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祖師有茶禪三昧,按末學所知,三昧即是梵文三摩地之翻譯,三摩地
意為定力,故茶禪三昧或茶禪一味即是定力 ,定力即不受外在環境影響
或外界移轉之力。
既是茶禪一味當然主要之定力是禪而非茶,只是品好茶身心協調性佳,身
心安穩,頭腦清明,其中尤以品好的老茶更是受用,正因安穩所以較易輕安,
較易得定力來參禪。
..............
這麼深細的範圍很少人會說的,比末學了知更多更多的許多更資深的老前輩不願說是因
,一說就被打得面目全非,所以只好不說不分享,不知如此是茶友之福?
..........
既是不準說茶气只能說體感,那麼末學在此論壇不再說茶气二字,
只說體感就好了。謝謝大家!
1

評分人數

  • huangfafo

TOP

會引茶气是色,只是舉色(物質)的一例,所有物質現象都含攝
在色法當中,當然咖啡气,檳榔气.....皆是色法。
但是沒有人會將喝咖啡之气來說咖啡禪,也沒有檳榔禪
但古代祖師卻有茶禪,可見千年來茶文化的源遠流長是因
品茶較有禪的功德受用,而其它雖也可禪觀,但其它見諸文字
就較少了,當然末學少讀書,表達也不好致引起誤解,也非末學所願!

TOP

回復 537# 虛竹


   前輩若有學佛當學專精一點,前輩口口聲聲說當學佛之戒律,請教前輩對戒律了知多少?戒律又有多少種?願聞其詳!
...........
既然前輩也懂五蘊,當知五蘊皆空,五蘊只是被觀察的對像,
品茶只是在觀察五蘊是時時在變化的,正如前輩述吃喝拉...
都是時時在變化的,前輩要解讀為茶气藉佛理....等,前輩如此解讀
,此跟末學原意不同,末學也不多作解釋了。
.........
末學的原意是日常生活中觀察五蘊的變化運作是時時不同的,
因不同故五蘊是空,這種微細的觀察是因品茶沈寂靜賞中觀察而得,
這只是在印證心經所說內涵,前輩要如此解讀,末學也無法度。
........

TOP

後學剛剛在小小莞爾集看到一篇笑話,貼出來與茶友們分享

當年,愚公移山,惹得玉帝震怒,於是派了兩個神坐在太行,王屋兩座山上。

愚公想盡辦法,都挪不走那兩個神,於是求助於媽祖。

媽祖微微一笑,祭出一個寶物,晃了兩晃,只見兩個神被提到空中,帶走了。

愚公讚歎道:

“好厲害,這是什麼寶物?”

媽祖:

“這是咖啡,能提神。”


看來咖啡氣也是很神的

TOP

後學今午大便,恍然間忽然頓悟原來肛門是用來大便的
那時的感受非常清楚明白,便條從肛門滑出的奇妙感受讓後 ...
虛竹 發表於 2016-4-4 19:00

後學以前爬射前輩的文,對他老是愛罵人,本來深深不以為然大家論茶學茶,好來好去不是很好嗎,為甚麼動不動就要罵人?

但找資料印證這些歪論後, 及迷信歪論對茶人身心的危害後
才發現射前輩真是苦口婆心的行者
現在連後學也忍不住要開罵了

TOP

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那么茶气是色,亦是受行的作用,而由识
(了知)区别量取分析。
茶气既是色,受,行,识同时运作的组合,当然众人体会与解读都会不一。
末学以为茶气如同人之呼吸,有呼吸才能活。而茶气协调人体之五脏六腑
使之运作顺畅。所以体质好的人由于血脉顺畅便对茶气体验可能不深。
而体质较差者有可能体验很深。
但另有独特修道练气者体质也很畅通,但对气感敏锐,也会有深刻体验。
huangchan 發表於 2016-3-8 22:39

後學今午大便,恍然間忽然頓悟原來肛門是用來大便的
那時的感受非常清楚明白,便條從肛門滑出的奇妙感受讓後學意猶未盡

正在回味時突然想到前輩的五蘊茶氣證明說,也來跟著學習一番......
後學為甚麼能清楚明白的感受到大便從肛門滑出的感受呢 ?
這要從吃說起, 後學吃了食物(色)=(物質)
經過消化系統的作用後就感受到了便意(受)
於是想大便(想)
接著去大便(行)
這過程在後學的意識中都是明明了了的(識)

若依前輩這種假借佛理來辯證茶氣歪理的歪哥邏輯來看
那後學這大便的產出,也可以稱為飯氣,麵氣,菜氣甚至屎氣囉
前輩真是個胡說八道,鬼話連篇,假藉佛理的茶氣偽論者
學佛當之佛的戒律,這樣假借佛說行歪理,不好吧 !

後學本來依喝茶後的身心感覺,相信是有茶氣的
但後學追求學問,習慣去找資料辯證真偽
不會覺得好像有理就盲目接受
就算是射前輩說的,後學也會去找資料印證對錯

這一印證才發現茶氣說真的很唬爛
我們體內有神經系統及感覺受器
當然任何的吃喝拉撒,吹風曬太陽,穿衣脫衣....身心都會有感覺
喝茶當然也是如此,也因為有好的身心感受,所以我們才喝茶
這很自然的生理反應,卻被你們這些無良的茶氣信徒
用種種牽強附會的論證,歪成玄之又玄的茶氣
甚至連佛學都搬出來了,還講一些醫學歪理,實在令人不齒

TOP

人生之苦莫大于受蕴,有受必有苦。
茶禅不在于茶而在于禅,参禅观受蕴,品茶亦观受蕴。
观茶汤饮后在身体的运作状况,品老茶后身暖脚暖,暖的程度。
暖即是受,暖多久?暖之后是缶回冷?暖冷之间细微的观察即是观受蕴。
同样的,甘,甜,润,滑,化.....皆是受蕴。
品茶经数年后的日日观察,若不再负担荷重的垃圾食品,自然身体日益
轻健,当明此数年或十数年的受蕴观察即是茶气的作用咿。
茶气从粗或从细的观察因人而异,无论有无,茶气亦默默的在运作中。
1

評分人數

TOP

16年前初识普洱,已觉喝完普洱明显身体较为轻快,不过久习酒品,亦
喜食海鲜,轻快之身如昙花一现。
直到七年前开始接触大树普洱,对于清凉暖身气感情有独钟,故舍弃酒肉,
清净自身,日以素食养身,辅之以普洱老茶,十年陈龄大树茶,得以于今
身心感受无比轻快。
故对心经之五蕴皆空,更能深刻体验,原来身心轻重皆是受蕴的积聚,
身体习粗的饮食身便转粗,身体习负担少之饮食身便转轻快。
而大树普洱茶正是让身心减轻负担的药引。
大树普洱尤其是古树普洱气广协调,开阔豪迈深远,如其深根植被广阔,
故饮之后所展气韵能达全身血脉,品之人或觉或不觉,其功效作用仍然
在默默的发挥其功能。
感言先到这里,有空时后续再聊~
1

評分人數

  • huangfafo

TOP

因為身體不好
所以去跟老師學練氣功
後來逐漸發現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氣感
而且有時候勤能補拙慢幾年也會有

就像原力一個樣

TOP

虚竹前辈好
这仅是比喻,只是在说明茶气对身体协调的作用,而不是一定非它不可。
请勿误会茶气等同呼吸。
也许比喻过于牵强,但末学用呼吸比喻是为了强调茶气对人体是有莫大好处的。
可能有前辈不以为然,但末学确时从普洱大树茶之茶气得到很
大的体验,容后续有空是再聊更多~
1

評分人數

  • 虛竹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