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回復  虛竹
   末学没喝过虚前辈朋友的古树茶,所以末学无法置评。近视不会减轻,仅是喝完几十分钟较为清晰。
咖啡因末学所知为提神,芳香物质所知为镇定或其它作用,
至于热感是否来自于咖啡因及香物质,末学不知道。
末学仅知越大的古树茶热感越强,但有种野生茶例外,
就是未经人为训
驯化的古野生茶很寒会拉肚子。
另外刚制完头二三年的古树茶好喝但也不能多饮,
胃寒的茶友喝多了也会有不适现象,正如末学所言,
热感仅是短暂现象不能持久,而老茶热感可持续较久。   
huangchan 發表於 2016-4-10 08:11
所以人體也是有無法自己恢復的一些問題
我想前輩應該也有求助西方科技,配戴眼鏡吧
不然這五百多度的近視,應該無法上網看東西


咖啡因的確很能提神,暫時的提神就能暫時的醒腦明目
(但咖啡因吸取過度了,就會頭暈心悸)
後學以為這是很一般的常識,也是很多人上班時或前,會來杯咖啡或茶的原因


咖啡因也會增加心跳的強度與速度,而讓血流量增加,強度增強
因此身體自然有熱感,這也是很一般的常識
一般有喝咖啡的人都知道的
1

評分人數

TOP

台地生茶以末学之体质而言是无法承受的,基本上台地生茶要能适饮要
陈化20年以上,好的台地生茶应该也须要至少十年。
台地茶较苦较涩,茶汤较粗,对胃的刺激性较大,有心悸现象者负担也大
,少量几杯应无碍,但要像大树茶古树茶那样可以一杯接一杯大口喝,是应
避免的。
如末学藏有一1饼95红带青饼,以今年算已陈化21年,茶香是非常
典型的樟香梅子韵,樟香强烈,才一二杯头脑会晕,这种现像跟纯纯
的古树茶头脑清凉是非常不同的现象,所以末学选茶收藏都是用身体的
体感配合生津回韵甜润.....等综合性的感受来选茶。

TOP

回復 559# 虛竹


   末学没喝过虚前辈朋友的古树茶,所以末学无法置评。近视不会减轻,仅是喝完几十分钟较为清晰。
咖啡因末学所知为提神,芳香物质所知为镇定或其它作用,
至于热感是否来自于咖啡因及香物质,末学不知道。
末学仅知越大的古树茶热感越强,但有种野生茶例外,
就是未经人为训
驯化的古野生茶很寒会拉肚子。
另外刚制完头二三年的古树茶好喝但也不能多饮,
胃寒的茶友喝多了也会有不适现象,正如末学所言,
热感仅是短暂现象不能持久,而老茶热感可持续较久。

TOP

喝古树茶的体感热感来自于树龄的本身质量,树龄越大若是根深植被广的话,
从茶汤在身体的表现上就很容易被感觉,譬如数百年的易武古树跟百年大树相比,
明显在眼睛的感受上古树比大树清晰的多,以上比较是以末学近视五百度
比较的。
同样的喝五六年代的老藏茶也有像喝古树茶的效果,所以末学的体验是基本
上古树的体感强度约略相当50或60年代的老茶,只是体感热度古树无法像
老茶那样的持久。
huangchan 發表於 2016-4-9 20:35

前輩真是厲害,後學喝數百年的09大樹茶,喝多了都會覺得生冷腹脹

也不知前輩多喝幾次後,近視會不會恢復正常,不用再戴眼鏡了

另外後學喝咖啡及三年生灌木台茶也常常眼睛為之一亮
之前喝2010FT便宜的小鐵也會
但後學以為這是能提神的咖啡因及讓人神清氣爽的芳香物質造成的
與樹齡應無關係

且依後學短淺的飲茶經驗,飲用焙火台茶及便宜的熟茶,身體也會有溫熱感
50,60年代的老茶後學無緣喝到,無法拿來比較
但喝過朋友的2009古樹茶後,雖然好喝,但無明顯的溫熱感
且無法喝太多,不然後學這柔弱的胃就會抗議
但喝便宜的熟茶就無礙

TOP

喝古树茶的体感热感来自于树龄的本身质量,树龄越大若是根深植被广的话,
从茶汤在身体的表现上就很容易被感觉,譬如数百年的易武古树跟百年大树相比,
明显在眼睛的感受上古树比大树清晰的多,以上比较是以末学近视五百度
比较的。
同样的喝五六年代的老藏茶也有像喝古树茶的效果,所以末学的体验是基本
上古树的体感强度约略相当50或60年代的老茶,只是体感热度古树无法像
老茶那样的持久。

TOP

回復  虛竹
  譬如今天上班喝10年玻璃杯泡大樹茶,茶一樣,水一樣,但今天喉中有木頭香,昨天沒有,昨天是梅子香,剛好今天昨天下雨,茶餅於一天吸收
了濕气,泡起來的香就沒那麼揚並沈點。
觀察此變化此是佛法教的觀行,如此怎能說是如何如何?
huangchan 發表於 2016-4-7 08:14


前輩總是前胸不通後背

後學說過,後學不反佛法,只是不認同用佛法來印證茶氣的存在而已


除非有人能用客觀有效的論證與實證來證實茶氣之有
否則用再多的佛法做牽強附會舉證也是白搭
雖然後學不懂佛法,但佛法歸佛法,茶氣歸茶氣,這點常識後學還是有的


也許前輩無此意圖,但這帖是茶氣討論帖
前輩在此用佛學中的五蘊來印證茶氣的感受
難免會讓人以為前輩有此意圖,且甚為明顯
若前輩只想單純的發表佛理及茶禪方面的心得
可在生活休閒專區發帖分享,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另外後學也不認同喝茶後身心有感,就是茶氣
生活中吃喝拉吃喝拉撒睡,穿衣蓋棉被,哪個無感?
有必要在很簡單的生物理化作用上,強安個"氣"
及做宗教上的論述嗎 ?


也許前輩又會說....這是"觀察此變化此是佛法教的觀行,如此怎能說是如何如何?"
但這種佛學上的觀行與茶氣有無之證實何關呢 ?
您必須先舉證茶氣之有,才是啊 !
"因"的存在都成謎了,何來明確的"果" ?
但別又回到身體感受說,因為後學連大小便都很有感呢!
要證明茶氣之有無,您必須有實際有效的舉證論述

1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555# 虛竹


   譬如今天上班喝10年玻璃杯泡大樹茶,茶一樣,水一樣,但今天喉中有木頭香,昨天沒有,昨天是梅子香,剛好今天昨天下雨,茶餅於一天吸收
了濕气,泡起來的香就沒那麼揚並沈點。
觀察此變化此是佛法教的觀行,如此怎能說是如何如何?
1

評分人數

  • 虛竹

TOP

回復  虛竹


   虛前輩的一席話宛爾虛前輩也沒讀懂末學分享原意。
末學的觀五蘊,乃喝茶品茶的觀行,茶 ...
huangchan 發表於 2016-4-6 22:27
前輩這樣說真的很好


可是之前為甚麼要跟茶氣做牽強附會的連結?
既然連結都連結了,又為何要當作沒這回事
再順手汙衊後學...."將學佛當作神秘來解" ?
後學不認同的是"茶氣" 不是 "佛學" !


就憑前輩這種老練的"汙衊手段", 後學實難相信前輩是個老實的佛教徒
反像"掛羊頭賣狗肉"之徒, 不然哪來這般手段 ?


另外前輩又離題逃避茶氣真實的論證了..........

TOP

回復 553# 虛竹


   虛前輩的一席話宛爾虛前輩也沒讀懂末學分享原意。
末學的觀五蘊,乃喝茶品茶的觀行,茶湯喝入後的種種
體感從暖,涼,火候,時間....中體驗種種的變化,因觀
它們是時時變化的,故受蘊沒有自性,受蘊是空。
相同的觀察,色,想,行,識(了知,分析,...)亦是皆空。
當然虛前輩也可日日觀察大小便一樣是時時變化的,如昨日跟
今日必定不同,感受亦不同,也許今日吃多了便拉多了。
因種種不故受蘊是空。
同樣的每天吃飯,穿衣,喝水,上班,...亦是時時無常的變化中。
所以佛法不是很生活化?佛法不是搞神秘的。
若虛前輩要將學佛當作神秘來解,末學也無法度。
1

評分人數

TOP

若依 huangchan前輩的五蘊茶氣論證說
那後學也可依此立論證實屎氣尿氣的存在
更可證明後學的"氣感"也是很敏銳很強的
但可以這樣鬼扯胡搞嗎 ?
虛竹 發表於 2016-4-6 21:50

當然後學也不可能像 huangchan前輩的五蘊茶氣正明說那般

為證明屎氣尿氣的存在,也牽強附會的來個 屎禪一味或尿禪三昧
這很無知也無良,會被佛祖打屁股的
畢竟屎氣歸屎氣,尿氣歸尿氣,與禪無關
就屎尿與禪算有關,那也是屎歸屎,尿歸尿
牽扯到"氣"這神秘莫名的能量就太扯了

後學相信喝到好茶後,身心會有很好很美妙的感受
但這都有身心及理化上的明確的作用原理
但認為這就是"茶氣", 真的很扯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