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98年易昌老扳離開大渡江茶廠,自已做個體戶,當時自創的品牌
看看這個是99定2002
...
ko001 發表於 2010-8-2 14:42


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印章那四個字是啥?

TOP

此次有幸參與99茶會.與會人士都是資深茶友.讓人獲益良多.首先上場是綠大樹

第一杯(2泡斟一杯)茶湯濃郁.對 ...
joie 發表於 2010-8-2 15:17



    以下是我對99黑票綠大樹的品語----

這一泡茶我曾經在普洱壺藝第32期的華山論茶中喝過,當時我的評語是(2010/2/10)----G7-自然倉。此茶很有老味,水很厚, 茶湯表現沈穩帶Q感,香味細緻回甘性佳。此茶很有 品飲樂趣,越泡的後面香氣越顯老 韻越明。此次茶品總共17樣,此茶是我唯一喝到第六泡的茶 樣(一般只喝3泡),是本次茶評的第一名,我給 它『9+』的高分。
http://tw.myblog.yahoo.com/jw!87NQlqCHHAJnpewqv66W_w--/article?mid=-2&prev=9412&l=a&fid=6

TOP

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印章那四個字是啥?
ulumochi 發表於 2010-8-2 16:48


u兄,
    以前有研究過,找找出來晒晒再跟你說~

TOP

99茶會  二 敬業號
此茶光看茶色略帶金黃色會誤以為還是很新的茶.但奇妙的是茶入喉後細品年份也是有的
第一杯.回甘度好.可惜略帶青澀
第二杯茶湯的穩定度輸綠大樹一丁點算好的.青澀還在
第三杯.第四杯茶湯的甜度出來青澀的口感反而不見了
說正格的這個茶若不要排在綠大樹後面應該在品飲的喜好度會再加分不少

TOP

敬業號:
第1杯:茶香,不苦不澀,可以感受到黏稠感,不過略遜於綠大樹
第2杯:同上
第3杯:微甜,餘同上
第4杯:回甘順口,茶質感受不到有衰減的現象

個人評比:綠大樹>敬業號

TOP

奇怪了....

請問....浸泡時間大約多少??

陳期超過10年......怎麼每1款茶湯都....黃黃的?

照這樣....有喝出內涵茶質嗎??
茶海 發表於 2010-8-2 01:44


啊~剛回家就有幾十篇的心得作業要等著一篇篇發表,感覺好累啊!


回茶海兄:茶會中的湯色確實還沒有完全轉紅,但顏色以較以往傳統製法純乾倉轉出的湯色較紅許多,
以其中我喝最多次的敬業號來說,前年去年與今年都逐漸的有在變化,兩年前(敬業號9歲時)便已適飲,
若和以往選料製的茶,拿90初的92方磚純乾倉來比,92方磚即使到現在已近20年了,還是不適飲,
或許是92磚實在壓太緊了,不過,最近一直喝下來,我猜測以後喝茶的人對普洱茶的轉化一定會存在更多的疑問。


當初開始推出古樹大樹茶時,有人覺得是新的買賣噱頭,緊接而來的荒山野放野生等等紛紛冒出來,
在事後逐一驗證,其他我不清楚,至少標榜大樹的用料當下適飲的感覺讓茶人對他日後的轉化感到的存疑,
在現階段(10年陳)是過關了,相信他還會越放越好,但是能好多久,還是要讓時間來說話,不是嗎?




PS1:有些人對普洱茶的"精製"反感,這會不會是下一波討論熱潮的開始?實在令人期待!
PS2:不好意思話題岔開,以置茶量和出湯時間,緣兄的習慣都比我還輕,因此對習慣喝偏濃茶湯的我而言確實感到略淡
    不過還是喝的到有東西在裡面的!








   
1

評分人數

  • 信錩

TOP

多謝釋疑

因為.....我也是習慣喝偏濃茶湯

TOP

敬業號:
第1杯:茶香,不苦不澀,可以感受到黏稠感,不過略遜於綠大樹
第2杯:同上
第3杯:微甜,餘同上
第4杯:回甘順口,茶質感受不到有衰減的現象

個人評比:綠大樹>敬業號
bluegallery 發表於 2010-8-3 19:15


藍兄晚安~
這餅綠大樹可是號稱眾多版本中品質最好的喔!
下次我弄到更厲害配方的敬業號再來PK一下~
這敬業號前幾個月單喝時感覺是不錯的,後勢也看好
這次茶會被綠大樹幹掉覺得不太爽!

TOP

抗議!沒時間會員大量剽竊本「尊榮vip」的見解~~
而且喝茶沒有發表品茶心得~~
應該大大的扣分~~
不過話說  小弟也把筆記遺失了,目前尋找中,所以也只好先打打屁~

最近版上很熱的話題分別是:
「大樹茶的茶質及後續轉化」和「喝來不苦不澀的茶之後續轉化」。
這兩個問題幾乎可以總結成:
「普洱大樹茶新茶時喝起來就覺得不苦不澀很好喝,後續會轉化成好喝的陳年普洱嗎」?
隱藏在這個問題背後應該還有另一個問題:
「普洱大樹茶好貴,要賭這一鋪嗎」?
小弟嘗試著以個人的觀點,來回答這個問題。

小弟本身已經跳下去玩這鋪了,當然受限於經濟實力,玩得不大,但小弟有玩,也打算繼續~
原因有二,
其一,是對茶品未來樂觀,這個比較難解釋,等等另開一段。
其二,是見證普洱茶的潮流。大家都已經那麼認真的來喜愛普洱茶了,也上論壇了,這波風潮不跟一跟,日後不會遺憾嗎?

小弟要說對於大樹茶的轉化樂觀,一定會有人要質疑,什麼是大樹茶?
因為大樹茶的定義目前仍然有很大的空間,標榜大樹茶的茶品在料的純度上也頗受質疑,
所以之前小桂子大曾提出「台式普洱」的概念。
而小弟也依樣畫葫蘆,在此提出「精緻普洱」的概念。
小弟並將精緻普洱定義為:
「由小弟信賴的茶商或是商譽良好的茶商所推薦或監製,標榜選料高級,製作用心的普洱茶」。
(對於此一定益,在不違背目前精神下,本人保留隨時增減修正之權利)
大凡這些茶,很少說自己是小樹、是茶園、是粗製、是不有機的;反而很多說是大樹、野生、荒山、純料、傳統製法。
大凡這些茶,大多新茶時就很好喝,也大多新茶時就不便宜,因此小弟借用這個概念,來回答:「普洱大樹茶新茶時喝起來就覺得不苦不澀很好喝,後續會轉化成好喝的陳年普洱嗎」?這個問題,想來也並不是太投機。

這類的茶,為什麼小弟會樂觀?誠如沒時間所說的,在幾年前,小弟對這類茶,也是不屑一顧,認為只是商家的炒作策略,但是近年來卻完全改變想法了。這是因為這些茶年紀大的有些也都超過十歲了,在這個部份中,我喝到的是它們轉化的方向,沒有太大的偏離我對普洱茶的概念;而在年紀輕的茶中,我喝到了它們的「有質」,所以我相信了它們的轉化潛力;既然方向對了,潛力有了,那麼我還有什麼好不樂觀的呢?對於未來,當然沒有人能百分之一百確定,所以現在的所有決策,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賭博,但是小弟自以為,自己所占贏面頗不小。(警語:本人因為賭很小,所以很敢賭,若有人輕信本人言論而殺很大,事後本人除不負責外,並有可能加以恥笑)

最後,小弟既然提到「有質」,那也必須將小弟對茶質的定義說出,以供大家審核,小弟認為,茶質是:
「茶質是一種茶人依飲茶經驗所做出的綜合判斷,用以衡量出茶湯中內容物的豐富與優良否,或是茶葉中是否內容物豐富且優良但因某種原因釋放在茶湯中並不明顯」。
有時一片茶,喝來平平淡淡,但就覺得彷彿像是寧靜的海平面,其下隱藏巨大;有時一片茶,喝來非常直觀、開門,但總覺得已經沒有空間了。
舉例來說,有的茶喝來是:9、8、7、6、5、4、3、2、1;但有的茶是6、6、6、7、7、7、7、6、6、6、5、5、5、5,請問誰有質?誰的未來你想賭一把?

或許通通都拿來秤一樣重,然後燉煮三小時,放涼了來喝,看哪一邊殺一點,內容物多一點,會不會這是最好的方法?
2

評分人數

  • 信錩

  • 頑童

TOP

本帖最後由 小凱 於 2010-8-6 00:17 編輯

過了幾天 對於年份問題  開版主人也不做說明  ~~~~怎麼讓茶友了解是否同年份那款茶口感如何?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