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我發此帖的用意很簡單,只想利用此議題,
將我近幾年來涉獵有關老茶復焙與不復焙之差異性,
藉由論壇之討論,能明確傳達一些訊息,
讓新茶友瞭解,以供將來選擇時,不必再走冤枉路。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任何人皆可針對問題,
提出自已經驗和看法,但不宜攻訐別人,
否則發時間在論談所作之討論,將變成無意義。
感謝各位前輩之支持!!!
3

評分人數

TOP

歡迎合協的氣氛下做良性的討論
發言茶友可以以述說的文字詞意中來做該題意討論
或者更甚是改進!
茲以促進台茶正面的技術文化之發展
術若修得..
德卻貧...
此非國茶之精義所在

論壇管理的部份絕對是海納百川的
但是堅決的婉拒未經污水處理之污水流入!

謝謝~
1

評分人數

  • fuyung168

TOP

可以請奉文大大

示範一些焙茶作品嗎???

既然說人家是在吹噓
1

評分人數

TOP

對了,稻殼灰有調節溫度及可以延續木炭的使用時間。很好用的,問題是,有用嗎?是那些人自已在吹噓罷了

TOP

日前旅遊武夷山,緣遇岩茶焙窟及焙茶情形,
僅貼圖供參︰














...
瑩瑩 發表於 2011-9-11 19:38



    這個爐灶上面白白的是稻殼灰喔。

TOP

日前旅遊武夷山,緣遇岩茶焙窟及焙茶情形,
僅貼圖供參︰














...
瑩瑩 發表於 2011-9-11 19:38


不懂嗎?我直接教你怎麼製作稻殼灰,也可以教你如何升炭火,問題是,這些有用嗎?沒用的,那只是一廂情願的感覺良好罷了。
要的話,先說稻殼灰如何取得,取一堆稻殼,上面用一點點木材升火即可,不用理他,明天就有一堆稻殼灰,至於炭火嘛,更簡單了。

TOP

市售的箱式焙茶機(簡稱冰箱)安培(A)數廠商不做大了,而風流量卻大了?
也看過自行在heating  打入風洞的 ...
山城茶戀 發表於 2011-9-10 20:23



    你真理解茶嗎?自已往臉上貼金吧,不要說你在茶葉製作上是破碇百出,就連說焙火的事也是自怨自艾的說詞罷了,那個蒙面的也給你加分?真是神奇。

TOP

我收藏高山炭焙陳年老茶,多是歷經6-7次反覆以傳統焙窟焙乾(龍眼炭),
焙茶時機係茶葉回潤時才為之.其茶湯澄清'柔順'回甘,尤其焦糖香氣(不火氣香)非常迷人
其杯底香可數日不退(聞香杯乾燥後,倒置).
陳味於最後焙火日起開始累積,經3年以上就略有陳味.
據我了解,現在台灣會用焙窟炭焙高山茶的師傅非常少,除了技術及成本考量外,
焙茶之辛苦是外人所不能了解,不但焙茶場地溫度高,焙茶者火氣也很大
(因連續7-10天熬夜,需要大大顧肝).
因此,我門對炭焙師傅要給予特別尊敬,因為有他默默耕耘,
我門才有世界上最好的半發酵烏龍炭焙茶可以喝,您說是嗎?.
茲將焙窟及焙茶情形,貼圖如下:...
fuyung168 發表於 2011-9-8 21:03


日前旅遊武夷山,緣遇岩茶焙窟及焙茶情形,
僅貼圖供參︰














3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35# 山城茶戀


    謝謝前輩指教
    的確誠如您所說,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焙茶,都有其優缺點.
    因此只要能"看茶焙茶",在烘焙過程中為茶葉加分,
    焙出清'粉'甘'活之茶品,並讓消費者喜歡接受,即是好茶.
1

評分人數

TOP

本帖最後由 山城茶戀 於 2011-9-10 20:32 編輯
有一部分人一提到炭焙,好像遇到洪水猛獸一樣,
總認為在烘焙中一定會傷到茶質.
其實炭焙只是古代在沒有電時,為將茶葉烘乾,所發展出來的一種乾燥法罷!
記得有一位有名的茶人,在其所出的一本茶書中寫到,
市面上如果號稱炭焙梨山茶,在購買時就要特別注意,可能有陷阱,應打問號.
而在我的經驗中,高明的炭焙師傅所焙出的的茶,火氣應該很小,
放個半個月茶就會很好喝,倘放個1-2年以上仍會是一款好茶
(炭火的穿透力比焙茶機的熱風乾燥強很多).
另外,炭焙的茶比電焙的茶湯柔軟好喝(炭在燃燒中一些元素,由茶葉所吸收),
且刺激性比較少.
以上是個人的經驗及淺見,請參考.
fuyung168 發表於 2011-9-10 17:18


市售的箱式焙茶機(簡稱冰箱)安培(A)數廠商不做大了,而風流量卻大了?
也看過自行在heating  打入風洞的,然後只敢用度100以下
well~既已可以接受炭焙的茶,怎麼爐子與竹籠間要墊高,喔~~我知道那一定是在寒冷的冬季!
承上列~ 大多數是經驗加上概念來設計訂定爐子,受焙茶葉要挖洞還是不挖洞,看過在在北風天騎樓下炭焙焙茶的,這位師傅口能很怕一氧化碳! 至於多久翻一次......就列舉到此不瞎掰了。

小弟舉了這麼多例子,其實只是跟您提的這裡一樣的意思,以經驗技術上來說是不理解茶性

有一部分人一提到炭焙,好像遇到洪水猛獸一樣,總認為在烘焙中一定會傷到茶質


其實這些過程都不是重點,不管用任何方式,能把茶葉搞好,讓喝的人喜歡,讓同業認同,在無情的鑑定杯6分鐘之後,清、粉、甜、活炭焙好電焙也好,各有優缺點,口味隨人喜好,理解素材理性看待感性對茶,虛心學習請益前輩,只要可以給茶葉總結果加分,朔造提升商品特質,才是重點!


以上補充





2

評分人數

  • ulumochi

  • fuyung168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