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下關茶廠從80年代至今生產期最長,數量最多,就是8653這個編號,可以比對04年前後的8653,
和05年以後至今 ...
台灣茶人豐 發表於 2011-12-12 11:03



    茶人兄所言甚是   一個晚上一次到一個晚上7次  品質自然就不一樣了  一年三採茶跟看到葉子就採  哪有茶樹受的了  茶樹受傷了  至少要停採7-10年  現在年年採  眼看要油盡茶哭  菁盡人亡  慘
2

評分人數

  • 台灣秧塔

  • 凱凱

TOP

其實   不管7542  8582 ..... 都是配方茶   只要其中一兩株種類茶種受傷  品質就掛了

TOP

茶樹的摘採應該不會「看到葉子」就採啦....
樹是有生命循環的,茶農也不會笨到害死生財工具,摘採其實還是 ...
下港人 發表於 2011-12-13 11:06



    嗯嗯嗯........   2006-2007年  普洱在內地大崩盤  台灣視為畏途  韓人聞風喪膽   所為何也.....拼命施化肥  施藥目的為何   .... 竭澤而漁(看到葉子就採  只是生動描寫採紅眼的用詞)  最主要產量嚇死人   一時半刻  誰也消化不了 大量留在內地壓垮市場  其實  從茶質  茶氣便可見一班    連續數年 本人每月去大陸  去必找普洱專賣店喝茶 在內地普洱茶店最明顯  2005前年可賣500-1000人民幣  一過2005到2006只剩80-100人民幣  這兩年品質稍有回穩  但仍須努力
2

評分人數

  • huangfafo

  • 圓仔花

TOP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   2006  後  我在台灣朋友家喝茶   說是大葉喬木壓製的磚  沒錯  葉斗大  一喝  嗎啊  沒茶氣
連台地茶都不如   慘

TOP

之前茶商出了幾本茶書  把訂製茶打入黑五類   甚至說七子沒問題  訂製有勐海飛的都可能是假的 賣茶賣到這樣  真令人搖頭  其實那個年代  訂製反而會去要求茶菁  製程  也是省公司接單   五大廠製茶 (80-90)也沒啥人敢內貼中茶飛(利潤低也沒啥人幹)  一直到了最近  沒茶了  才又被正視  至於大家不賣大廠貨  是因2000年後中茶拿商標賣錢  到處都是代理商   真假代理一堆  假茶開始泛濫充斥  仿大票  內飛ㄧ堆  最具代表性的  就是連香鋪都買的到有內飛的假綠大樹(仿的粗慥  茶菁也非易武茶區 真吐血).........  近來2000紅鐵也出現近2010薄紙仿品 眼看逐漸荒腔走板  政府才收回中茶商標  不給一般人代理  這兩年還在電視打中茶商標的廣告(亡羊補牢)........
4

評分人數

  • fffink1689

  • huangfafo

  • weberdece

  • 羽身

TOP

以前是炒改制前後的差距
現在是炒大樹台地的差異
未來我猜測是炒新明星茶區的發現
因為創造差異才能創造價 ...
龍馬 發表於 2011-12-14 13:16


其實   不管炒啥  都要回歸基本面   就是茶要夠好  之前強調廠內七子  冷落訂製茶  隨著茶大多入港倉或溼倉
乾倉老茶的不斷減少  加之內地要乾倉生茶  導致乾倉老茶炙手可熱  業者大嘆昨夜今昔  在一片驚異  改變聲中
乾倉的訂製茶才又站在囑目區  新的茶區  如果質  氣    型具佳  是有可能成為話題
4

評分人數

  • 農夫

  • SFG

  • 大魚兒

  • 容爸

TOP

這幾年的大廠茶,茶湯稀薄,喝不出有茶質,跟90年代入倉茶仍帶有苦澀味相比差很多,早期茶10泡以上沒問題,現在 ...
october 發表於 2011-12-15 00:18

沒辦法  縱欲過度  菁盡茶亡
1

評分人數

  • 羽身

TOP

改制后的大厂茶和配方改革:适应多数人的口感,偏软偏甜;茶质改变:茶气偏弱,茶底偏薄;原材料制约:没有 ...
willion 發表於 2011-12-15 17:14



    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說穿了
為了加大  加快  產量和營銷   放肥放藥  採收過度導致氣.質具弱   氣.質具耗後  又不能適度減產  以涵養茶樹生機又
導致惡性循環  李時珍.本草綱目  :普洱味苦性刻薄 括腸搜胃也  也因此不能馬上喝   故壓製成各種形狀  以利存放  藏族甚至加牛奶以緩其刻.利之性  新茶馬上喝  除了搞成紅茶(滇紅)及熟普外   當地人也不敢拿新茶馬上天天喝  工廠為了加大營銷改變配方  讓甜蓋過其利  十年不到  內地一定一堆人看腸胃科  真是內地普洱茶樹及內地愛茶人民的浩劫  因此新茶宜存  真不得已  熟普也可選擇

ps:發現  新茶農藥有些下重了   真暈   浩劫  耗竭

TOP

普洱茶的特色物以稀為貴'當然首先'茶質'倉儲'條件是主要畢竟最後還是要進入體質 ...
茶E館 發表於 2011-12-16 19:33



   恩  台灣的老茶  主要來自97大限香港倒入  因此絕大多數是入港倉  或輕港倉(此兩者與內地的濕倉不同)   內地確要喝完全的乾倉..........只能說  近十餘年的茶品全乾倉會多些  老茶全乾倉那算希有了(20年乾倉會是輕倉兩倍價  超過20年  那....有些業者說不知如何開價....真是物以稀為貴了)

TOP

完全認同
茶E館 發表於 2011-12-17 14:11


幸好  台灣和內地及香港各有所好  不然會打架

台灣除印級茶  對拼配茶(7542-8582...........)˙港倉及後發酵工序(中茶鐵)接受度很高
廣東等內地  則獨鍾 印級茶及純生工序{如無紙乾倉中茶鐵及80年代石頭茶(早期店家在80-90都有販售 其為單一茶菁綠印.黃印)  這兩片 在廣東都比88青貴}
真是鍾鼎  山林各有所好  .......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