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玩壺從認識廠壺開始

宜興紫砂廠是500年來紫砂文化的道統與傳承
玩壺不懂一廠壺 . 事倍功半多糊塗 ...

宜興紫砂廠雷射標商品壺系列

1993 -1997間 一廠壺出廠時皆會貼上圓形的" 雷射標 " . 當然在經過使用後這標籤大體上皆會掉落 .
此一時期的一廠壺其壺型大體上與 1987 - 1993 的" 四角標時期 " 相似 . 皆是廣受歡迎的壺體 . 兩者僅在泥料上有些微的差異 . 相信這是一方面為了因應藏家需求 . 一方面是為了方便生產的考量 .
不過曾己何時 . 放眼現今的紫砂作品 . 可說即使是中上名家的用泥都遠不及老一廠時期的純樸與道地 . 這是因為號稱最佳泥礦的四號井 5 號井皆因過於深度開採而封閉的原故 . 並且聽說礦址現已成為公園與水池 .
所以更不用說現今的廉價商品壺 .其泥料可說大部份是" 陶 "  + 化料 . 卻已非傳統的宜興紫砂陶了 .
此期間的一廠壺精品與普品的比率約30% 比 70% 相較於之前比例大略相反 . 不過一廠精鍊的泥料與特優的窯燒氣氛( 重油窯所造就的壺面油光 ... 該窯在 2002 左右因為污染而拆除 ) .





宜興紫砂廠白標商品壺
1987 -1993 間 一廠壺出廠時皆會貼上四方形的" 方圓標 " . 當然在經過使用後這標籤大體上皆會掉落 .
此時的一廠壺可以說仍全被香港四大公司所掌控 . 而宜興紫砂廠也很明確的將 大小名家壺 與 商品壺 分開 . 不論是在價格與壺型上 ...
此階段的泥料以茄紫(初期1987-1989 )  與特拼紫泥 (1990-1993)為主 . 此與無標期的甲子泥(黑砂+黃顆粒)有明顯的差別 .
所生產的壺型與80"初中期比較幾乎少有創新款式 . 傾向於去繁就簡的素雅感 . 這其中主要原因當然是中小名家多已被調出來生產高單價的作品 .   
1987年是 大陸開放改革的關鍵期 . 企業與人民可以充分的發揮所長並從中獲得合理的收益 . 相信此制度上的改變也是造成廠方以上經營方針的調整因素 .   
不過此時期生產的壺型仍是廣受歡迎 . 並且此階段的窯燒幾乎都相當足溫 . 一般而言壺身與壺蓋互敲的聲響皆較雷射標時期的壺更清脆 . 這點相信發覺的人不多 .
在一廠精鍊的泥料與特優的窯燒氣氛下( 重油窯所造就的壺面油光 ... 該窯在 2002 左右因為污染而拆除 ) . 加上道統技藝與師徒一脈的傳授 . 整體表現上仍是相當精彩 . 泡養上產生油光的速度甚至比甲子泥與雷射標期還快 . 而且因為此時期的壺特色在窯燒氣氛  . 不像甲子泥的特色在泥料的拼配顆粒所以鮮少仿壺也甚易辨識 . 何況多數還有標籤可做參考 .
  
其中有些壺的 做工 外形 初看並不起眼但只要一下水或泡養1-2回後 . 純正紫泥所內含如溫玉般的純樸美感就自然顯現出來 . 記得有句俗諺說 : " 一白掩九醜 " 這是用來形容美女肌膚 " 柔嫩細膩 " 的形容詞 . 一廠的泥料便也如此一般 . 所以如果能再用心選擇器型比例與做工上有不差表現的一廠壺 . 那就更是又白又美的佳器 .
在這些一廠壺中也常能見到如今已成名的名家早期作品 ... 相信這也是為什麼宜興紫砂一廠壺始終是藏家心中首選的原因 .

茄紫泥 ... 所有一廠泥料中數量最少 . 最具明顯斷代性 . 幾乎見不到仿泥 . 個人認為是最有特色的泥料  .  


玩壺不懂一廠壺
事倍功半多糊塗

紫砂壺的精神 首在原料是 正宗 "紫砂" . 一廠泥料正是如此 .
所以要了解 "紫砂" . 就先從一廠的泥料熟悉起 . 離此基礎其他都是空談 .

TOP

表準壺......越看越正.........
學習好教材......賞壺先...玩壺則免...以後再說

TOP

回復 59# lin146

綠標 - 內紫外紅 -中國宜興款
同期同款 矮牆鐵板蓋 有紅泥 也有 內紫外紅 與 內外紅 ... 型制一模一樣 ...
   



TOP

哈 !  ... 原來我回過此帖了 ... 又從打一篇
不過論述的角度有所不同... 內容差不多

TOP

很多好壺,請問兄這些雷射標、方圓標的一廠壺是否只有單孔出水一款?有沒有梅花七孔的?

還有,這時期的廠壺是否大多是半手工壶?

其實很多壺友也喝望擁有這些好壺,只是市面上太多仿品,新手難以辨別,請問這些一廠壺的市價最低太概是多少?可以作為參考。



Tea4me 發表於 2011-6-17 17:13


兄好 :

一廠的出水孔沒有一定開孔數 . 特別是小壺 ( 200cc以下)  . 水平壺 9 成以上是單孔 . 但最近收到一把 1993 東亞運紀念壺是 港商向一廠訂製的 是少見雷標期蜂巢球孔 .

雷射標與方圓標期的廠版商品壺幾乎 (9成 5 以上)是半手工 . 偶見全手打的壺身 . 應該是陶手自己練功但壺蓋仍是燙坏 ...  

廠壺 的仿壺比較少 ... 特別是白標 與雷射標  因為價格低 ... 小壺的價格水平壺 在1000 - 2500之間為多 (雷射標 與小cc壺較便宜  . 庚午年等紀元章的水平壺比較貴約 2500 - 4000nt .
其他小壺在 1500 -3500為多 ... 集中在 2000-2500為最多 . 但如果是白標頭紫砂泥料較深茄紫如果壺型特殊或花貨經典 . 3500以上也是正常 .
中大壺 (250cc)以上 與提梁壺價格在 2500-4000 . 白標頭經典花貨也比較貴 4000以上常見

白標以上價格較混亂 ...  

水平壺一般較便宜 ... 但 70"中期以前 荊溪款 的紅泥水平較很貴  . 因為文革時期的壺都是大粗品 . 只有少數小水平壺因為外銷泥工都較細 . 但這時期的訂單也很少 . 這樣的壺真品不多故貴 ...

70"中以後中國宜興款的水平就都便宜下來 . 因為大量生產廣銷海內外 ...

譬如 . 綠標年糕土 3-4 杯水平 我曾長期賣 2000-2500nt .這很多壺友都有買到(現已售完了) .
綠標內紫外紅 4 杯小西施 與 6 杯水平 就較貴些 ...

80"初以前的水平壺 . 我個人的評價是以紅泥最貴  -->內紫外紅與紫砂 -->  年糕土與內外紅 .

以上是小弟的一點經驗分享 ...

ps . 個人說茶論壺喜歡多將所知正面表列 . 不喜太多負面質疑 ... 因為說多的負面的資料卻往往仍不知正確的是甚麼 . 過去學茶與壺時常遇到老藏家與老業者滿口的對人對事的批判 .. .但一段時間仍很不知所措也沒有正確的方向感 .

TOP

圖文並茂

TOP

豐富內容

TOP

風華絕代

TOP

開了不少眼界
好多好美的壺 !!
有看到喜歡的一廠壺我想我會下手吧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