制武夷茶制法,於1602年清·崇安縣令招安徽黃山僧引入松蘿制法,以炒代蒸,

改制了武夷功夫。說的都是閩北烏龍茶(oolong Tea)

如此說正山小種不也是長在岩石上的茶嗎﹖武夷岩茶中奇種之下稱名種,名種之下亦稱小種,所以如果你指的是正山小種的話,那它是指WYS自然保護區桐木所産

特種紅茶。而前者小種指的是烏龍茶。

《武夷茶歌》裡有說:“凡茶之産惟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平洲淺渚土膏輕,幽谷高崖煙雨膩。”這種論述只是講地勢高低南北差異性。又見《蔣叔南游記》中說:

“武夷産茶,名聞全球,土雜砂礫,厥脉甚瘠,以其踞於深谷,日光少見,雨露較多,故茶品佳;且其中自有特異者……曰上奇種,則皆百年以上老樹,則另立名目,價

值奇昂。如“大紅袍”,其最上品也。“這也說明“大紅袍”在九龍窠上的真本原是“奇丹”,因吳石仙縣令的石刻叫大紅袍,大家都這麼叫了,到姚月明先生調查時,老樹

已較衰敗了。所以你說它無性繁殖(即扦插)出來的“北斗一號”品質真的會比母株差那麼多嗎﹖我懷疑。眾所周知半天鷂(腰﹑夭﹑妖)樹原产於三花岩之第三崖頂,其地勢險峻,

為任何産茶地之冠。且茶非人力所植,系山鷂嚼茶籽,落此而生。茶樹遭蟲害,主幹幾乎枯死,僅存枝十本,後經移植培育,採制成茶,本質更優於原欉,20世紀成為五大名欉之一。

武夷茶之所以聞名不單是指其有特殊的自然環境﹑有適制的優良品種,更有靠著茶農和僧道文人墨客近千年不懈努力選育出來的名欉名傳天下,還有一點,這很重要,就是它有精細的制作工藝,

如果不是這樣,再好的生長環境也枉然。

7

評分人數

  • 阿德

  • 045045045

  • 素還真

  • Dior

  • 瑩瑩

  • maple

  • idiot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