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射過溪 於 2011-10-29 20:52 編輯

茶C

特性 : 燥火味及燥澀感重,馨香蜜甜味隱約又綿長..贊,但很衝突

泡法 : 高溫粗顆粒段泥壺一把
           藉由它的高透氣性,讓燥火味及燥澀感大幅的降低
           高溫段泥胎奪香性亦低,會比較不失香甜味
9

評分人數

  • 夢幻茶

  • 建達

  • 若水

  • idiot

  • 喝茶賞壺

  • 山城茶戀

  • fuyung168

  • 瑩瑩

  • Dior

TOP

C茶:
泡法與A.B茶一樣

茶干外觀:油潤飽滿.

特性:茶湯滋味圓柔醇厚.有著粉粉的熟果香味.實令人著迷.
10

評分人數

  • 夢幻茶

  • dsh0218

  • 建達

  • 若水

  • idiot

  • 喝茶賞壺

  • 山城茶戀

  • fuyung168

  • 射過溪

  • 瑩瑩

TOP

茶D

特性 : 極輕焙火,微微的燥感,高海拔的花香氣息重,清甜度佳,回甘強,喉韻持久,質重

泡法 : 選一把透氣性較佳,足溫但未瓷化的140cc朱泥侍候
           好讓燥感降一點,溫潤感多一點
           再用微重的手法,提高她的香甜氣息及回甘性
8

評分人數

  • 建達

  • idiot

  • fuyung168

  • Dior

  • 夢幻茶

  • 山城茶戀

  • 瑩瑩

  • 若水

TOP

B茶:
泡法與A茶一樣.所以就不加以敘述.

茶干外觀:顆粒飽滿.保存良好.乾淨無異味.
特性:茶湯帶有焦糖香、甜水.但是疑似高溫焙火造成葉底不易泡開.
8

評分人數

  • dsh0218

  • 建達

  • 夢幻茶

  • 射過溪

  • 山城茶戀

  • fuyung168

  • 瑩瑩

  • 若水

TOP

最近忙於公司的財報,這星期已告一段落,後學預定利用這兩天休假時間,好好品藏這五泡茶,再將心得與各位前輩分享
7

評分人數

TOP

本帖最後由 山城茶戀 於 2011-10-28 20:08 編輯

D茶:

螢幕前說茶:
這是一款來自海拔1500米以上茶園所產的高山茶,由發酵程度氣味推敲,猜測茶園可能是面東或北的山腰茶,型制走的是主流清香路線,但是發酵度略高於現行的高山茶,製茶五Q(曬Q、浪Q、炒Q、胚Q、揉Q)當中的曬Q與浪Q少了一些,可能因為天候因素,要不就是甲上的極品了。

後製看法:
輕焙火是聰明的選擇,保留大多數自然之美,略施以曼妙胭脂點綴綠葉,可以令茶表現刮目相看,不須脫胎更無須換骨!

沖泡之我見:
五款茶裡就這一款與生鐵壺無緣,砂壺燒水避免產生二價三價鐵沁茶,妨礙茶清香的表現,紅土朱泥壺受一沸水,茶身骨底以及果香顯,湯柔細富Q感,二沸稍浸青澀漸出,所以壺身選擇壁薄利於厚,沖泡是以表現其原香高海拔質地為主。
8

評分人數

  • 若水

  • fuyung168

  • Dior

  • 夢幻茶

  • 布魯斯

  • 瑩瑩

  • 射過溪

  • 建達

TOP

本帖最後由 射過溪 於 2011-10-28 20:50 編輯

茶B

特性 : 有質但茶性過柔,有被火包住的不開暢感,有焦酸味
           茶湯細緻香甜有稠感是其優點

泡法 : 選250cc 足溫段泥壺侍候........
          1.足溫段泥的瓷化程度不會像朱泥那麼高,多少可以修飾掉一些焙火的焦酸味
          2.足溫的段泥對茶香茶甜的影響,不若紫砂那麼大,可保留這茶的香甜度
          3.會選這麼大的壺,是想藉由較高的聚熱效果,把過柔的茶性提昇一點強度
7

評分人數

  • 若水

  • fuyung168

  • Dior

  • 夢幻茶

  • 山城茶戀

  • 瑩瑩

  • 建達

TOP

本帖最後由 山城茶戀 於 2011-10-27 21:43 編輯

C茶:
離末次完焙遠了
似恆溫方式長時烘焙的結果---
沖泡的巡次之間湯質穩定且黏嘴
發酵香與焙火香並存圍繞於每沖之間許久不降!

完焙時已久遠
茶性趨於穩定,喜見此茶藏拙之外,不強奪口鼻,性安穩自於中庸,唯覺少了聲色共鳴。
沖泡方式之我見
老紅生鐵、急速松風水、原礦朱泥中等燒結,燙壺潤茶八卦陣式惡整,方可激起茶作者,當年對於此茶懷抱的凌雲壯志。
8

評分人數

  • 若水

  • 杰少

  • 建達

  • 夢幻茶

  • 射過溪

  • fuyung168

  • 瑩瑩

  • Dior

TOP

A 茶:

置茶量:5公克
評鑑杯:100ml
茶干外觀:顆粒的大小不太均勻.隱約可以聞到焙火香.
溫潤泡3分鐘.
間隔5分鐘後.
沖入熱水.浸泡3分鐘出湯.


特性: 焙火香顯.茶湯較充滿野性.杯底香久久不退.

茶會時考慮泡法: 使用特薄胎壺.出水時間縮短.
8

評分人數

  • 若水

  • 杰少

  • 夢幻茶

  • fuyung168

  • 瑩瑩

  • 建達

  • 山城茶戀

  • 射過溪

TOP

本帖最後由 山城茶戀 於 2011-10-27 20:30 編輯

E茶:
原毛茶存放這段時間,少說也有15年
雖然是老茶,不過由於當時製作是以輕攪拌輕發酵的基礎,陳放過程未曾烘與焙,體質調性上還算是香型茶類
所以沖泡還是以可以提香的茶壺為主,茶的徐娘半老陳香與滋味上可得上乘之平衡

柴燒配土攪泥或是宜興紅土,只要燒結溫度高的,都可以有不同的茶湯風格敘述
其中使用宜興紅土壺的出湯細緻柔綿,柴燒壺所泡的茶湯,豐富粗曠,滋味感略出色於紅土壺。

這茶茶湯一倒掀開壺蓋,依後學的程度即知............當年製茶各種可能的情形,葉底在黃湯中活跳彈的不像話,彷彿是在水中一條年輕,對於深泊大海有高度好奇,並且體力無限的魚兒。
10

評分人數

  • dsh0218

  • 喝茶賞壺

  • 若水

  • 杰少

  • 夢幻茶

  • fuyung168

  • 瑩瑩

  • 建達

  • Dior

  • 射過溪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