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有歷史感的態度,決定了文化高度。」

老一輩人的敦厚,總認為人或東西相處久了,就會有感情。
凡事多為對方想,做人的道理,是苦了一輩子領悟出來的。

所以很嘮叨,這樣的叮嚀,其實,很窩心。
那些逍遙慣了的茶,大概也很討厭『 嘮叨 』。

里仁為美,是茶中喝不到,而該去發掘的美。

TOP

牽動對家庭的記憶,總和味蕾有關。
私房菜,就如故鄉般讓人無法忘懷,也不能缺少情感加味。

府城,也和小吃劃上等號。
這些各地移民的私房菜,落地生根,形成這個城市的鄉愁。

府城的小吃,姿態是隨興的。
打破正餐的規律,騎樓下、馬路旁、古廟邊,食客來去之間,自有從容流暢的節奏。
與古蹟相互搭配,淺嚐既止交錯賞街景,喚醒了垂涎的滋味與純樸踏實的生活記憶。

「太專注完美,會失去個性。」~ 茶中『 小吃 』也能有大氣。

TOP

色易守,情難防。

明暗之間,播放一種思緒的記憶。
散場之後,留存一種如風的人生。

看電影,可能是一種藝術和生命體驗,或者,只是一種娛樂。
老戲院,串聯舊世代完整的生命歷程,或者,見證一個變遷。

茶湯裡也應該有如同色戒裡的『 床戲 』。
這樣才能挑起人們最原始的本能去認識茶。

和茶,袒誠相見。癡茶也有情色,同樣易守難防。

TOP

春天吃菜,其妙在野。

生食、食生,淡烹才能保留住春天之味。
野菜,不在『 野 』,而是清新自然之味。

野菜,各有獨特而強烈的味道,不為討喜人們,只是做自己。
野茶,細嚐天地的滋味與訊息,只為口感好喝,何必來找我。

先想好一個適合春天喝茶的『 姿勢 』,才準備喝茶。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