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壺的成形,似乎…較無難度!但…窯燒,就影響相當大了!20年前,鶯歌的阿萬師,曾用鶯歌陶瓷業者宜興考察 ...
石鼎 發表於 2011-12-30 22:34



橘逾淮為枳!!   阿萬師所做..應該不能算是紫砂壺~~ 最多只能算是紫砂土做的台灣壺.


窯燒影響紫砂甚大...君不見..近年那些瓦斯窯.電窯所燒製出來的名家壺...泡養後.胎土幾無變化.侍茶性亦差.連蓋杯都比不上....

以弟個人觀念及經驗而言.近年以電窯.瓦斯窯燒製而非以還原燒方式燒製出的紫砂壺...紫砂所獨有的"雙氣孔結構"與"保溫性佳"的兩種特色..皆已喪失.

以上個人意見.....純屬閒聊~~
2

評分人數

  • 石鼎

  • 星之光

TOP

小弟有一疑問不了解,想請教各位前輩們:窯燒是否會造成”紫砂壺該有的結構改變”?
石鼎 發表於 2011-12-30 22:34

關於這點小弟也來閒聊一下小弟的看法,
窯燒其實是門十分專業的學門,紫砂土可以容忍的窯溫其實沒有大家想像的高(隨土胎不同而有不同),
光是溫度的控制就分好幾個階段,加溫速度、持溫時間、降溫速度,應該要有相當的經驗才可完成,
阿萬師當年也可能是相對的經驗還不夠,窯溫過高、持溫過久才引起的吧~
超過土胎可以忍受的溫度,結構自然就崩解了。

弟個人認為影響現代紫砂表現的,「窯燒、拼配土及化料發色劑」都是主因。
2

評分人數

  • 石鼎

  • 星之光

TOP

感謝阿舍兄及下港人兄,小弟學習了!改日再聊!

TOP

再請教阿舍兄與下港人兄,在台灣,”合模”與”注漿”的成形工法,其差異、不同點為何?!謝謝啦!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