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為什麼一些新的普洱生茶可以不須陳化,立馬可喝?

為什麼有很多新製成的普洱生茶,毋須陳化,立即就可以喝,而喝起來不會刮胃,完全不像傳統的普洱生茶;有點像烘焙過的味道,與其說是普洱生茶,倒不如說它是烏龍茶茶口感的普洱茶,個人覺得這樣形容反倒比較貼切!
        前一陣子,在中華電信mod的電視台播出的兩岸節目中,剛好看到介紹雲南茶區的節目(因臨時看的,節目名稱未記起來)介紹雲南幾個普洱老茶區,其中還現場介紹當地的原住民採茶及製茶的流程;其中介紹一位白髮蒼蒼年邁的製茶師,他形容時代在變化,他們的製茶手法,也隨時代潮流的改變而多了一些變化,他表示除了老祖先傳承的手法外,還有了另兩種的製茶方式,雖然節目沒有介紹另外兩種方式如何進行,但節目中有強調,老人家僅管作出不同手法的普洱茶,但他們原住民只喝老祖先傳承功法所做的普洱,其他新手法的普洱茶,他們自己是不會喝的!
         俺自己也喝過這些所謂不同手法的普洱茶,即使是剛製成的生茶,聞起來就會有一股烘焙過的茶香,而且是可以立即就喝,喝起來有點像烏龍茶的口感,完全擺脫傳統生茶會刮胃的感覺;當然,俺也知道某些茶質非常好的生茶,是可以立馬就喝,例如x慶號,雖是新茶,但他的葉種是古樹且是舊茶新作,故能立馬就喝,但相對地它的價位也特別的貴;俺不是指這種茶種特別的茶,而是專指一般價位的普洱茶,俺提出幾點看法,希望版上各位先進,不吝指點:
1. 新手法的普洱茶,有烘焙的味首,俺雖不知它的製作流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當地老一輩的原住民,他們是不喝此種新手法的普洱茶。
2. 從新手法的口感觀之,這種帶有烘培的手法,應是台商把烏龍茶的製茶方式,用到大陸所致。(俺是依喝過的感覺猜的,不見得正確)
3.傳統手法的生茶,陳化時間過久,在現代急功近利的價值觀下,有很多商人會思考變革,以謀取近利;但却,忽略了傳統生餅陳化的功能;新手法的茶,擺久了可否飲用,或變質,因該手法施行乃近幾年的事時間有限,尚不知或產生何種不良影響;但是傳統的生茶,却可以愈來愈香,百年而不腐,且學術機構幾年來的實驗成果,對身體均是正面的評價!
       這幾年個人有自兩岸的學術綱頁中,注意有關普洱茶的相關研究報導,有許多碩士及博士論文,都給予普洱茶很正面的評價;然而學術界現有的研究報告中,只有傳統手法的研究報告,對於新手法的普洱茶,並無相關的學術論文可資佐證;以上三點,係個人的認知,歡迎版上各位先進提供意見,不吝指點!
9

評分人數

  • UMC

  • fffink1689

  • rudophe

  • dih38

  • 一頁書

  • SFG

  • 圓仔花

  • teddysu

  • 射過溪

不宜久存的普洱茶品,就經驗來說,以下3種供參
1.制程改變
2.品種不對
3.倉儲極差
1

評分人數

  • UMC

TOP

回復 2# SFG


    也不知能放多久,或放久了會不會變質!;這些都有待觀茶和驗證!

TOP

回復 3# hu2286


    普洱是一門集歷史+物理+生物+經濟學之大成的學問
要透徹了解,花時間,金錢,累積經驗是免不了的。

TOP

回復 4# SFG


    大仔,謝謝您的意見,俺受教了!

TOP

兄好!
請問兄有喝過烏龍老茶嗎?
我是有喝過不錯的
喝了之後驚嘆...   原來烏龍老茶也可如此之屌..
看來焙過之後 並非代表茶已去勢...?
可惜 我沒茶樣......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回復 6# AlanLee


  俺喝過鳥龍老茶,感覺很不錯,口感和普洱的老生茶相近,喝起來的舒暢感不會輸給普洱老青茶;俺自卅年前起對鳥龍茶(鹿谷,衫林溪,梨山等)也喝了幾十年,對早期的鳥龍印象十分良好,但近幾年的烏龍茶,泡到第五泡左右,便有些不好的異味釋出,早期的烏龍是不會有這種現象;倒是普洱茶,剛喝時喝得是入過港倉的普洱,黴味很重,俺都是用菊花,甘草加陳皮搭配來喝,單喝的印象很差;真正開始迷上普洱是近五年來朋友帶領下才喝到沒有霉味的老生茶(十年以上);俺曾經作過簡單的實驗,烏龍茶晚上泡完後,至早上起來想續泡時茶葉即已餿掉;同樣的環境,老生茶却可持續到三至五天甚至有一週的都有,俺在想這可能與茶葉本生抗氧化的能力有關!
       俺不是在說鳥龍不好,因為食物經過烘焙加熱,如能密封與空氣隔絕則無太大的問題,一旦和空氣接觸,自然容易發酵變餿;而現代台灣的鳥龍,第五泡以後產生的異味,個人懷疑極可能是廣泛的施以化肥施肥所導致的原因,若是有機栽種的茶葉(俺沒有喝過,只是推測),可能就不會有這種現象!至於鳥龍老茶,它的儲存方式,俺雖不熟悉,但是因為與普洱的性質不同,它決不能在空氣中自然陳化,所以應該是一製成後即以特定的手法封裝,但時間一久,與普洱老青餅,有其異曲同工之妙!
3

評分人數

TOP

但近幾年的烏龍茶,泡到第五泡左右,便有些不好的異味釋出,
早期的烏龍是不會有這種現象;

我喝烏龍30年  30年前就多數只能泡3泡  沒好普洱生茶的泡水長
而現代台灣的鳥龍,第五泡以後產生的異味,個人懷疑極可能是廣泛的施以化肥施肥所導致的原因,若是有機栽種的茶葉(俺沒有喝過,只是推測),可能就不會有這種現象!

化肥過量第一泡就可以喝出來   若不過量栽培良好的  化肥不一定可以明顯喝出來
有機栽種的茶葉近年喝很多  一般比較甜水  但是泡水不見得較長
至於鳥龍老茶,它的儲存方式,俺雖不熟悉,但是因為與普洱的性質不同,
它決不能在空氣中自然陳化,

我在竹山遊聲茶坊喝到民國60多年的老烏龍  老陳味比70普洱還贊  它是說當年用布袋吊在樑上至今
可見是蠻通風的

喝老茶是新風氣  其實大家都不懂(包括我  坊間大多亂猜一氣  因胡兄是好茶友  故此多言...參考...
2

評分人數

  • fffink1689

  • AlanLee

TOP

回復 4# SFG


   
普洱是一門集歷史+物理+生物+經濟學之大成的學問
  普洱是一門集歷史+物理+生物+經濟學之大成的學問
要透徹了解,花時間,金錢,累積經驗是免不了的。是免不了的。


就是因為好普洱是自然天成  故不需太多人為加工  所以製程上沒啥學問

又  喝老茶是近二十多年台灣人搞出來的  大家對老茶後發酵機制  用猜的多  真正了解有限
因此人要了解老普陳化  必須自行花時間金錢  去累積經驗  大家都在摸索。

TOP

回復 8# 容爸

        容爸,謝謝您的指導,有些方面俺還是太淺了,不過俺的品味不是很細緻,只有整體的感覺好喝或不好喝,喝起來舒暢或不舒暢;所以俺的味覺是屬於神經大條型的,但是俺的身體會告訴俺,那種茶比較適合俺;若要俺細分其變化,可能無法那麼精確!

        感謝您一一的指點,受益良多;想不到鳥龍的老茶也是在空氣中陳化?不過俺在東勢林場看到他們出售的老茶,是用茶甕封存,而且是貼了很多層的膠帶,並有註明是什麼時候封入,當時他有樣品給俺試喝,與普洱老生茶口感相近度很高!聽您說,有在空氣中陳化者,不禁讓俺想起自己喝鳥龍茶時,因蓋子沒蓋緊而使茶葉受潮(並非有水滴到而是純粹空氣的溼氣所致),那種受潮的鳥龍所產生的氣味,有股類似黴菌的氣味,當時連聞起來都很難受,不要說拿來沖泡了;所以在台灣的溼度,空氣中要存放鳥龍,俺覺得除非有啥科技手法或道具,俺仍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2

評分人數

  • dih38

  • 容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