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兄好
我說的{主流觀點}指的是:烘青茶是綠茶(化)這件事,雖然主流但不一定正確
烏龍茶也是烘青茶,但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8 14:27


備註: 台灣青茶(泛指部分發酵茶) 高山茶.烏龍茶.....製作過程為"炒青"
"炒青"的目的:是讓茶葉停止發酵決定茶葉品質 , 利用高溫破壞植物體中存在的酵素 , 是其品質趨於穩定
全發酵的紅茶乾燥的過程是用"乾燥機"......以上

TOP

兄好
我說的{主流觀點}指的是:烘青茶是綠茶(化)這件事,雖然主流但不一定正確
烏龍茶也是烘青茶,但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8 14:27


ulumochi兄 :就小弟我對茶葉初淺了認知.....

1.台灣茶:無論輕發酵(ex高山茶或烏龍茶....)或重發酵(東方美人)...皆與"烘青"無關 (PS:再不了解.........請找山上辛苦的茶農們或茶改場的技術部門)
2."烘青"在內地普遍運用在綠茶上....這是事實

TOP

其實這說法並非主流.........6年前就與一些藏家交流討論
現在主流是啥........ulumochi兄常去雲南.. ...
SFG 發表於 2011-6-28 11:11



    兄好
我說的{主流觀點}指的是:烘青茶是綠茶(化)這件事,雖然主流但不一定正確
烏龍茶也是烘青茶,但不是綠茶(化)
膨風茶也是烘青茶,但不是綠茶(化)
現在就連部分紅茶也開始烘青了,但紅茶不是綠茶(化)
這裡面涉及到發酵度的問題較多

TOP

兄您的說法應該屬於目前主流的說法
我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
下過點工夫去研究
也實地去雲南考察過
感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8 08:30



    其實這說法並非主流.........6年前就與一些藏家交流討論
現在主流是啥........ulumochi兄常去雲南.....多去一些廠看看便知

TOP

普洱茶到現在還是有烘青料
但是,不會來自茶廠烘青
茶廠不會這麼笨,花錢(電費和設備和人工)去背一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8 08:32



    兄你的意思是制做烘青普洱是背臭名....1.訂製茶廠應買方要求 2.烘青茶也是可以新鮮喝....."只是"不能長期存放 3.市場需求大  4.制作成本低(因為大部分用料都是台地茶)
綜合以上.......再加上內地並非每家茶廠商業道德皆如"ulumochi兄"這麼正派且俠義心腸......當然,市場是"正確的產地知識"越多.....越是"買方市場"決定...不是嗎??
倒是有些賣方如此想.....有些可不這麼想.........以上為個人粗淺的分析

TOP

孟庫山上有些初製所備有烘青設備,
是雨季製茶時用的,
春季茶好,天氣好,不會去烘青,

近年下關鉄餅好像在壓 ...
容爸 發表於 2011-6-28 10:32

雲南雨季大部分都是制作烘青綠茶.....綠茶市場在內地很大

TOP

孟庫山上有些初製所備有烘青設備,
是雨季製茶時用的,
春季茶好,天氣好,不會去烘青,

近年下關鉄餅好像在壓餅後是烘乾的,
因其香味特別引我注意

TOP

本帖最後由 ulumochi 於 2011-6-28 08:34 編輯
回復  ulumochi


    大部份是茶廠烘青~
SFG 發表於 2011-6-27 18:16



   
普洱茶到現在還是有烘青料
但是,不會來自茶廠烘青
茶廠不會這麼笨,花錢(電費和設備和人工)去背一個臭名(生產烘青普洱茶)

TOP

回復  ulumochi


    烘青實際上不能屬於普洱茶(就算做成餅茶‧磚茶等都一樣),是屬於綠茶,市面上有些許 ...
SFG 發表於 2011-6-27 18:15



    兄您的說法應該屬於目前主流的說法
我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
下過點工夫去研究
也實地去雲南考察過
感覺目前主流的說法其實有點虛

個人意見提供參考

TOP

回復 81# ulumochi


    大部份是茶廠烘青~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