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坐沙發!!
關注學習!!

TOP

回復 90# 素還真


    壺底泥片紋路確實可窺其奧妙 不過首先還是得確定是一廠出品 才有其意義 後期廠外托款琳瑯滿目 要啥有啥 說不準的  

TOP

太陽下的小神燈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TOP

小神燈底片 木紋明顯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TOP

回復  素還真


    壺底泥片紋路確實可窺其奧妙 不過首先還是得確定是一廠出品 才有其意義 後期廠外托款 ...
小不 發表於 2011-2-26 15:39



   
是不是一廠 這件事一直困擾著眾多壺友 有沒有比較確切的看法 比較通用的法則 ?
小不個人看法...
一廠猶如一個學校 一個大家豪門 有其師承 有其教養
有教過的小孩 行為舉止皆有一定的規範 或許會有一些些個人風格 但校風/家規 之韻一定不會完全流失
只要抓住了 牢記了 就是功力
難就難在抓住 ...

說難很難 說簡單也很簡單 見多了就知
王永慶之家族與郭台銘之家族有何不同 ? 接觸多了就知道
問題是如何多接觸 ......
網路無遠弗屆ㄚ  

TOP

理性討論的感覺粉不錯


小不兄提的定型是為"範"
石膏模也是有進化過的
早期是左右合模並無法解決底片泥的 ...
素還真 發表於 2011-2-26 13:52



    素兄深入宜興工法 用心值得欽佩 小不自感不如 "範"字用的精準
工具的發明 自古即有 人類如此聰明 有需要 用的到的工具 即會想得到 作的出
紫砂模具不是近代之事 清初貼花即是壓模 黃玉麟魚化龍也是壓模再修 邵大亨或許也是
木模 石膏模皆是模 只要純粹是讓工作更簡單 效率更高 這也無可厚非 畢竟關門造壺 到底用了什麼工具/模具 除了當事者 幾人能斷
有些擋坯方式 土需較軟濕度較高 因為工具/模具的需求而來改變土胎緊實度甚至於特性(如灌漿/淋膏) 這讓步就是脫離手工的範軸 也就無法再以手工自居 不管花了多少"手工"

TOP

是不是一廠 這件事一直困擾著眾多壺友 有沒有比較確切的看法 比較通用的法則 ?
小不個人看法...
一 ...
小不 發表於 2011-2-26 16:37
大凡藝事,皆有師承,
爾後或自有創見,然亦是綜合師承所來,
故皆有跡可尋,壺事想當然亦不能跳脫!!!

TOP

大凡藝事,皆有師承,
爾後或自有創見,然亦是綜合師承所來,
故皆有跡可尋,壺事想當然亦不能跳脫!!! ...
翕哱艸堂 發表於 2011-2-26 17:53



    草堂兄說的對 有淵源自有跡可循 草堂兄之眼力 收藏可說明也   

TOP

無意打筆戰.
走趟宜興學習是ㄧ捷徑!!!
講多了.就好像我們比他們厲害似的.
畢竟做壺的是他們不是我們.
一切答案不用任何文藻修飾.
從頭看到尾.才明白箇中道理!!!

我們玩藏壺這麼久.
當然是有某些方面是比他們要來的強...
不可否認.但不能自大.

我們一般講正統製作工法大致上只分三種方式:
1.純手工
2.半手工(有靠模).
3.注漿法(需靠模)
但這三個工法指的是身筒是以何種成型法製成.而來訂定壺的工序
所以除石膏模這輔助模具之外.
其如明針.木搭子.木拍子.木轉盤.直尺.鰟鮍刀.竹範.矩車.規車尖刀....
這些都是既定且必要的工具.
是不能說有用這些東西就是模具壺.


還有徒手做.不靠工具.那叫手捏壺.但還是得需要一些製作工具完成的..
2

評分人數

  • 下港人

  • haigo

TOP

壺蓋也應包含在工序之內.
還有特殊的把型的子也是有靠模具的可能.

一般光素貨看似簡單.
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
這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
很多陶手會做純手工壺.
但會做.不代表能做出好壺.
光貨能做得好的陶手並不多.
這就是傳統基本功功力的問題!!
1

評分人數

  • haigo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