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普洱大樹茶苦澀的迷思 之 茶葉陳放問題!

本帖最後由 頑童 於 2010-8-6 01:41 編輯

茶葉在一定程度制作成品穩定後有關陳放問題!   (制作不良者不在此列)

有鑑於烏兄之論點~單寧是用來抗氧化!

個人看法~
跟茶葉本身之"親水性"有絕對關聯...
各位不妨從這方向琢磨一下...?

TOP

也表達一些相關的問題 ...
有人說 : 近年來的生餅  . 特別是低苦低澀  的大樹茶 須 稱新鮮喝  .如果要慢幾年喝要  採取密封方式保存 . 並且年份不能太久 . 否則這類的茶 香氣與滋味會掉得很快 .
不知各位前輩以為如何  ? 實際的經驗又如何 ?

TOP

也表達一些相關的問題 ...
有人說 : 近年來的生餅  . 特別是低苦低澀  的大樹茶 須 稱新鮮喝  .如果要慢幾 ...
lin146 發表於 2010-8-6 11:53



    這一點最近我也有聽說過,我想是有可能的吧!
一普洱茶的特性,不就是需要苦跟澀嗎! 這也是在10年前到現在前輩所說的不滅定律!
只是好奇,現今的普洱怎麼會變了樣?

TOP

這是香港老倉(濕倉的傳统做法)
自藏無必要
給普洱茶自然陳化

TOP

本帖最後由 頑童 於 2010-8-7 15:01 編輯
個人看法~
跟茶葉本身之"親水性"有絕對關聯...
各位不妨從這方向琢磨一下...? ...
頑童 發表於 2010-8-6 01:20



   "親水性" 所指的是..制作完成之茶葉有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特性...
每種茶類都有它基本含水量高低比例....(各種茶類本身制作也有親水性的高低不同等問題)
例烏龍茶含水量約控制在3~4%...普洱茶約控制在9%左右...
如果含水量超出各類茶品之基本範圍...茶葉就會出現不穩定現象而出現質变(走味)...
所以市售的各類茶品都會有其條件的注重包裝(容器)....以利降低茶葉"親水性"穩定茶質容易保存...

TOP

一普洱茶的特性,不就是需要苦跟澀嗎! 這也是在10年前到現在前輩所說的不滅定律!
只是好奇,現今的普洱怎麼會變了樣?
-------------------------------------------------------------------
這是以訛傳訛是是而非的說法,若"苦澀"就能說明一切那豈不簡單,近十年來大家也不用爭的你死我活了.


有人說 : 近年來的生餅  . 特別是低苦低澀  的大樹茶 須 稱新鮮喝  .如果要慢幾年喝要  採取密封方式保存 . 並且年份不能太久 . 否則這類的茶 香氣與滋味會掉得很快 .
不知各位前輩以為如何  ? 實際的經驗又如何 ?
-------------------------------------------------------------------
就個人及一些茶友的經驗,現在有苦澀以後不見得也有苦澀
現在無苦澀以後不見得也無苦澀.
太遠的別說"03年認真配方"當年剛進台灣時喝起來沒啥香  更沒苦澀
一般人都認為水水薄薄的多數人都覺的它不是好茶,但持續注意品飲
發現質感及口感越來越重回甘度越來越好(不只有苦澀),似乎越來越有東西茶也越來越好喝,
現在多數人也都肯定這款茶.
此經驗供茶參考
1

評分人數

  • jihlong

TOP

太遠的別說"03年認真配方"當年剛進台灣時喝起來沒啥香  更沒苦澀
一般人都認為水水薄薄的多數人都覺的它不是好茶,但持續注意品飲
發現質感及口感越來越重回甘度越來越好(不只有苦澀),似乎越來越有東西茶也越來越好喝,
緣投明 發表於 2010-8-8 09:53


這茶滿好玩的,小桂子也收了一些,剛收時是看他柔柔的,喝起來有以前港倉口感

今年喝也發現茶質回來了,可見稍微入倉也不是件壞事

至少可以早點好喝

TOP

"03年認真配方"當初認為國營廠末代茶留作紀念我也就買了一些
本想茶多不理他.經 緣投明  兄提起. 再試飲 .果不其然變強了
當初花不到200圓的茶比現在一些剛出爐卻要價2000圓的茶好喝
看來是不是好茶還得要看緣份

TOP

"03年認真配方"當初認為國營廠末代茶留作紀念我也就買了一些
本想茶多不理他.經 緣投明  兄提起. 再試飲 . ...
小渣蚱 發表於 2010-8-14 14:46

看來兄的茶緣非比尋常這茶才花不到200一餅,厲害

收茶重點還是在後頭,越來越好喝才重要.

像兄現在應該就很高興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