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小弟想插个嘴
     近些年普洱茶小弟感覺單薄些大樹小樹大厂小厂也一樣(相信過度開發的關)
    但說比較香甜不怕苦澀小弟并不這樣認爲
    你給一個沒有喝過普洱生茶的的朋友喝大樹茶中手泡相信他也覺得比較苦澀
    只是我們習了慣喝新生茶,適應了很多苦澀(當然大大們之前所說的因數也有)
口福嘴今 發表於 2011-8-24 21:18


???

我有說過這類的話嗎 ???

不苦不澀只是習慣性的說法,並不是說完全不苦不澀
早春茶及正春茶咖啡因及兒茶素較低,相較於之後生產的,適口性好很多

當然這類茶雖苦澀度較低,但無法接受的還是大有人在
有的人喝百年福原倉還會鬧肚子痛呢,更何況是新茶
但這是比較少數的個例啦.

TOP

回復 39# 口福嘴今


   
你給一個沒有喝過普洱生茶的的朋友喝大樹茶中手泡相信他也覺得比較苦澀
只是我們習了慣喝新生茶,適應了很多苦澀

我認為原因是,沒有他們喝習慣的發酵/烘焙香味,才覺得有更苦澀,
現在的新生茶苦澀味,並不比同是茶園茶的烏龍高...........
1

評分人數

  • 口福嘴今

TOP

港倉早期不管生熟茶, 入倉必定先潑水 也就是潮水
但有一點不同.. 熟茶  在製作當時已經通過"沃堆發酵"
茶葉運到香港時, 因習慣性的入倉手法...於是熟茶又多經過了潮水這段過程
蓋麻布...灑水...

所以也造就了獨特港倉的茶味, 尤其早期一些磚茶及沱茶
味道又濃又醇, 但仔細思考
不一定有茶味!

反覆的臥堆及悶..多年之後, 雖然造就了現今獨特的口感
但...現今口感的產生, 在當時只是為了要能提早飲用...
但其實都是經過這些港商放茶的習慣性而來
港商的再加工"潮水"  我認為已經不能算是臥堆...
而是再加工 或是進化版!
7

評分人數

  • whalebay

  • 布魯斯

  • 冷水舖

  • 小渣蚱

  • fffink1689

  • 口福嘴今

  • 射過溪

TOP

回復 13# ulumochi


   
以前雲南的高價好茶是綠茶,而普洱是極低廉的茶品
通常香甜度較高,苦澀度較低的早春及正春茶菁都被用來做綠茶
綠茶做完後才開始做低價的普洱茶

這時的氣候溫度較高,太陽較烈,生產出來的茶菁咖啡因及兒茶素含量都比早春及正春茶高很多
再加上未經適度發酵,所以苦澀度都很高,沒放個二,三十年以上是無法大口暢飲的

烏兄好,
小弟覺得射大上述的觀點也可解釋,您一向認為80/90年代比現在新茶苦澀的原因,
至少我覺得比說環境改變,或說過度採摘等,更直接及可信多了,
不知兄以為如何?
3

評分人數

TOP

港倉早期不管生熟茶, 入倉必定先潑水 也就是潮水
但有一點不同.. 熟茶  在製作當時已經通過"沃堆發酵"
茶葉 ...
來自高雄 發表於 2011-8-24 21:47



沒錯,就如我9樓所言.....這類茶的良率並不高
這也是倉茶之所以會式微的原因之一

TOP

沒錯,就如我9樓所言.....這類茶的良率並不高
這也是倉茶之所以會式微的原因之一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8-24 21:54



    會有很多的不良品!  而且衛生很不好 會先發霉  莓深入茶餅後
再朝水  霉又不見...(是肉眼看不見)  然後長蟲 下卵  龍珠(便便)
本人參予過當時的系統環境.............
3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ulumochi


   
烏兄好,
小弟覺得射大上述的觀點也可解釋,您一向認為80/90年代比現在新茶苦澀的原 ...
容爸 發表於 2011-8-24 21:52



近年的茶苦澀度較低的原因還真的滿多的
但在製程不變的情況下,生產時的氣候溫度高低,日照的多寡,的確是主因

TOP

會有很多的不良品!  而且衛生很不好 會先發霉  莓深入茶餅後
再朝水  霉又不見...(是肉眼看不見)   ...
來自高雄 發表於 2011-8-24 22:03



    但這是以前的方法
2000年之後入倉的方法以多有改變, 所以有可能現今再入倉的茶品
永遠不會有以前那樣的味道了....  以後..
台灣跟香港喝茶的習性會越差越近
老茶人會慢慢凋謝   新茶人意識抬頭乾倉茶接受度會越高..
日後會站在平均線的  傳統港倉茶的俱樂部人員也會越來越少
從以往不做新茶,而..現今也都不得不做新茶的現象可以得知........

都有優缺點! 不一定要說誰好誰不好!  但有權讓好的更好
傳統可以持保留...緬懷    但不一定要傳承
4

評分人數

  • 冷水舖

  • 小渣蚱

  • ccr

  • 射過溪

TOP

但這是以前的方法
2000年之後入倉的方法以多有改變, 所以有可能現今再入倉的茶品
永遠不會有以前那 ...
來自高雄 發表於 2011-8-24 22:16



    從以往的業者不做新茶,而..現今也都不得不做新茶的現象可以得知........


日後大的方向   乾倉茶  
會是去蕪存菁的乾倉茶

TOP

但這是以前的方法
2000年之後入倉的方法以多有改變, 所以有可能現今再入倉的茶品
永遠不會有以前那 ...
來自高雄 發表於 2011-8-24 22:16



聽說已有了精準的溫控濕控裝置,這可提高不少良率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