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毒虫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晙作,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白話譯文: 蓄涵內具德性的豐厚,可好比嬰兒一般; 毒蟲不來螫他,猛獸不來害他,鷙鳥不來傷他; 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卻能握持的緊密,他尚且不知道男女兩性交合之事 ,卻會天生自然的勃起,這純然是乾元之氣啊! 他終日號哭而不傷嗓子,這是太和之氣所使然啊! 體會得這個太和之氣,就只是常道常理,體會這常道常理,就得智慧明白! 貪求生活享受,必遭禍殃;力求事物壯大,必然老逝; 這叫做不合乎自然大道,不合乎自然大道必會早逝!
藥方: 柔性的顛覆比起剛性的鬥爭,有力量多了!他的力量在於真實的生長! 體會自然大道的和氣,和氣是如其所如的喜怒哀樂,並不是無喜怒哀樂! 柔性的堅持,「骨弱筋柔而握固」,因為此中有一大道的生命力在裡面! 和諧,不破裂、不迫切,讓他來、讓他去,他來來去去,就停在那裡了! 這叫做「常」態!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兌,閉其門, 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塵。 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

白話譯文: 「智慧之人,不夸夸而談; 夸夸而談之人,多無智慧。 阻塞了貪取,關閉了執著! 挫掉了銳利,解開了紛雜, 柔和了亮光,和同了塵世, 這就叫做玄妙之同啊! 玄妙之同,故不親亦不疏, 不利亦不害,不貴亦不賤, 能夠因應兩端,處其環中,所以為天下所貴!」
藥方: 不要把自己放在一線之兩端來思考,而要「得環中,應無窮」! 因「玄」故「妙」,拉成一長遠的辯證歷程,幽深而識其和同,因為和同 故知其妙! 打扮的光鮮亮麗,一但習慣,那你就得花許多時間去維護它;回到樸素之 地,它會自然生長! 每天要插一盆漂亮的花,不如長久種一株會生長的花!不要只重生命的表 象,要重視生命的本體!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人多利器,國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溢彰,盜賊多有;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無欲而民自樸!」

白話譯文: 用正道來治國,用奇巧來用兵,用無為之事來治理天下; 我何以知道該當如此呢!正因為這樣! 天下顧忌禁令多了,人民也就跟著貧窮窘困; 人民的戰爭利器多了,國家也就跟著愈為昏亂; 人民的技巧機心多了,奇怪邪惡之事滋然而生; 刑罰政令繁瑣複雜,偷盜竊賊卻有增無已! 基於以上的反省,聖人說:我自然無為,而人民自得其化, 我喜好寧靜而人民自得其正, 我無事無擾而人民自其富 我無所貪求而人民自得渾樸!
藥方: 台灣俗彥說「嚴官府出厚(多)賊」,人為的戮力控制,不如自然無為的調劑! 把理想的堅持掛搭在意識型態的執著上,可能生出很大的力量,但破壞性 的力量將極為可怕! 自然無為吧!不用擔心,只要用心、關心,寧靜、無擾、無貪,一切會有進境的! 用其機,不如渾其機;用其心,不如渾其心;渾樸自然,任天無為,就是藥方!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白話譯文: 當政的人看似悶昧不明,其實自然無為,因而大眾人民富足親睦,民風淳樸。 當政的人看似精明能察,其實苛刻剝削,因而大眾人民疏隔匱乏,民風澆薄。 災禍啊!往往就伴隨在幸福邊;幸福啊!往往也就潛隱著災禍! 這樣的相伴,又何所止呢?那恐怕沒有一所謂的「正道」。 「正道」往往轉成了「奇變」,「良善」則又轉成了「妖異」; 人們迷惑的時日已經很久了, 正因如此,聖人立了規矩,不敢以之殺人; 廉潔自持,不敢以之傷人; 正直自守,不敢以之誇人; 反躬自省,不敢以之耀人。」
藥方: 一種「看不出來」的生長力量,那是最值得學習的!這叫「默運造化」。 一直擔心禍福的問題,不如真正的回到自身來體會體會,凡是能回到自身 的,就是有福之人! 原則立了之後,便要歇手;歇手才能走出自己的新生命。 要照亮人,但可不要讓別人眼睛都睜不開,什麼都看不到,只是一片漆黑!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 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白話譯文: 治理人民,事奉上蒼,莫過於儉嗇之道; 唯有用儉嗇之道才能回到先天大道的本源。 回到先天大道的本源可以說深厚地累積其德, 既已深厚累積其德,那也就沒什麼事是不能克服的。 既沒什麼事是不能克服的,那也就無法估計其力量。 既無法估計其力量,那就可以擁有國家; 若能擁有國家之本源,這樣就能天長地久。 這就叫做:深紮其根、固實其柢,長遠其生,永久存在的自然大道啊!」
藥方: 不要那麼慷慨,寧可儉約一點地好,儉約會使得人的生命儉肅而有力量! 長在枝葉的,不必太在乎!你當在乎的是長在泥土裡,看不見的部分! 有個「道」在,一切好辦,「道」是要長養的,不是把捉得到的! 給出一片天地,就能生長!給別人天地,就是給自己天地!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白話譯文: 治理大國就好像烹煎小魚一樣,不可輕易去攪動它! 以自然大道蒞臨天下,就連鬼怪的作祟都不靈驗了; 非但鬼怪不靈驗,而是它所顯現出來的神氣不傷人; 非旦它所顯現出來的神氣不傷人,就連統治者亦不會去逼害人; 鬼怪以及統治者兩者都不來傷害人,因此人內在的本性就得以陰陽和合歸為一體了!
藥方: 不要老考慮「勢」如何?要考慮的是「道理」,順道理就能生長! 自然大道的恩慈是:使得那會傷你的也不傷你了;自然大道的狠戾是:使 那原來不會傷你的,竟然回過頭來傷你! 有了泥土才能生長,大道所強調的只是這麼一點點! 不要用「掃黑」的方式,會愈掃愈黑,應當用「照亮」的方式!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 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白話譯文: 大國應居於眾流之下,天下眾流才能匯集於此,天下萬物才能安息於母懷! 母親常安靜的關懷卻勝過了父親的躁動的責斥,因為安靜才能謙下的去關 懷這個世界! 正因如此,大的國家應謙下的去關懷小的國家,這樣就贏得了小國的信服! 小國應謙下的去禮讓大國,這樣就贏得了大國的信任! 因此,不論是謙下以取得信服,還是謙下以取得信任。 大國不過想要領導諸小國,而小國不過想要能恰當的入事大國而已! 這兩者都能各得他們所要的,就此而已,大國更應該謙下的去體貼小國的心聲!
藥方: 站在上方的,就要給人;處在下方的,才能得到別人的恩賜!這是一個極為簡單的道理! 最好的領導者,不是站在上方指揮,而是處在下方觀看,並且要懂得回到本源的看! 不必打破身段,因為根本就沒有身段,有的只是讓自家生命恰當的、好好的活著! 離去不必要的高傲,正視真正的卑下;卑下才有坤德載物!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白話譯文: 自然大道是萬物所歸趨的奧秘之所。 善人懂得去寶愛它,而不善之人則因為有它,所以方得和合保育。 合於至道的美言可以得到別人的尊崇,合於至道的美行可以提高人的形象。 即使人會做出不善之事,但自然大道企怎又忍心拋棄它呢? 因此要是你立為天子,並置設了三公,即使是擁有了兩手相拱的璧玉,並 且乘坐駟馬所駕的華車,這都不如進入到這自然大道之中,好得安歇! 古先聖人之所以特別尊榮自然大道,這又為什麼呢 ? 難道不是說:只要真心探求,必有所得,即使獲了罪,也可得大道之保育 而豁免,正因如此,自然大道是天下人所尊榮的。
藥方: 自然大道是萬物所歸趨的奧秘之所,它以包容為德! 世間紅塵,且讓它囂嚷一下,也就沉寂了!沉寂了,就好。 靠著外在的華美、光鮮,是不實際的;要由內在樸實的生長起來! 大道無形,去掉了「形」,進到了「無」,這樣才能入乎「道」,最後是 要無所不在的「大」,這是一個不休止的歷程。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圖難於其易,圖大於其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白話譯文: 無所造作,自然無為,而勇於有為;不生事擾民,自然無為,而勇於任事 ;不嗜厚味,自然無為,而仔細品味! 大事看小,多事看少;面對怨懟,要有大道包容之德。 要去做難事,就從易處做起;要去做大事,就從細處做起。 天下難事一定得從易處著手;天下大事一定得從細處下手。 因此,聖人始終不敢自稱為大,正因如此,所以才能成就其大。 輕易應諾的人一定少了些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一定會遭到更多的困難。 因此,即使是聖人對任何輕易的事也謹慎而莊嚴的像是難事去面對它,所 以到頭來,天下事也就都不困難了!
藥方: 有一個做事原則要記得: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容易的通過了,難的也變簡單了。 要鄭重其事,但不要焦慮;要放下,但不要忘了;要緩緩地處理! 不要再計畫了,開始吧!有了第一步,一切就好端端地來了! 可以慢些,但不能停歇;要綿綿若存的努力!
9

評分人數

  • jontai

  • 雲之南

  • onetai

  • luckylin

  • 千尋

  • 純吃茶

  • 靜禪居

  • 射過溪

  • 小神童

TOP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白話譯文: 天下有道,國泰民安,戰馬退回田野,耕種農作; 天下無道,戰亂不息,懷胎牝馬,只得生於郊野; 最大禍害莫過於不知足,最大罪咎莫過於貪欲掠奪; 由此看來,能迴心向內,體會原本富足,這才是永遠的富足!
藥方: 自然大道,原本富足,尋於本源,自在自得;一心向外,求不得,苦,奈何? 檢察心念:念頭!念頭!念要回頭,才有了時!念不回頭,執之成迷!迷 而成惑,難解、難解! 欲望會生出力量,但這樣的力量往往會牽引出更大的毀滅性力量!可不慎哉! 知足常樂,樂在知足,這種滿盈的感覺,極為自在而可貴!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白話譯文: 不出門戶,知得天下大道; 不窺窗牖,見得天理自然; 那出離自身愈遠的,對大道的體會也就愈少; 因此,通達自然大道的聖人不往外追求,心中自有體會; 不往外窺探,言說自然明白;不造作執著,活動自然天成。
藥方: 認知是指向對象,但判斷總要回到自家心中,這就是「道」。 事物清楚了,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心理要明白!明白就是踏實! 緊抓著,把事情做好了,那可真很累!放開它,事情自然天成,才是工夫 !自然工夫! 不要沒命的努力,要安身立命!讓開!一切自然天成!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白話譯文: 「為學」旨在日益增進知見,「為道」重在日漸減損執著! 減損再減損,減損到無所造作,無所執著的境地; 無所造作、無所執著,便能無入不自得,自然而為。 順著自然常道,安寧無事,便能得到天下; 若是生事擾民,那便無法得到天下。
藥方: 渾默之智,無為天成,放得下,提得起,這樣才能做大事! 不要老往外去追逐,要回頭觀照自己;觀照自己,才能歇心! 做個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不生事擾民,但要無事而有事! 不執著、不造作,只是當下活著!這就是生,就是活,活出意義,活出個 自然天機!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九章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白話譯文: 聖人守著恆常大道,不偏私其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良善之人我良善待之,不良善之人我亦以良善待之,我只直心行善罷了! 信實之人我信實待之,不信實之人我亦以信實待之,我只直心信實罷了! 聖人居於天下,翕合他的意志,天下渾合,其心自然無為。 百姓都敬畏而專注地聽聞,聖人當成孩兒般的呵怙著他們!
藥方: 直心行善,入於造化之源,不計較眼前的利害,此是真積德! 大道無私,只要讓開,天理自然彰顯,灑落工夫就此做去! 渾默之智,翕合其心,能止能觀,萬物自在自得! 放棄了權利的自我,心中常有別人,這樣才能有一超越的大我!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白話譯文: 出而為生,入而為死,生存之途徑,十之有三, 死亡之途徑,亦十之有三;人為了謀生,行動而墮入死地的,也十之有三。 這是何故呢?因為他為了生命謀生太豐厚了! 據聞善於攝養生命的人,在陸地行走不會遇見兕牛老虎,入軍作戰也不會 為甲兵所傷; 兕牛用不上牠的角,老虎用不上牠的爪,士兵用不上他的刀刃, 這是何故呢?只因為這個人不露殺機,沒有致死之地啊!
藥方: 生命的特質就是它自己有他的生、他的命,因此不能太奢求,也不能太用 心,要渾默些、放得下,往往好過活! 「生命」、「生命」,有「生」,有「命」,「生」是創造,「命」是限 制,正視「命」,才有得「生」。 藏其殺機,不如消化殺氣,化得了殺氣,就可以「無死地」,就可以「保生」! 「處所情境」就是「天地」,有天有地,便是道理,便是生命之所寄!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遵道而貴德。 道之生,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白話譯文: 自然大道,創生天地, 內具本性,蓄涵其中, 存在事物,形著其體, 事物相接,造成時勢。 如此說來,存在萬物沒有不遵從自然大道,而以內具德性為貴的。 自然大道的創生,內具德性的蓄涵,不經賦予與命令,就只是自然無為而 已! 正因自然大道,創生天地, 內具本性,蓄涵其中, 就如此生長、如此發育,如此結籽,如此成熟, 就如此養育萬物,懷養萬物。 自然大道生育萬物,而不據為己有; 自然大道助成萬物,而不矜恃其功; 自然大道成長萬物,而不主宰控制; 這就叫做玄遠幽妙之德啊!
藥方: 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根源,必有其本性,根源叫「道」,本性叫「德」,如 其根源、本性,就叫「道德」。 不要在末端的事勢用工夫,而要在根源的本性上好好生長。 道理、道理,因道成理,事勢、事勢,因事成勢!道理優先,事勢在後! 用認知去定住,用智慧去觀照,用德性去成全,用大道去銷融!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 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白話譯文: 天下有其本源,並以此本源做為天下的母親。 既已體會得此天地的本源,便可憑藉此來認知萬物。 既已認知萬物,又回來守著那本源;直到老逝都不會有什危險! 阻塞那向外追逐的感官,關閉向外執著的認知,終其一身都不會困竭! 打開了向外追逐的感官,促就了外在紛擾的事物,終其一身都難以救治! 見得隱微之幾,才叫智慧;保守柔弱,才是強者; 用得外現的亮光,當得歸復內在的靈明; 才不會遺給自己禍殃,這叫做習於常道,因任自然!
藥方: 回到本源,一切就好處理,一切危險都可以度過! 打開感官、開啟執著,心向外奔馳,這世界一時間美麗起來;但很快就得衰頹! 常道是有往有復、有來有去的,一個存在事物能如此出入自得,那也就合乎道了! 亮光照人而慴人,靈明照人而自照,因為自照,所以明白動人!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貨財有餘, 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白話譯文: 要說我有清楚而明白的認知,那是:行走大道,最所擔心的卻是歧出邪路。 大道何等平坦,但人民總喜歡險僻的小徑。 朝廷宮宇,何等華麗;田園郊野,何等荒蕪!糧倉國庫,何等空虛! 身穿文綵華服,手帶銳利寶劍,饜足了山珍海味,財貨蓄積有餘, 像這樣叫做強盜頭子,不合乎「大道」的啊!
藥方: 不要以為平坦無奇,就沒什麼,要知道「沒什麼」,那才能入於大道之門! 那些有權有力的人,總在歷史的浪頭上,浪生浪死,沒幾個可以成為中流砥柱的! 小草的哲學是:小人物,但生命卻是莊嚴的;大人物可能恰好相反! 大道在平正無奇,不在華麗文綵!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白話譯文: 善於建立功業的人,必立下不拔之基; 善於抱持理想的人,必結成不解之緣,子子孫孫的祭祀永不中輟。 自然大道,用來治理自身,內具德性,日漸真實; 自然大道,用來治理家庭,內具德性,充實有餘; 自然大道,用來治理城鄉,內具德性,日漸長成; 自然大道,用來治理邦國,內具德性,日漸豐盛; 自然大道,用來治理天下,內具德性,日漸普遍; 如此看來,這叫「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我何以知道天下是怎麼樣的呢,就用以上所說的大道之觀啊!
藥方: 大道之治重在如其所如,觀復其身,讓他自己生長! 「觀」是對比而視,是清靜的觀賞,是如其所如的讓它生長! 能放得開,他才能生長,給他天地,比給他什麼都重要! 不必太關心他,把「關心」轉成「開心」,開開心心的,自在的生長!
9

評分人數

  • jontai

  • 雲之南

  • onetai

  • luckylin

  • 純吃茶

  • 靜禪居

  • 射過溪

  • 千尋

  • 小神童

TOP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夫亦將無欲,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白話譯文: 自然大道,原本平常,不為什麼目的,而自如其如的生長著。 當政的侯王若能執守這自然大道,天下萬物將回到自身,自然化成。 自然化成生出了貪欲渴求,我將憑依不可名狀的本源之道去鎮伏它。 如此一來,便可以無貪無求;無貪無求而回到寧靜,天下將因之自然安定!
藥方: 不要老算計功利、不要老想著目的,無目的、當下自然,便是灑落,這就 成個自然豪傑! 不須去管理,讓他們自己想出一套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你只須看看就可以了! 一切計議便會生出貪欲渴求,這時須要的不是去壓抑它,而是讓大道顯現 ,這樣的鎮伏是自然鎮伏,這才有效! 無貪無求,就是至福;真正的德從此處立起,這是通於自然大道的,這叫 道德,道生之、德蓄之!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白話譯文: 至上之德,不執著此德,正因如此,擁有這德性。 俗下之德,執持不失此德,正因如此,丟失了這德性。 至上之德,自然無為而且也不為什目的而為; 俗下之德,勉力有為而且是為了目的而為; 至上之仁,純只感通之為,不為什目的而為; 至上之義,勉力為之,這是為了目的而為。 至上之禮,勉力為之,卻沒得恰當回應,就拉著臂膀而勉強將就他。 如此看來,失去了大道之源,而後只好強調內在德性;失去了內在德性, 而後只好強調感通之仁; 失去了感通之仁,而後只好強調正義法則;失去了正義法則,而後只好強 調禮儀規範。 那強調禮儀規範的,正可見忠誠、信實已然澆薄,禍亂災害,已然開始! 預先測度未來,只見得大道的表象,這是人們愚昧之始啊! 因此,大丈夫寧可居處忠信之厚,不願居處禮文之薄! 寧可居處純樸之實,不願居處浮泛之華,因此寧可去華薄,而取厚實!
藥方: 「道」是有人起個頭,帶著你走,這人是誰,是你胸中的主。 「德」是依正直的心來做,直入本源,不必罣礙! 「仁」是彼此真誠相感、相應,融合為一體。 「義」是自我要求完善,做成規則,戮力為之。 回得本源,一切自在、自然!純樸的力量最大!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 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故致數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白話譯文: 溯其源頭,古早以前能得大道整體之全的: 「天」得此整體之道,因之而清明, 「地」得此整體之道,因之而寧靜, 「神」得此整體之道,因之而靈感, 「谷」得此整體之道,因之而盈滿, 「萬物」得此整體之道,因之而生長, 「侯王」得此整體之道,因而能以正道治國。 就此往前推論來說,天若不清明,將恐分裂; 地若不寧靜,將恐崩廢, 神若不靈通,將恐消歇, 谷若不盈滿,將恐枯竭, 萬物不得生長,將恐絕滅, 侯王不得高貴正位,將恐頹蹶。 如此說來,「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 因而侯王自稱為「孤」、「寡」、「不穀」,這豈不是以賤為本嗎?不是嗎! 由此看來,最高的榮譽,那是無譽之譽;修道之人,不願別人稱譽它琭琭 如玉,而寧可無譽的珞珞如石一般!
藥方: 「一」是一切的本源,也是當下的起點,想著「一」,一件一件的去做完 它,不必掛心! 你高貴嗎?正因為有所謂的「低賤」襯托出來的,想到這裡,你怎能不對 所謂的「低賤」默首道謝呢? 最高的榮譽不必須索、貪求,寧可無什榮譽,因為自然大道本來是平平常 常,那有什麼榮譽! 你不夠好,人家說你好,這要慚愧!你很好,人家說你不好,卻要坦然!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

白話譯文: 正反往復,自然大道,行動不息, 柔弱溫順,自然大道,運用無窮, 天下有千萬個分別的事物,它生起於人們有形有象的執著分別, 這有形有象的執著分別則又生起於無形無象的渾淪為一。
藥方: 將一條線圈成一個圓,原先的兩端就成為同一個點!想想:這就叫「道」理! 管人家說你、笑你脆弱,你明白自己是在生長就好了!須知:此時生長最 安全,最有空間! 沒有經驗,正充滿了可能性,誰說一定要是老經驗的好! 「無」可以是「沒有」,可以是「可能」,更可以是「無窮無盡」,有個「無」真好!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質真若窬, 大方無隅,大器晚(免)成,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白話譯文: 上士之人聽聞大道,勤勉而行、戮力不懈; 中士之人聽聞大道,將信相疑、時存時亡; 下士之人聽聞大道,訕然大笑,要是不笑就不叫大道啊! 因此古來成語說:光明之道,像是暗昧;前進之道,像是後退; 平坦之道,像是崎嶇;高尚之德,卑如山谷; 大功彰著,像是受辱;廣博之德,像是不足; 剛健之德,像是偷惰;質樸真實,像是空虛; 方正廣大,便無棱隅;宏偉器識,不必期成; 大道之音,無聲可聞;大道之象,無形可見; 大道隱微,無名可識;就只此大道善於助長萬物、成就萬物!
藥方: 別人怎麼說是一回事,我怎麼做更是一回事;這回事不同於另一回事,只 此一回事,如其所如,自自在在! 世俗人看得很低,而值得作的事,往往具有強大的生長力量,可以一試! 自然大道是「自然」,是「大道」;自然就不在意他人,而是自自然然; 大道就不避崎嶇,何路非大道也。 大道是看不見的、聽不著的,但它就在生長中!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白話譯文: 大道之生,渾淪為一、「不可言說」, 「不可言說」,分裂為二、轉為「可說」; 既為「可說」,參合天地、成就為「說」; 「說」必有指,指向對象,構成「萬物」。 萬物存在載負陰柔而環抱陽剛,養其虛靈之氣以為調和。 孤、寡、不德這些話頭是人所厭惡的,而王公偏以此自稱,為的是調和其氣。 如上所說,存在事物雖或減損,反而增益;雖或增益,反而減損; 這道理是前人所留下的教示,我也同樣的教示你! 矜強自恃的人,不得好死,我將以此做為教示世人的綱領」。
藥方: 人們用語言名號去對既有的存在定下標籤,但可不要忘了未貼標籤前, 正是存在事物生長的過程! 任何存在事物總有陰陽剛柔兩個對立面,用你的謙卑心靈去活轉它吧!「 處環中以應無窮」! 教,是不言之教,是柔弱之教,這是生長的關鍵處;即使要說話,還是要 歸於不說。 損之可益,益之可損,自然有一種持平原則,人間福分亦是如此,且安心吧!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白話譯文: 天下間最為柔弱的,往往能夠馳騁在最為堅固的事物之間。 沒有形體的東西可以透入看似沒有間隙的地方, 我因此明白到無所造作、自然而為,是真切有益的! 不經言辭的教導,不執著造作、自然而為,這樣的智慧,普天之下,很少 人能及得上啊!
藥方: 有形有象的東西必然會毀壞,無形無象的東西卻可以長存! 修行,不是去追求「有」,而是回返於生命的「無」,「無」是本源! 「說」了有作用,但「不說」有時作用會更大、更大!「說」與「不說」 之間要拿捏恰當! 不是不作,而是作了要放下;放下才能自在,才能開啟新局!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 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白話譯文: 名譽與生命,何者可愛? 生命與財貨,何者貴重? 獲得與失去,何者有害? 因此過分的貪愛必造成更大的耗費, 更多的積藏必造成更重的損失。 知其所足,不受侮辱;知其所止,無所危險;如此便能長久存在!
藥方: 釐清何者是「須要」,何者是欲望、是貪求?對生命會有基本的幫助! 生命是無價的,用生命去換取其他有價的東西,這是人世間最大的倒反! 有個小洞洞,可能保住了整體;封住了那小洞洞,可能垮掉了全部!留些 缺憾,可能是保住美善最好的藥方! 知足的人是富有的,知止的人是有福的,合乎大道就能長久!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 躁勝寒,靜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白話譯文: 大道之成,若有所缺,它的作用,永不衰敗! 大道滿盈,若有所虛,它的作用,永不窮歇! 大道平直,像是屈折;大道巧妙,像是愚拙; 大道善辯,像是口訥, 行動可以克服寒冷,安靜可以克服暑熱; 心神清靜方可以君臨天下。
藥方: 大道生於有餘,留有餘可以補不足,天地之大,有餘可以容物,可以延年 !記得:不要做盡了! 真正會說話的人,話說出口,就要能回得來,這叫「訥」。 清靜是讓渾濁的澄明了,讓躁動的安住了;你的心自在了,事物也就找到 他們的家! 留些愚拙給自己,一方面讓自己有變得聰明的可能,一方面讓別人有聰明 的喜悅!
10

評分人數

  • jontai

  • 雲之南

  • onetai

  • amabilis

  • luckylin

  • 純吃茶

  • 靜禪居

  • 射過溪

  • 千尋

  • 小神童

TOP

《老子道德經》第廿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白話譯文: 要司理那向外的雄心,就得固守那內在的母性,像是天下的谿谷一般; 像是天下的谿谷,真常本性永不分離,回復歸返於嬰兒的自然狀態。 要司理那彰顯於外的光明,就得持守那涵藏於內的晦黯,做為天下人所學習的範式。 做為天下人所學習的範式,真常本性也就不會有什麼偏差,回復歸反於沒 有終極的真實之境。 要司理人間的榮華富貴,就得記守受辱時的情境,謙卑地像是天下的山谷一般。 能謙卑的像是天下山谷一般,這樣子真常本性才得充足,才能回復歸返真樸本源。 真樸本源發散為天下萬物,聖人體會運用這個道理,如此才能成為百官之長; 如此說來,最完善的制度,就是不要陷入支離割裂之中。
藥方: 得意時,須有失意時之意態;失意時,卻不必落寞,而要平常心。 大豪傑之為大豪傑,就在於能放得下,能回到最原初的柔軟狀態。 放開了「權、利、名、位」,才能有「經、義、實、地」,才能生長。 操作最好的制度,要有跨出制度的器量!跨出制度,不是不守制度,而是 一心向著真樸本源。

《老子道德經》第廿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 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白話譯文: 想要去握取天下,大有為地來治理它,依我看來,那是辦不到的事! 天下就像是一神聖而奧妙的器物一般,不可以「大有為」,不可以「緊抓不放」。 「大有為」就敗亂了天下,「緊抓不放」卻往往失去了治國先機。 如此說來,就像是人一樣,有時走在前,有時跟在後; 有時歔氣為暖,有時吹氣為涼; 有時體健剛強,有時身骨羸弱; 有時厚實堪載,有時挫折頹廢。 因此之故,聖人(做事)不過分,(生活)不奢華,(態度)不傲慢!
藥方: 做事要認真,但不要執著;要用心,但不要擔心!一方面說,好在有我, 一方說,可以沒有我。 緊抓不放的人,只能做小事;做大事的人,要能放,但放而不放,不放而 放,要有清明的智慧觀法。 做事不過分,生活不奢華,態度不傲慢!人能如此,不成功也成功! 一時之間的成敗利害,不要去管他,老管著他,他就糾纏著你!能忘,才 是大英雄、大豪傑!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白話譯文: 用自然大道來輔佐人主的人,就不會以兵力強取天下, 以兵力強取天下,很快就會引發報復! 戰爭所在之處,遍地荊棘! 大戰之後,凶悍連年。 善於用兵的,速求結束,不敢逞強豪取! 速求結束,不敢自負; 速求結束,不敢誇耀; 速求結束,不敢驕慢! 速求結束,用兵乃不得已; 速求結束,用兵切勿逞強。 任何事物,一旦逞強,勢必衰頹老死,這就不合自然大道。 不合自然大道必然就會很快消逝滅亡!
藥方: 暴力必然引來暴力,只有柔性才能化解暴力。 不得已要用到戰爭,但要速求結束,不要逞強!成功了要哀矜而勿喜! 過頭的,就會老逝!等待吧!可以不要用霹靂手段,就不要用! 殘忍的戰爭,要有一分慈忍的精神!怒目金剛手段要是低眉菩薩心腸!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言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白話譯文: 再好的兵器,還是不吉祥的東西。人們多半不喜歡它,因此有道之士不願用兵。 有道君子平常以「左」為貴,而用兵則以「右」為貴。 兵,是不吉祥的東西,不屬有道君子的東西。 不得已要用兵,當以恬淡為上。 用兵得勝也不須贊美,若是喜歡贊美用兵,我們說這是以殺人為樂。 那以殺人為樂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天下人認同的。 自古以來,吉祥之事以左為尚,凶危之事則以右為尚。同這道理,偏將軍 危害少些,因此,居於左;上將軍危害大些,故居於右。 顯然的是說:以喪禮來處理這樣的事,戰爭殺人眾多,當以悲哀之心,悌 泣之。因此,打了勝仗當以喪禮來處理。
藥方: 涉及於勝敗的事,要用恬淡的心情去處理;涉及於生長的事情,要用心去 沾溉它! 「自然大道」是生命的源動力,心靈則是土地,要去耕耘它、種植它!在 這裡,你會發現自然大道。 哀兵必勝,勝兵當哀,勝的不是讓對方敗了,哀的反倒是這樣的勝拜,這 是要讓自己「死去活來」,好自生長。 打敗對方,你贏了!可能這樣你就輸了!輸在哪裡?輸在你贏!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白話譯文: 大道,恆常變通,是不可名言表述的,像是未雕琢的原木一般! 它精微幽深,天下間沒有誰能支配它的! 在上位的侯王們要是能守此自然大道,萬物將會如其萬物,自然生長! 就如同天地乾坤、陰陽之氣,和合相感,自然降下了甘露,不必去命令人 民,而它已自然均平! 人們經由名言去建制這個世界,名言既已構成,那重要的是要能夠知其所 止;能夠知其所止,這樣才能免除危險! 大道之流布於天下,就好像山川深谷的水必然流歸大海一般!
藥方: 心靈的治療不能老在端倪上用工夫,要回到本源,回歸之法,便得剝落語言的執著! 不要強求溝通,要體會靜默!靜默中有真樸的愛,大道之愛! 知其所止,不是在現象上去止住,而是用理想去轉移!猛然煞車是會翻車 的,要懂得轉個彎,才能活下去! 放下它!放不下,那就放著!放著,用遺忘的方式放著!讓它回到記憶的海洋中!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白話譯文: 能識別清楚他人,算是「聰智」,能回到自身好自了解,算是「明白」。 勝過別人,叫做「有力」,勝過自己,才是真正強者。 知足的人,算是富有;奮力實踐,必然已確立了志向。 不離大道之所,才能長久;身雖死,精神長存,這叫長壽。
藥方: 真正的智慧是自照照人,明白了自己,因而清楚了別人,是以自身為起點展開的。 強者是不隨自家的軀殼起念的,強者是咬著牙,和血吞!更重要的是放下! 知足者富、自尊者貴,能知此,就能立得了志,立得了志,就能奮力向前! 情境具有生長的力量,也可能會成為毀損的力量,要好好經營它!有了好 情境,心靈主體又順適可成。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 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常無欲,可名於小;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以其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白話譯文: 大道如水,源泉滾滾,盈滿而溢,或左或右,無所不在! 天地萬物,依恃大道而生長,永不分離。 功業既成,卻不佔為己有,覆育長養萬物,而不去宰控它。 大道常理,無所貪求,可說是精微奧秘! 萬有事物,歸於其中,卻不去控制它,可說是包容廣大。 正因為它不認為自己如何的包容廣大,因而才真成了包容廣大。」
藥方: 能放下,就能不執著,能不執著,就可以無邊際,就可以包容廣大! 不要在末節上競爭,要在本源上生長,這叫參贊天地之道。 具體的生長一點點,比起在理念上說的天花亂墜要好得多! 面對渺小,才能識得其重大;能識得重大,就不為所謂的「偉大」所迷惑!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下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言,淡兮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白話譯文: 執守大道,天下都來歸附! 往歸於道,無所傷害,便能安順、平坦、通泰! 悅耳的音聲與可口的食物,過客之人,暫止於此,過了也又過了! 大道顯發為言語,往往平淡無味。 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清;用卻怎麼用也用不完!
藥方: 要選擇的是自然、平坦,而不是勝利;要選擇的就是通達,而不是熱烈! 過客所要的,往往和住戶不同;想想你是歸人,還是過客,還是………… 大道理一定平凡無奇,但平凡無奇可不一定是大道理! 不必多所揣度,要如理實在;是怎樣就怎樣,還它個明白!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舉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柔勝剛,弱勝強。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白話譯文: 將要收縮歙合的,勢必先申展擴張; 將要刪削減弱的,勢必先加意增強; 將要丟擲廢棄的,勢必先支持薦舉; 將要劫掠奪取的,勢必先出讓給予;這就叫做「隱微奧秘的真理」 陰柔勝過陽剛,柔弱勝過剛強。 總要處在自然大道之中,如同魚不能脫離淵深之水,如同國家銳利的武器 不可以輕易示人,以免為人所奪!
藥方: 大自然有一種「物極必反」的道理,不必太用心、太刻意,讓世事交給老天爺吧! 對於隱微之明、奧秘之理,默首體會,自有一番心地! 柔性的顛覆比起剛性的鬥爭有趣多了,因為這樣的顛覆是一種生長。 武備!武備!做為一種裝備,一種準備!有備無患!不可以輕易示人!
10

評分人數

  • jontai

  • 雲之南

  • onetai

  • amabilis

  • luckylin

  • 純吃茶

  • 靜禪居

  • 射過溪

  • 千尋

  • 小神童

TOP

《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 少私寡欲。」

白話譯文: 絕棄了聖智的美名,不會為此美名來迫壓人民,人民自然可以得利百倍。 絕棄了仁義的聲名,不會為此聲名來奴役人民,人民自然可以歸返孝慈。 絕棄了巧利,不再生起貪取之心,那盜賊也就不會存在了。 這三者是說人間的禮文制度不足以治理這個世界, 因而得讓它有所歸屬於自然。 讓你的天真朗現吧!永遠懷抱著真樸的本心吧! 自然而然,你的私心就減少了,你的欲望也就降低了。
藥方: 不要貪取美名,要懂得務實,真正的務實就是不強求、就是自然! 用再多的語言文字去教導,都不如自自然然的生長。 讓你的天真朗現吧!永遠懷抱著真樸的本心吧!這樣自然快活! 自我降到最低,才能升起真正的我;欲望減到最少,才能升起生命的真實動力。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儡儡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白話譯文: 棄絕後天擾攘的學習,免除憂愁煩惱吧! 人家唯唯諾諾說你好,或者人家拿言語呵斥你,那相去有多遠啊! 人家評價是善,或者人家評價是惡,兩者距離可有多遠啊! 人家所畏懼的,我們也就不可以不畏懼,這是世事之然啊! 不過,大道廣闊,無涯無際,永不停歇! 世俗大眾,熙熙嚷嚷,好像享用了豐富的宴席一般,好似春日裡登臺遠眺 一般,總湊個熱鬧! 唯獨我澹泊的、寧靜的,起不了什麼兆頭,就好像那還沒長大的嬰兒一般。 閒散悠遊,沒有什麼特定的目的,好像無家可歸似的。 世俗大眾總要為自己打算,留個有餘,而我獨獨像是有所缺憾一般! 我守著愚人之心啊!渾渾沌沌的啊! 世俗人求的是烜赫顯耀,我獨獨喜歡默默無名。 世俗人總好精明能幹,我獨獨喜歡渾渾無心。 心地恬澹好像大海一般,飂闊無涯,永無邊際。 世俗大眾總要個目的、有個憑藉,而我獨獨固守自然,寧願鄙陋。 我獨獨不同於一般世俗大眾,我所尊貴的是回到母親的懷抱,渴飲母愛甘泉!
藥方: 不要擔心學不好,放下吧!沒有了憂愁,沒有了煩惱,一切會好! 人家所畏懼的,我們也就不可以不畏懼,這是世事之然,就這樣! 不必老為自己打算,倒是寧可守著自然虛靜之道。 烜赫顯耀、精明能幹,不如渾渾無心、默默無名,自在的好。 當爸爸就要給人,當兒子卻永遠有媽媽的支持!又當個兒子吧!

《老子道德經》第廿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白話譯文: 最大的德行願景,就是順從著自然大道。 自然大道究是何物呢?有無虛實,恍惚難辨! 恍恍惚惚中,自然大道顯現了意象; 恍恍惚惚中,那意象逐漸轉為具體的形物了; 自然大道是何等深遠而幽冥,卻隱含著精誠的動力, 自然大道的精誠是真切的,這裡有其確信不移的地方。 從古到今,人們用了許多名言概念去建構這世界,它總離不開「自然大道」。 就是經由「自然大道」,才能審閱人間大眾各種事物。 我何以能夠知道人間大眾各種事物的情狀呢?就憑這「自然大道」。
藥方: 具體的形物要分辨清楚,但要超越它,真實的圖象要明白,但要空卻它。 自然大道是無名、無形、無情、無象的,只是個自然而已! 順從著自然大道,就不必強調自覺的德行,精誠自可以不移,真正的精誠 不是勉強,而是自然。 回得「自然大道」,一切清楚明白,人間事物,整整齊齊,一個走不了!

《老子道德經》第廿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 窪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白話譯文: 彎曲正所以能伸直, 低窪正所以能滿盈, 破舊正所以換新, 少了正所以能得到, 多了正所以造成迷惑。 因此,聖人懷抱著整體的道來做為天下人所學習的範式。 不自我表現,因此反而明白; 不自以為是,因此反而彰顯; 不自我誇耀,因此反而功勞長存; 不自驕自滿,因此反而得以生長。 古來所說「曲折才得周全」這樣的話,那裡是虛飾的話而已呢? 實在說來,是應該像這樣的周全才能歸返於道啊!
藥方: 理直不一定要氣壯,做起來儘管有些曲折,但卻可能是較為周全的。 要能「藏」,但不是遮掩;而只是讓自己在安靜的情境下,默運造化,好好生長。 不必擔心走錯路,走錯路,就多認得一條路,好好記得這條路,以後可能也有用。 法律對了,道理不一定對;道理對了,人情不一定對;人情對了,還是要 求道理對,求法律對。真人情,不是世俗,而是人的真情實感。

《老子道德經》第廿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 德者,同於德; 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白話譯文: 默然無語,自然天成, 暴風颳不了一整個早上,急雨下不了一整天。 是誰使得它們這樣子的呢?是「天地」 天地尚且不能讓暴風急雨持續長久,更何況人呢?(人怎可能讓苛政暴刑長久呢?) 因此之故,順從於自然大道的,它就和同於自然大道; 依循著天真本性的,它就和同於天真本性; 一旦失去了自然大道、天真本性,它也就這樣失去了自己。 生命和同於自然大道的人,自然大道也樂與相伴; 生命和同於天真本性的人,天真本性也樂與相伴; 生命失去其自己的人,那自然大道、天真本性也就不願與它相伴。 自己守的信諾不足,自然大道、天真本性也就不信任它!
藥方: 與其相信話語的確認,不足相信一切會默運造化、自然天成! 暴風急雨,就讓它過去吧!過去了,天地澄明,平坦太平! 即使是錯的,包容它,就可能長出對的;即使是對的,強調它,卻可能變成錯的。 內在的確認,相信自然天成,也就會自然天成!大自然有一獨特的偉力在焉!

《老子道德經》第廿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自誇者不長。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白話譯文: 墊著腳跟,會站不穩, 張大布伐,反而難行! 自我表現,反而沒得明白; 自以為是,反而沒得彰顯; 自我誇耀,反而沒有功勞; 自驕自滿,反而沒得生長。 像這樣子對於道,可以說是「吃過頭,剩下的飯;做過頭,累贅的行止」, 就事來說,會令人心生厭惡,因此有道之士,不願意這樣做。
藥方: 腳踏實地,一步步的往前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只是個閑逸,可也。 忘記自己的功業,忘記自己的欲求,這樣才是個真幸福的人,上蒼才得幫助你! 生長,只是個生長,不必老安在「自己」,自然可也。 不要勉強,勉強會造成傷害;寧可順成天地!

《老子道德經》第廿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白話譯文: 有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之前即已存在。 無聲無息的、無邊無際的,敻然獨立,永不遷動; 周而復始,運行不已,它可以做為一切天地萬物的母親。 我們不知何以名狀它,約定叫它做「道」;勉強地形容它,說它是廣大無邊; 廣大無邊而運行不盡,運行不盡而玄遠無際,玄遠無際而又返迴本源。 這麼說來,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這麼說來,總體之本源的「道」是創生不已的、普遍而高明的「天」是 寬廣無涯的,具體而厚實的「地」是涵藏無盡的,虛靈明覺的「人」也一 樣具有自強不息的創生可能。) 整個大宇長宙中有這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學習「地」的厚實涵藏,進而學習「天」的高明寬廣,進而學習「道」 的本源創生,最後則是效法學習「自然」生成。
藥方: 留意發展的向度,用「圓環式的思考」去替代「單線式的思考」,想想恆久的可能。 人之為人,是因為天地萬有一切都可以在一剎那間被納到心中,除非你自己看小了自己。 具體的生長,普遍的發展,脈絡的安排,自自然然地,如如無礙!

《老子道德經》第廿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白話譯文: 穩重是輕易的根本,寧靜是躁動的主宰; 因此治國的聖人終日離不開承載衣物糧食的車子, 即使是華美豐盛蔚為大觀,但平居之時,仍要超然物外, 怎麼可以讓那萬乘之君,輕率地治理國家呢? 輕率就會失去了根本,躁動則會失去了主宰。
藥方: 穩重才能生長,不要陷溺在浮動的情緒中,要握住方向。 不要以為那是沉重的負擔,而要愛惜你已有那麼樣的負重能力。 很難下決定,這叫謹慎,能謹慎,表示自己有敬畏的精神。 不要輕率行動,否則失去根本,一切危矣!寧靜、深思!

《老子道德經》第廿七章
「善行無轍跡, 善言無瑕謫, 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白話譯文: 善於行事的人,無為自然,不留痕跡。 善於言說的人,沉默寡言,言語無過。 善於謀畫的人,無心為機,不用計算。 善於閉合的人,不用關鍵也打不開。 善於結納的人,不用繩索也解不開。 如此說來,聖人用常道的善來救人,因此從沒有棄絕人; 用常道的善來救物,因此從來沒有棄絕物;這就叫做「承襲常道之明」。 這樣子看來,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師; 而不善之人則是善人所引以為借鑑的。 人們要是不懂得去尊貴他的老師,不去愛惜他所該因以為借鑒的; 這樣的人即使有再大的才智,其實卻是大大的迷惑,這道理可真精微玄妙得很啊!
藥方: 「平常」就好,「好」只是平常,平平常常,不用多所計算自然天成。 平常地好,像日月運行一樣,沒有偏私,卻長久不息! 不要嫌那些向你頂禮的人,說他們低下;沒有他們的低下,那有你的尊貴呢! 真正的智慧是不為外物所迷,總在自己的腔子裡做主;進一步做主是無主之主,只是自然。
9

評分人數

  • jontai

  • 雲之南

  • onetai

  • luckylin

  • 純吃茶

  • 靜禪居

  • 射過溪

  • 小神童

  • 千尋

TOP

本帖最後由 萬福 於 2012-8-24 17:39 編輯

老子道德經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

白話譯文: 魂魄環抱,和合為一,能夠不離開道嗎? 任使真氣,回到柔和,能夠像嬰兒一般嗎? 滌除污垢,玄妙照見,能夠沒什麼弊病嗎? 愛護人民,治理國事,能夠無為而為嗎? 任由自性,動靜自如,能不柔弱自守嗎? 明亮坦白,四通八達,能夠無執無著嗎? 生生不息,涵和蘊蓄, 使其生長,卻不占有,任其作為,卻不依恃,由其生長,卻不宰制, 這就叫做玄妙之德啊!
藥方: 和諧的意思不是等同為一,而是讓不同的有一超越克服的可能。 任由自性,玄妙自照,沒有什麼執著,就能把握到你想把握的。 生長比競爭重要,用涵和蘊藉的心情去接受,自然能夠生長。 不要想占有,不要想依靠,不要想控制,玄玄中自有妙處!

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互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白話譯文: 三十支車輻拱著一支車轂,正因中間是虛空的,所以車子才能運轉使用。 摶揉黏土做成器皿,正因中間是虛空的,所以器皿才得盛物使用。 開鑿門窗,起造房舍,正因中間是虛空的,所以房舍才得居住使用。 因此有形有象,利益萬物;虛空無物,妙用無窮。
藥方: 心靈放空,才能容物,記住:沒有士兵的大將軍,只能當階下囚。 生命不能空度,但卻要有留白,留白才能有想像的空間,才能有發展的可 能。 捨棄,只是捨棄,根本不用問:是否還有可能,因為真正的可能性,就是 回到空無的境地。 執著必帶來痛苦,放下是良方;虛空妙用,才得無窮!

老子道德經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 故去彼取此。」

白話譯文: 紅黃藍白黑,五色紛雜,眼花撩亂,令人目盲; 宮商角徵羽,五音雜沓,令人耳聾; 酸甜苦辣鹹,五味蒸騰,令人口爽; 跑馬田獵,心意紛馳,迷失本性,令人心神發狂; 珍貴寶物,難得財貨,引發殺機,令人行動受到傷害。 就是這緣故,聖人為了肚子,祇管填飽自得;不為眼睛,向外追逐不停。 因此,去掉了外在的追逐,所得的是恬然自適。
藥方: 眼睛可是靈魂之窗,若一意追逐,靈魂卻可能從這窗口跑走。 過頭的事,不要做;過度的努力,也不要做;過人的才華,更要愛惜;須 知:過了頭,想回頭都困難。 可以多些糞土,因為糞土可以肥沃田地;要少些財貨,因為財貨會引來殺機。 停止追逐,你須要的是安靜、自得。

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白話譯文: 是寵是辱都令人驚駭,最大的禍患卻是自己啊! 怎麼說「是寵是辱都令人驚駭」,寵是得了上頭的寵愛,辱是受了下面的 侮辱, 得了它讓你驚駭,失了它也讓你驚駭,所以說「是寵是辱,都令人驚駭」。 為何說「最大的禍患卻是自己呢?」 我為何有這最大的禍患呢?正因為我老執著占有自己啊! 要是我能不執著自己,我又有何禍患呢? 能重視到拿自己的身子去為天下服務,這樣才能寄望以天下; 能喜歡拿自己的身子去為天下服務,這樣才能交託以天下。
藥方: 管它是寵是辱,依然故我,只是個平常心,便是了! 最大的禍患就是自己,自己太大了,天地就變得小了,知道嗎? 無我才是真我,無我才得自在,「自在」是克服一切「他在」的良方。 忘掉自己的利害,忘掉自己的面子,忘掉己的身段,才能找回自己。

老子道德經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白話譯文: 看它不見(它是無相的)就叫它「夷」, 聽它不到(它是無聲的)就叫它「希」, 摸它不著(它是無形的)就叫它「微」, 它是無相、無聲、無形的,不可以用言語來形容。 它混沌不分,合而為一。 這整體不分的「一」,它表現出來的並不亮麗, 含藏在裡的,卻也不昏暗; 它綿綿不絕地,難以名狀,最後回復到空無一物,這就叫做 「不可名狀的狀態,不可表象的真象」 這就叫做不可捉摸的「恍惚」。 想迎接於前,卻見不著它的頭; 想追隨於後,卻見不著它的身影。 操持古之大道,治理現前萬有一切; 能知原始古道,這叫做「道之統紀」。
藥方: 不要求亮麗,只要不昏暗,就有可能。生命要的不是必然,而是可能。 無相、無聲、無形的時候,就是充滿著可能性的時候。甚至,你要懂得去 相、去聲、去形,回到真切的可能點上來。 處在環中,才能因應無窮,不必在前在後、在左在右,徬徨猶豫,浪費心 神! 不必擔心目前的勢態如何,要用理念去化解,要以理導勢!

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白話譯文: 古時候,那善於修道的人,精微、奧妙、玄遠、通達, 深涵於道,難以了知。 正因為他深涵於道,難以了知,因此我勉強地為他做一番描述形容。 他遲疑審慎像是冬天涉過河川上的薄冰一般, 他猶疑拘謹好像是畏懼四鄰的窺伺一般。 他莊敬恭謹好像是賓客一般, 他除去執著好像冰雪銷融一般。 他敦厚樸實好像未經刨開的原木一般, 他胸懷寬廣好像幽深的山谷一般, 他渾淪不分看起來像是混濁的水一般。 誰能讓那混濁動盪的水,逐漸歸於寧靜,慢慢變得清澈; 誰能讓它安歸於靜,再慢慢啟動、徐徐生長。 保愛此道的人懂得不自滿,正因為他能夠不自滿,因此他能夠去舊更新。
藥方: 天道難以了知,不必老是想去窺伺;須知:有幾分敬畏就有幾分福氣。 生命不是用分別心去認識,而是用無分別心去感通,真切的感通起於敬畏 。 寧靜之後,再啟動,這樣的啟動才是強勁而有力的。 不避混濁,能讓混濁澄清,這才是真功夫。朋友,息心止慮吧!

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 復命曰常,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 沒身不殆。

白話譯文: 要極力的回到虛靈的本心,要篤實的守著寧靜的元神。 讓萬物如其萬物各自生長,我只靜靜的體會著生命的回歸。 一切存在如此錯雜紛紜的生長著,它們總是個自回復到自家的生命本源。 能夠回復到自家生命本源,這真叫做生命的回歸啊! 回歸生命本身就叫常道,沒體會得常道,胡作非為,那就會產生了禍害。 體會得常道就會生出包容,體會得包容就會變得廓然大公, 廓然大公才得周遍完全,周遍完全才能自然天成。 自然天成就能符合於道,符合於道也就能悠久無疆, 終其一身也就不會有什麼危險了!
藥方: 要相信生命自己有一回歸與生長的可能,不必造作,不必擔心。 虛心吧!由他去吧!他會自己好好生長的,只要關懷他,不要控制他。 真正的包容是不必忍受、不必包容,讓他來去自如,如如生長。 「道」是你的道、我的道、他的道,大家的道,它靜靜地等著你。

老子道德經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我自然。」

白話譯文: 最上乘的國君治理天下,使得人們不覺得有他的存在; 其次者,使得人們來親近他、贊譽他。 再其次者,使得人們畏懼他; 又其次者,使得人們回過頭來侮辱他; 統治者的誠信不足,老百姓們也就無法相信你。 悠悠然地行事吧!不要輕易的發號施令。 成功了,完事了,老百姓們說:我們原來就自自然然的這樣了!
藥方: 重點是怎樣把事情做好,不是誰得了權位、誰去完成,誰享了大名。 你給出的是天地、是心情、是可能,不是指導、不是控制、不是督促。 控制森嚴,這是最不好的管理方式,能物各付物,自然而然才好。 不要讓學生老覺得是你教給他的,不要讓兒子老覺得是你傳給他的,自然才好。

老子道德經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白話譯文: 廢棄了自然大道,就得強調人間的真情實感、義理規範; 出離了智慧明照,人間的造作詐偽也就群起而生了。 父子、兄弟、夫婦,這六親無法和諧共處,這時就得強調孝道與慈愛的重要。 國家昏亂不堪,這時候才有所謂的「忠臣」。
藥方: 強調什麼,其實就是失去什麼,要懂得安享幸福,不要老追索幸福。 大道自然,無情有情,沒有強迫,卻有道理,不用擔心。 與其立志成為忠臣孝子,無寧盼望六親和順、天下太平。 與其一直提醒自己要怎麼樣,不如讓自己就這樣、就這樣,如如自然。
10

評分人數

  • jontai

  • 雲之南

  • onetai

  • amabilis

  • luckylin

  • 純吃茶

  • 靜禪居

  • 射過溪

  • 小神童

  • 千尋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