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小弟猜想
就算是小弟喝了熟茶,拉肚子,恐怕也是求償不到茶廠那邊去的
因為這茶從茶廠出來,經過貨車從雲南運到海關
從海關坐船(貨櫃裡酷熱潮溼)
然後不知經過多少上手茶商的倉庫
然後才到小弟的倉庫
又不知放了多久才成就一杯熟茶湯(等熟味退掉算它五年好了)

這中間的環節重重又重重
到底哪裡出問題?
只要一個環節不符合 GB/T 22111 的規範
廠家就有可以推托的依據
消費者要如何舉證?

TOP

簡要敘述小弟為何就熟茶(未入倉)。
一、安全。泡給家人、小孩喝也安心。知道喝的是什麼,有茶廠及相關檢驗合格把關,茶品倉儲條件清楚。
二、老少咸宜,多喝身體無負擔。
三、便宜。相較於生茶品及大樹茶品,堪為生活爭大量消磨。
四、口味可接受,仍保有一定的品飲樂趣。
五、熟茶的是填補「專心品飲生茶外」的喝茶時間,可以隨時喝、隨意喝,無庸擔心影響作息及精神(如睡不著)。
六、小弟個人喝未入倉熟茶並不會如喝入倉茶時發生長疹子或喉嚨不適之情形。
個人意見,請參考。先這樣。細項內容後補。
7

評分人數

TOP

重點是,茶品的成品在「倉儲過程」到底應該怎樣儲放?此部分在僅盡不分生熟普茶茶品,「生產廠家」幾乎都已經在外包上明確標明茶品成品的「儲藏條件」。以桌上隨手取來之2007昆明7581磚為例,包裝背面明白載明「儲藏條件:陰涼、通風、乾燥、無異味環境下」、「保質期:在儲藏條件下,適宜長期保存」,各茶品不分生熟外包上之標示幾乎都是大同小異。這表示,生廠廠家「必須」對依茶品外包標示儲放之茶品,負有擔保茶品安全、衛生及合格無虞之責任!,只要是喝茶者,喝到依該儲藏條件在保質(存)期限內之茶品,證實因茶品本身問題造成身體生病受損,理論上是可以向生產者主張其應負之責任的。茶品也是食品的一種,依上述儲藏條件存放,茶品自然不可能有因潮濕而霉變之情形,相對在倉儲過程中較為乾淨、衛生。小弟個人認為這樣倉儲條件的東西,吃下肚比較安心。


小弟也提供茶兄資料,望請笑納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TOP

所以昨天小弟是請教茶兄這兩種茶的『本質』有和不同?
若有得罪,還請多多見諒

今天茶兄似乎並沒有回答小弟的疑問
代以熟茶比較衛生,入倉茶不衛生
來回答小弟的疑問
小弟感激萬分,多謝多謝您的撥冗回答
感激

TOP

所以普洱茶會有這種問題  難道高山茶不會嗎?
小弟有各疑問 高山茶假如也放很久不也會有長黴的問題 那10-20年的鐵觀音 應該也會 我大膽猜測只要是茶應該都會有這種問題 個人拙見 現階段問題應該是再陳化的過程茶所呈現出來的 對人體是否有害這各點上面 希望更專業的茶先進能有獨特的見解 讓大家能有更簡單快速分辨有害無害
2

評分人數

  • tedin5313

  • SFG

TOP

因為茶兄褒貶的兩種茶(入倉茶/熟茶),當時茶兄似乎只是針對茶味陳述
而小弟的理解
認為兩種都是『下過海的』(發過霉的)
差別只在於---
一個是高級酒店的清純妹(使用高級杜雷斯,有定期到衛生所報到)
一個是街角黑暗處站壁的(使用雜牌殺哭,偶爾被捉去衛生所強制檢驗)

雖然裝扮品味不同
但實質上似乎都是賺的
本質似乎沒有不同

哎呀,對不起大家,小弟的租鄙本分又露出來了,還忘各位茶兄多多見諒
3

評分人數

  • 路人乙

  • tedin5313

  • teawhu0116

TOP

昨天我是擷取茶兄的發言,百思不得其解,心急了,固有頂撞,還請茶兄多多見諒>>>

    四、用入倉的方式雖可在短期內催折掉茶園茶生茶的剛烈、尖銳、揚竄,但同時確使茶品一定程度的質變,喪失的茶品的本味及風貌,混雜了因入倉的倉儲及茶品質變的味道,茶湯濁且糊,生津回甘大打折扣,減損甚至喪失了生茶原本的香、生津回甘及茶品特色,喝到的還是茶味嗎?


    至於熟茶,簡言之,小弟並不是如生茶般以保有茶品之鮮活(欲保有其生茶之鮮活、又難以禁受台地茶之剛烈茶性)為主要考量,相對的,是取其溫和,熟茶經渥堆後原本生毛茶張牙舞爪之性,已大部摧折,僅保有小部分的活性,此時對身體負擔已小,待惱人堆味退去,大量飲用亦無妨。
1

評分人數

  • tedin5313

TOP

大家似乎都不喜歡尖銳的發言,都喜歡有禮貌的發言
小弟受教了,雖然自承為粗人,但是為了融入這個論壇
以後會多多的說請,謝謝和對不起

昨天粗魯的發言得罪了大家,先說一聲『對不起』
『請』各位茶兄多多包含
『謝謝』大家
4

評分人數

  • 鎔陞玉璽

  • tedin5313

  • 菜鳥

  • 來自高雄

TOP

還是從一杯茶談起。
擺在我們眼前的這杯茶,
最初依循著該茶製作者,經「取材用料後」後,歷「製作過程」產 ...
pzk252 發表於 2012-6-14 13:54



    弟先拋磚引玉

這較敏感  說了對生意人沒好處...
熟茶在臥堆過程中會發霉   發霉程度及天數 水分的多寡  決定熟茶
的臥堆味及濃稠度   換句話說..

越濃稠的湯...就是發酵時間較長 或是水分較少所引起的
這取決於茶廠希望將這熟茶帶向什麼風味  而有不同的拿捏度!!

食品在製造的過程中  容許有菌種(有好菌壞菌)的存在 (或許他是一個媒介..帶領的一個過程) 但..........
製造完成後(成品銷售時) 是不容許有黴菌的! 以上是SGS 南部經理向我的說明

熟茶是不是類似食品的加工製造過程?  
我認為是的..因為茶葉就是食品
必須要以食品的角度來看待茶葉  會不會太嚴格啊...  剛剛好而已...
有沒有想過..您一個月喝進了多少茶葉? 10年下來您喝了多少茶葉?
30年下來又喝了多少?  

吃錯東西了...  日積月累...跟慢性自殺沒啥兩樣

不然.....我們作農殘檢測..作重金檢測..何來意義?
不過有也可能見人見智   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生茶沒有通過臥堆工序  已自然陳放為陳化...其中時間及過程
大大的影響了此茶的風味及日後的變化..
若不小心(或刻意) 受潮  進而引起霉變...  我認為此狀況是跟熟茶在臥堆的過程中 產生的黴菌是不同的!!

一個是製造前必須的過程   一個是製造後不小心(或刻意)的結果   怎麼會相同  ...菌種也不會相同!
飲後對人體是否造成一定的影響?  這個非我所能回答  這我不是專家


不過有些東西確實可口!
他的美味也的確是香又誘人! 但來源及過程我們從不注意...

好吃就好!
所以是不是現代人疾病一堆.....跟吃進的東西有關聯?
古早味不等於美味..美味不等於衛生.........
想吃就別怕   
怕死就別吃!    我們有權可以選擇  作有智慧的選擇!

茶葉喝下肚後...
跟健康與否
跟好喝與否
和衛生與否   是不同概念   茶人.. 想想您喝茶是為什麼.......
9

評分人數

  • 給我貓幾拳

  • 鎔陞玉璽

  • tedin5313

  • 圓仔花

  • 頑童

  • 菜鳥

  • 小神童

  • 射過溪

  • pzk252

TOP

說得簡單一點,入濕倉就像二次加工品,
好比蜜餞商向農民買水果做蜜餞,
消費者買蜜餞吃壞了身體,
那要向誰主張權益呢?
2

評分人數

  • 菜鳥

  • tedin5313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