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半世紀前就懂茶的老前輩,碩果僅存還在此領域的應該也絕無僅有吧!
弟以為外觀跟茶湯只能供參考,尚不 ...說的太多怕被誤以為擋人財路就不好意思啦!
johnny 發表於 2013-8-28 15:17



   沒這麼嚴重吧!!!
3

評分人數

  • 煎茶人

  • fuyung168

  • idiot

TOP

有經歷過.有摸過當時的時代產品的前輩....就
從外觀有其不同時代器具所作的工而形成差微的外觀是可供 ...
夢幻茶 發表於 2013-8-28 14:30




   半世紀前就懂茶的老前輩,碩果僅存還在此領域的應該也絕無僅有吧!
弟以為外觀跟茶湯只能供參考,尚不足以斷代,就算真有那麼老就一定會好喝嗎?
說的太多怕被誤以為擋人財路就不好意思啦!
2

評分人數

  • 煎茶人

  • fuyung168

TOP

還有一點老台茶沒有包裝只能從外觀及茶湯猜測,斷代遠比普洱茶困難多了
就算用碳-14年份測定法也無法測出吧? ...
johnny 發表於 2013-8-28 14:06



   有經歷過.有摸過當時的時代產品的前輩....就
從外觀有其不同時代器具所作的工而形成差微的外觀是可供年代參考價值...
3

評分人數

  • 煎茶人

  • fuyung168

  • johnny

TOP

普洱茶的年份都已經夠撲朔迷離啦!
如今台茶又參一腳,實在是亂的可以啦!
不過是喝個茶,還是輕鬆一點好.
有感而發別見怪.
1

評分人數

  • fuyung168

TOP

還有一點老台茶沒有包裝只能從外觀及茶湯猜測,斷代遠比普洱茶困難多了
就算用碳-14年份測定法也無法測出吧?
只能聽憑茶商一面之詞,前些日子電視上竟然還看到有標榜台灣百年老茶的新聞
還是一句信者恆信,不信者不信!
或許小弟才50幾歲不夠老吧?
1

評分人數

  • fuyung168

TOP

回復  johnny


   兄說的極是,早年茶商、茶農誰會刻意把茶留下來,換現金的確較實在。但您在論壇上可能 ...
煎茶人 發表於 2013-8-28 11:11


不好意思小弟並非要找碴,只是合理的懷疑這老茶的真實性而已
誠如兄言弟沒見過麵粉袋縫製的原包老茶,您指的是美援時期的麵粉袋嗎?
袋子是見過但拿來作內衣褲的比較常見,裝茶葉那就...當時可能連吃飽都有點問題,何來奢侈茶葉可飲用,應該都喝茶米比較多吧?
就算真的有這些茶葉,也絕對不會是為了陳放半世紀等好價再來賣的,頂多只能算是嚴重過賞味期的滯銷品而已,這不過是老普引發的連鎖效應而已,感覺有點被過度神話啦,20年以內倒還能接受,因為普洱效應不無可能!
2

評分人數

  • idiot

  • fuyung168

TOP

回復 67# johnny


   兄說的極是,早年茶商、茶農誰會刻意把茶留下來,換現金的確較實在。但您在論壇上可能對小弟較為陌生點吧.............?小弟只能說40、50年以上的老台茶還很多,只是您還沒機會親眼看到罷了!
2

評分人數

  • fuyung168

  • johnny

TOP

先聲明,論茶(藏茶)無一定標準,所以亦無孰對孰錯,大家把經驗意見純粹交流:
今日與一位讓我個人 ...品茶高手的「先拜」在四個小時內彼此共同分享了12款陳期約40~60年的老茶
煎茶人 發表於 2013-8-1 23:22



12款陳期約40~60年的老茶!
小弟年過半百,離花甲之年亦不遠矣,但看到這段文亦不禁肅然起敬!
喝茶少說也喝了30幾年啦,怎麼3,40年前從不曾聽聞有台灣老茶這回事
到了近來普洱興起後,也帶動了台灣老茶這股風潮!
30年前到凍頂茶山找茶,根本連生賣都不夠啦哪還有哪家茶農友閒功夫
將茶故意做老陳放個幾十年再來賣,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賣當季的就賺翻了,許多茶農都發了整個山頭不乏雙B名車
頂多就是偶有剩下一些前季賣不完剩下的品不太好的,再焙老一點
那種種火茶當時年輕的我是不削喝的!

前幾年去了一趟貓空,想說木柵鐵觀音也算台灣名茶,就順便去找茶
慎便問了一下茶農有無陳年老鐵,其告知新的都賣不夠啦,誰會去這種事
此茶農可是開山祖的第x代傳人.


因此對於40~60年的老茶,個人覺得有點神,要用甚麼來證明?
那個年代物資缺乏吃都吃不飽啦,有誰會做這麼有遠景的事業???
弟手上也有一些所謂25-35年的老茶,喝是不錯喝但年代就...
3

評分人數

  • fuyung168

  • 夢幻茶

  • 煎茶人

TOP

我在回想上次老台茶覆焙後的盲飲,在相同條件下每一個焙火師個自詮釋,在焙火師上各有不同
一開始用標準杯模式,再來可控制因子為時間,後來用紅土標準壼,再過三個月在用標準杯,答案不知道,但是第一輪過後,我肯定的表示,如果這杯不是你焙的,你可以不用焙了,我不知道為什麼當初有如此自信
每一位焙火師的個人特色都很明顯,重點是茶質本身
如何用最適合的火,火的藝術便很重要。焙火師的個人特色會不會阻礙茶質本身的表現,是因茶焙茶,還是由你決定未來方向。
不可否認焙火師的個人特色有助於茶葉本身的行銷及品質的穩定,所以焙火師在茶行變成為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發酵度越來越輕的階段,火該何去何從?
先進們可否發表一篇--------火的藝術,論焙火原理及概論
讓後學知道你對焙火的核心價值看法,及焙火是茶葉的化妝師還是穩定品質的不二法門
火有一種讓人看不完的
                                                                                   靜德
5

評分人數

  • 煎茶人

  • 山城茶戀

  • fuyung168

  • anliuu

  • 夢幻茶

TOP

看來烘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小的學習了.就像鹿谷的凍頂一樣經過多重火的烘焙
不知有哪位前輩老師傅.可講講一般小量(家庭式的烘焙法)溫度時間要點?
1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