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白鷺鷥 於 2012-2-15 19:22 編輯

哇--------

一進紙倉庫什麼紙都有-----

再怎麼挑選,還是手工傣紋紙----

最適合茶餅的陳化通風----------

並且韌性不錯不易破裂-----






爲了配合加工廠的作業流程

時而在飯店挑燈 -- 手工蓋印 ---












隻身孤鳥做自己的理想普洱---

雖然忙碌生疏,但仍覺 -- 隨順快樂、高興 --




















閒空逗弄少數民族廠裡小孩--

父母忙壓茶工作賺生活----

台灣--- 小孩太幸福了 --

壓餅工錢您知道多少嗎?

算餅的 --- 1餅 --  0.2 人民幣--

6個人分

TOP

本帖最後由 白鷺鷥 於 2012-2-15 19:16 編輯

壓好了這些茶餅---不入烘房--

選擇了室內自然乾燥


再加上陽光曬青-----







每20分-半個鐘就得翻轉一次--

否則曬紅了茶葉----就前功盡棄---



茶餅壓好須等個幾天---看天候 -- 再行包裝 --

含水份過多就行包裝會-- 發酸、易酶---


最後的曬青如處理適當-- 品飲 --

遠勝於烘房處理茶餅的滋味 ---




茶香氣揚、不悶,質清爽喉、不鎖---

回甘收斂、不薄,寬闊韻醇、不濁---

當然也要質量好的毛料 -- 才值得 ---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 ---

做好的普洱也得挑選上等包裝紙---

於是 ----















TOP

精采!
好茶!!!!!!!!!!!!
就是愛無可取代的老班章,讚!!!!!!!!

TOP

本帖最後由 白鷺鷥 於 2012-4-29 00:01 編輯



越陳越香是普洱的特性--

外包的品質對茶的儲存相對重要--不容小看

筍殼包裝是首選 ----





(旁邊漂亮的竹皮線)

通風透氣、避光線、隔阻雜味-------

保護茶葉的茶質和香氣 ---

筍殼戰士 的重要職務 --

筍哥小調 -- 拍拍手 ------

茶山隔嶺嶺隔山

人心隔肚肚隔皮

竹殼層層包嫩葉

妹有真心哥不知--啊---

哥不知-----








要外包前大概一小時前要先過水

筍殼才不會硬硬的 --

容易捆綁、乾了就成形 ---





特地托人從易武帶來頂級筍殼--

嚴選每年三月下雨前的竹殼--

也是易武山區最好的筍殼--


是一般山頭5到8倍的價格---

下雨後拾收的筍殼,會有蟲蟲的卵寄生---

所以常看到一些筍殼外包 -------

沒幾年就被筍殼蟲啃得破碎支離 --





這些雲端普洱 -- 當應襯上最好的外衣 --

就連捆綁竹線也千挑特選 --- 竹皮線--

那些竹肉沒竹皮表面的------易潮且傷手--





筍殼內部有一層油質 -- 防潮、防濕氣---

外部有毛細孔通風兼透氣 ----



要百年珍藏 --- 屁股底部也不能忽略 ---





給茶餅的茶香、茶菌、茶質能在一個安定的空間 ---修煉


給它一些時間-----耐心的期待、完美的陳化---


將會看見 ------ 歲月的飄香 --- 留香的歲月 -------



2

評分人數

  • 鄭小任

  • 一頁書

TOP

本帖最後由 白鷺鷥 於 2012-3-4 11:41 編輯







別小看這竹筍殼和竹線!! ----------

這可有學問了 -----

待續------

TOP

本帖最後由 白鷺鷥 於 2012-2-11 02:09 編輯













這群製茶小老弟-----來自貢茶故鄉 ---易武鎮山區--

一組人6、7人,夫妻、兄弟、鄰居組合--

雖是年紀輕輕,製茶世代茶人--- 從小看大

資齡已超過15年作茶經驗----

從壓餅、拆餅、烘房到紙外包、竹殼包---

到裝箱打包一貫作業…全包 ----

不得不佩服團隊的合作、默契精神---

茶餅怎麽製成?或許許多茶人都不知!

再說到壓模成型後----





從茶袋取出放上置茶架-----

這時有兩、三種選擇---

1. 進烘房 -- 裡頭有電熱線、或電暖爐 --- 量大



2. 放廠房內自然乾燥 --- 次優





3. 2 + 傳統日曬 --- 這較費時且需用點心 --- 較優





茶餅的鬆、緊,進烘房或曬青,

都悠關普洱未來陳化的--- 變化 ---

這需要經驗和歲月的印證---


一餅好茶的形成-----的確需要 ---

太多的環節、許多的元素、和好的因緣---

天公不作美、心態不正、製程不妥--



套用一句 茶話 -- 人不對、茶無味 ----

作 茶 --- 態度、觀念對了,人順圓融 ----自 然 善 緣 相 應----






TOP

真的是精彩~~~~輕鬆自在~在家聞香輕飲~~喝到的都是幾個月來的辛勞甘味~~謝謝王大哥~有您真好
2

評分人數

TOP

本帖最後由 白鷺鷥 於 2012-2-10 17:53 編輯

壓磚的工具及過程---------

木質的模具,也有鐵製的!



也是將蒸軟的毛料倒入-- 上頭蓋--





油壓式的--咔擦---1壓 ------



老班章磚出世 -- 見證普洱陳化的行列--


2

評分人數

TOP

本帖最後由 白鷺鷥 於 2012-2-10 13:29 編輯

這位師傅再丟去給--

負責踩壓的師父-----

這道工序也決定了----

餅形的均勻、鬆、緊及外觀-----

站上石磨也須一點功夫--

氣定神閒----左圈搖、右圈搖------

喃喃唸著 --- 壓茶神咒 ---














果然---

茶餅面飽滿、條索清晰、鬆緊適度-----



陳放三個月後的老班章

餅面的含水量漸失--

純料的老班章 ----- 黑金透亮








喃喃 --- 神咒加持



1

評分人數

  • 鄭小任

TOP

本帖最後由 白鷺鷥 於 2012-2-10 12:00 編輯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