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壺內"庭記"如何來的??

下圖左為真品字樣(凸字)

只要不是如左邊字樣的庭記.皆為仿品!!




對於落款的問題.這點不是高難度的問題.
大家都想複雜了.不用那麼多複雜想法.
也不要太過度解釋.只要照一般製程去想就可以了.

落印時需要這個工具

這個叫"頂柱"

打印時頂在壺身筒內底部.









.
壺放上頂柱時
因壺內底部有點圓弧狀
所以每把壺位置不一定會都在中間點.
商品落款要求不是很高且數量一多更無法一致了.
所以才會有落款印面高低不一的情況出現.




上面文記頂柱是示範工具.

那"庭記"如何而來.

我不再多解釋.
就是如上列方法形成的!!
看圖壺友們應該就能明白了!!


這印記.是有些作者特別用來做為個人的記號

壽珍壺內的字也是用這樣的方式來的喔....

6

評分人數

  • 人一木

  • Dior

  • ulumochi

  • lht3489s

  • 瑩瑩

  • 下港人

TOP

多謝 小壺兄 精采解說

TOP

不可能等到胚全乾了才進窯的 ~會裂開!!

TOP

泥巴只要有濕度 都會沾

TOP

只要不是如左邊字樣的庭記.皆為仿品 哦


1958年以後 庭記 秀春 庚娣 荊溪王製 荊溪陳製、荊溪白製等
2003年還出現過荊溪尤製 荊溪李製 荊溪何製
更扯還看過荊溪定製 荊溪全製
乾脆補一個荊溪手製

毛映紅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週年
早期標準壺6杯及8杯有庭記落款
落款於壺內之底部
庭記並非為陶藝廠而是作者名王庭梅

2003年也出現一堆4杯/應該是鑒於易製價高吧 呵

王庭梅早期與鮑仲梅的愛人施秀春女士
及高鳴之母張庚娣女士 ...等
曾於一廠製作好長一段商品水平壺的日子 ...

關於
這把壺若上看50年代
應該是阿婆生子

提供參考

一廠由開始到結束 印章應不只300多顆 製胚者多少人 一人多少章 ?
商品壺  印章被泥塞住了 清理章要時間 放一邊 拿另一章繼續蓋 一整盒的中國宜興


印章被泥塞住 那胚肯定未乾
50 60 年代 擰掉
蔣蓉所言不差
至於 70 80 年代 不得而知 亂

玩壺 需要一些想像力作推斷
離書 怕天馬行空會扯遠
台灣有一些陶瓷廠
生產流程差不多
建議去看一看

關於
印章被泥塞住
應該是阿婆穿戴安芬

以上不是阿嬤生子
補充提供參考

TOP

~原來如此,學習了~

TOP

很棒的分享!

TOP

回復 25# 小不

非常贊同布前輩的說法~~

TOP

這是木頭章,但是單是一廠從開廠到關閉為止,一廠有用過的章就高達300多款。
後來為了方便製章,也陸續採用 ...
peterpopo 發表於 2011-3-19 22:59



    一廠由開始到結束 印章應不只300多顆 製胚者多少人 一人多少章 ?
商品壺  印章被泥塞住了 清理章要時間 放一邊 拿另一章繼續蓋 一整盒的中國宜興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