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柴燒的介紹

這裡好像關於柴燒的茶具介紹相關資訊很少....板上大多都是紫砂壺或者朱泥系列的居多
想不到不少人來詢問我關於柴燒的事情
那我直接把我知道的都分享出來囉


【一】----柴燒的製作方式----

我想,基本的原理大概上網查都能夠明白
目前燒陶、瓷器品的方式以電燒、瓦斯燒、柴燒這三種叫興盛
那麼柴燒的方式也就是把捏好的素體,丟進窯裡面用柴火的方式燒
溫度會達到1200-1400 之間
然後連續燒3~5天,再封窯3~5天左右
出來的成品一切都是隨機的,當然柴燒很久的師傅可以推測的出來樣子
這是比較基本的柴燒原理

那麼燒窯又有分不同的窯燒出來的感覺又不一樣
台灣分部的窯總共我所知道的就有42座窯 (我記得好像還不只還蠻多的)
各種感覺都不太一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處走一走看看

那麼這裡介紹的是目前燒窯的普遍方式,有兩種
一、氧化燒
其實這就是一般的燒窯方式、將柴火投入後直接燒
會有燒不完全的情況

二、還原燒
這種燒法是柴燒最常用的,它是倒焰式燒法
火是逆向噴回裡面的,所以作品才能夠燒到熟甚至讓陶土放射遠紅外線出來

這兩種燒法對於柴燒的作品,基本上就有了價格上的差異了

【二】----柴燒價格的區分----
為何柴燒【明明看起來很像,但是價格會有差異】
這我想是最多人常會見到這種情況了
其實燒窯有分窯頭、窯中、窯尾,就好像飛機的頭等艙、經濟艙
最好的位置當然作品是最漂亮,也是最貴的
最有風險的就是窯頭,失敗率非常的高,不是壺蓋拔不起來就是爆裂等等
各種師傅利用位置的不同作品呈現的樣貌也不一樣
這就端看各種師傅是如何運用了

然後就是火痕還有落灰所形成的樣子
依照機率出現的高低、出現的難易度來區分價格

【三】----柴燒的鑑賞方式----
通常柴燒最常聽到的名詞一定不外乎這兩個
【備前燒】、【信樂燒】

這其實名詞是來自於日本的縣市
以前日本六大古窯裡面備前和信樂個占其一
備前縣的窯注重的是火侯上的控制,以火痕聞名
信樂縣則是以落灰的控制來達到上釉的效果

所以備前就是看火痕,信樂就是看落灰
這裡我就介紹如何觀看這兩種的價值
一、備前燒
其實隨便一個素體丟進去燒都有備前,其實發亮那種是最基本就能達到的
真正價值的是火痕的樣子、燒出來的顏色
用火烤到陶土直接變色才是最有價值的地方
其中最有收藏價值的顏色為【焦黑色】、【亮金色】、【紫色】、【藍色】、【粉色】
這幾種顏色都是不容易出現的,因為都要放在窯頭溫度才會夠高超越1200度以上
容易出現這些色彩

二、信樂燒
這裡我必須提到一點,很多柴燒的人都會認為落灰燒到發亮這才是有價值的
其實這是最基本該有的,任何一個作品只要吃到落灰都會發亮的
真正的落灰價值是燒到變成霧面的,代表溫度已經達到1300以上了
而且落灰是疊色的,並非單一色彩,那是丟進去都容易辦到的
所謂疊色,即是有不同層的落灰疊起來造成的層次感
(我的杯子作品裡面有一個是這樣)

再來更難的就是落灰燒成像釉一樣的結果
也就是本來只有陶土的素體,燒出來直接是上釉的結果
光亮又滑嫩,有老師稱作織部RK

【四】----柴燒的好處----
這點我想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吧
尤其是在處處都是塑膠毒、金屬毒的環境下
水就變得很重要,柴燒有著能夠讓水變成好水的效果在
因為陶土的毛細孔能夠吸附雜質,加上遠紅外線的效果
使得柴燒能夠軟化水質達到淨化水質的能力
也就是這東西會有價值又很貴的原因

柴燒是個生活陶藝品同時也是藝術品是個兩者都能夠並存的物品
只要不去摔破,其實是能夠永久保存的物品
功能效果都不會減退

這時候就會有人問了,那柴燒他吸附的雜質跑去哪了?
其實原理很簡單,杯子洗乾淨以後雜質就自然養化了
然後又可以繼續使用,如此簡單的道理而已

我自從用了柴燒,我茶葉都放超過兩天以上...大部分都泡三天....
(不是一直泡著,就泡的差不多水倒出來就放著)
都不會臭酸@@~~都還可以喝....這個我想有用柴燒泡茶的人都會知道的

目前就先解釋這樣....不知道有沒有遺漏什麼
底下我放上一些我自己收藏的作品
21

評分人數

  • 圓仔花

  • 大白菜

  • andy

  • 煎茶人

  • 布魯斯

  • puerh

  • bluegallery

  • ares

  • c1028013

  • davidw

  • taikede

  • a0917181250

  • Dior

  • luoyin

  • t310831

  • 喝茶賞壺

  • kuan

  • dsysuli

  • ericchiang

  • 瑩瑩

金鍊成
2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 taikede

TOP

回復 113# 射過溪

土胎調配對於會不會吸茶味還是有差

粉久前買了把許家根做的電窯壺(應該算他有史以來賣出去的第一把壺)
那次的土胎
我操了1年多後才不會吃茶味(為了它害我喝了很多無味普洱)
後來他又做了N次壺,土胎有改進
就不用再操土了
最後新壺只要泡一~二次就都不會吸茶味
而且泡出來超好喝的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林振興開廠前有在金煉成待過當陶師

林振興甕~厚胎高溫
金煉成甕~薄胎重釉

很代表台灣陶藝的早期民間精美藝術品
只是很不受重視

現在一直在查~
新竹的林景振開的林振興窯
應該跟苗栗的林伊犁開的振興窯(專燒公賣局酒甕)沒關係+不同
新竹的林
1

評分人數

TOP

跟一個新竹林振興窯,也算柴燒的一種嗎?
choutc4033 發表於 2012-5-18 01:20


目前找到的資料
林景振當時是有學柴燒
但是對照當時的酒甕資料
民國30年代大都柴窯,比較有錢的廠才改四角瓦斯窯
民國40多年時,已經有柴燒.重油.瓦斯.煤炭.等窯
有的還用柴窯燒到一個階段後改瓦斯頭下去衝高溫

收不起+預不到~漂亮的金鍊成.林振興
只收了一個淺色全新的大甲東.跟一個髒咖啡色的舊大甲東新益興來安慰自己
1

評分人數

TOP

跟一個新竹林振興窯,也算柴燒的一種嗎?
2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 taikede

TOP

回復 114# Dior

小弟手上的柴燒杯子
拿來喝汽水、喝果汁、喝酒....
拿碗吃滷味、吃泡麵....
都沒有這種情況....味道都吸附不進去...用水沖一沖就乾淨了
如果吃油膩的東西再用點洗碗精也就乾淨了
那我就真的不曉得了....可能各土胎的問題囉.....

在我覺得,柴燒品不單只是喝茶用途而已
它其實是一種餐飲的器具~端看如何使用罷了
柴燒也有盤子、有裝飾品、花瓶...等,正所謂生活陶~並非只局限於茶藝品^^

TOP

小弟我是拿來泡過泡麵,吃過滷味
但是洗乾淨以後放個一天風乾就什麼味道都沒了...
而且因為毛細孔的關係,油脂也不易吸附上去
很容易清洗@@~

才疏學淺...一點淺見...
angelholy 發表於 2012-5-7 14:48


小弟使用柴燒壺泡茶也有一段時間.曾經用柴燒杯子裝高粱酒來喝.結果高梁味道久久不退.後來用熱水煮過味道才消失.



6

評分人數

  • taikede

  • lin146

  • 射過溪

  • 布魯斯

  • ccr

  • RTYU

TOP

關於柴燒壺的適茶性,就個人上手的來講.........
應該把每把柴燒壺都當成單一個體來論
除非是同土胎,同厚薄,同大小,同窯燒出來的,才比較有可能一體而論.

所以要論柴燒壺的適茶性,應就個體去個別試泡,才有辦法抓得出來.
但一般而言,柴燒壺的逼熱性及保溫性都相當高 (就我用過的來講)

另外,柴燒壺的吸水性比紫砂高很多,所以使用後的清洗及乾燥就很重要
不然一些殘留在毛細孔內的有機物質,很容易因敗壞而產生異味
同一把壺也儘量泡同一性質的茶,如此才不會被壺內吸附的茶味殘留所影響

開壺也很重要,柴燒壺因使用土胎及燒窯方式的關係
很多都有很重的土味及火燥味,這對茶滋的影響很大
要先泡水幾天~幾十天 (因壺而異) 及水煮去味,然後用茶湯餵養土胎幾次
之後再使用會比較適當,不然前幾次的茶滋茶香會被土胎吸掉很多
2

評分人數

  • idiot

  • ccr

TOP

柴燒鑑賞







這支茶壺有許多種的特別之處
首先就是最醒目的壺蓋的綠寶石般的落灰
這是信樂的第三階段, ...
angelholy 發表於 2012-4-26 02:05

壺蓋上像綠寶石的東西,很像俗稱的"玻璃釉"
有些天目杯的杯底也會用這種釉

如不是人為上釉的,那應該是土胎中含有矽砂或其中會結晶的礦物質
經燒結後,形成玻璃結晶狀

這樣的結晶物在柴燒壺上很常見
2

評分人數

  • idiot

  • ccr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