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小弟個人認為:
中國宜興款,最早都在67~68年才啟用,
而六字款,都沿用到70年代初期。
2

評分人數

  • 921

  • idiot

TOP

回復 19# 下港人


    18樓第一張照片中,把上的款為"福記"
1

評分人數

  • 下港人

TOP

感謝兄的圖片,弟剛很認真的看了三遍,弟並沒有看到民初福記、景記...等陶坊的影子。
弟認為比較有問題的 ...
下港人 發表於 2013-3-26 23:25


呂兄說了工,
土小弟轉一下徐秀棠的文章:

綜觀1957年以前出品的紫砂器,除墨綠泥、黑料作化妝土外,紫砂器的各種色彩全是原礦泥的燒成色,其變化均是二種或幾種比率各異混合後的呈色。 1957年前用茅草作燃料燒成的龍窯裡出品之紫砂壺、表面不論高、中、低檔的壺,多會有小小黑色的熔出點(俗稱鐵質,其實並非鐵質),以及在陽光側射時所反映出的小小的雲母光點來,這是純正紫砂泥的泥料特徵;而這兩個特徵卻被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臺灣掀起紫砂熱時誤判了,以為這是疵點,從而在購家誘導下千方百計地加以去除,故歷史上的老壺多會有以上二個特點出現。

TOP

學習帖

TOP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TOP

gm03isme 發表於 2013-3-27 22:20


上圖外銷東歐.

TOP

本帖最後由 下港人 於 2013-3-28 15:38 編輯
上圖外銷東歐.
gm03isme 發表於 2013-3-28 14:46


兄誤會大了,
Ary de Milde 是17世紀荷蘭的一位工匠,專門模仿宜興壺,因為自17世紀起飲茶風氣及中國茶器開始進入歐洲,
因為數量有限一壺難得,故歐人開始仿製宜興壺。除了Ary de Milde外,其它尚有John Dwight,克萊夫斯...等名匠。

您貼的這款,叫「奔馬款」,但非原款,是後人仿製,仿壺人只愛講故事,不愛研究,
把荷蘭人仿宜興壺用的款,印上去,把它當「外銷古壺」賣,根本不知這款的原由為何,請兄明查~
落這款的壺,不是宜壺,是外國壺,如果這把是對的壺,這把也不能算是「宜興款」,只能算是荷蘭人仿中國的「進口古壺」。

就像弟常講的,玩壺不要只看一個點,容易上當啊,慎之,慎之。

真正的「奔馬款」如下:
http://www.gogochina.cn/news/info_2547_1.html

不是弟説了算,其它有關Ary de Milde 及奔馬款的資料很多,您自行去找吧,google也可以......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382170/Ari-de-Milde
6

評分人數

  • gm03isme

  • Alex-Su

  • mycuteoo

  • idiot

  • 瑩瑩

  • 翕哱艸堂

TOP

兄誤會大了,
Ari de Milde 是17世紀荷蘭的一位工匠,專門模仿宜興壺,因為自17世紀起飲茶風氣及中國茶器 ...
下港人 發表於 2013-3-28 15:19

TOP

本帖最後由 下港人 於 2013-3-28 15:37 編輯

忘了講,兄再想一想,Ary de Milde 是17世紀的人,就算再加個一百年好了,
18世紀,就算是中國生產的壺好了,那時也沒有「標準壺」這種型式的壺啊~
兄參考了.

TOP

忘了講,兄再想一想,Ary de Milde 是17世紀的人,就算再加個一百年好了,
18世紀,就算是中國生產的壺好了 ...
下港人 發表於 2013-3-28 15:32


是的,現在有些朱泥標準壺,
有說入清末的,小弟都覺得還要查證~~~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