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20年左右的包種加2015台東蜜香紅茶,這二種茶加一起泡,
包種的微酸梅子韻完全消失,剩下的是蜜香紅的香氣和回甘.
但也不像單喝蜜香紅時的濃郁強烈,
整體的口感卻異常的協調,圓滑順口,喝起來很舒服,
看看鋁袋裡剩下約十克的包種,就另外放進十克的蜜香紅茶,想看看住一起一陣子後會變成怎樣的口感
5

評分人數

TOP

中部出產的蜜香紅茶
瓷器約80CC茶壺沖泡
香氣還不錯,喝起來略帶澀,說是今年的,放個半年、一年再來喝看看澀會不會轉
3

評分人數

TOP

朋友帶來自種的梅山烏龍
品鑑碗沖泡
湯匙聞香氣不太好,香氣弱且水溫退一下香氣就沒了
入喉略偏澀,還好不太停留
2

評分人數

TOP

2016 建福茶莊的金風玉露(阿里山秋茶)

60cc薄胎朱泥, 5g, 40秒起
未喝就先聞到清雅迷人的花香氣息

1~3冲各40秒合飲
較高的發酵度帶來溫熟濃郁的口感
溫熟的喉韻中又帶極佳的香甜與回甘
豐富的芳香物質,為口腔至整副的呼吸系統有著舒服的涼爽感受

4~6冲各40秒合飲
口感與喉韻同上,只是濃度略降了些

7~9沖各60秒合飲
濃度及香甜度降了些,澀感略微增,
加但整體口感及喉韻還是很好
之後隨意沖泡不計時,

整體而言,是款非常香甜厚實的好茶
雖不若春茶的潤嫩,但香甜度並不輸
且多了這個季節特有的秋爽感
果然是名符其實的 "金風玉露"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3

評分人數

TOP

7~9沖各60秒合飲
濃度及香甜度降了些,澀感略微增,
加但整體口感及喉韻還是很好
之後隨意沖泡不計時,............

射過溪 發表於 2016-9-26 16:44

按得太快,字未打完就給他 enter 下去了,下面補充

之後隨意沖泡不計時,又沖了三泡香甜的好茶湯當然澀感也略增了點,但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不傷胃
經過醒茶潤燥後,澀感會降些

P.S. 個人的泡法略為重手,茶友們若購買此茶下手可輕一點
        另外這種小壺泡飲,因為茶質釋放較慢,會比較耐泡
        若用較大的壺,泡數會減少一些
1

評分人數

TOP

2016 建福茶莊的金風玉露(阿里山秋茶)

60cc薄胎朱泥, 5g, 40秒起
未喝就先聞到清雅迷人的花香氣息

1~3冲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6-9-26 16:44

續飲2016 建福茶莊的金風玉露(阿里山輕焙秋茶)

60cc薄胎朱泥, 5g, 40秒起
這茶是早上泡的,但開水一沖就知道完了,用錯壺
因為茶袋標籤貼錯,把原味的貼到輕焙的上面了
所以誤以為是原味茶,就選了薄胎朱泥沖泡
結果當然會把新焙火茶的燥澀感全給逼出來
上星期四用紅泥泡的就比較溫潤些
(或用比較沒那麼細緻的朱泥亦可)

因此緣故,為了潤燥,二沖後就把這壺放著,現在才續泡
果然火燥感就降了些,應有的香甜味也比較出得來
整體而言,這開封沒幾天的茶現在還不到最佳賞飲期
還需要醒茶潤燥,但只要原茶品質好,焙火後的自然不差
價格也很優惠,1600/斤, 只比原味的多100元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2

評分人數

TOP

2014重焙佛手冬片--轻度着蜒
生平第一次喝所谓的着蜒茶
50CC的老汕头壶,3.8克的茶品,学习大咖们搞了个茶船和茶池。
茶干非常明显的有一种轻轻的类似于干海货的味道,40秒起,闻茶汤有轻轻柔柔的脂粉香,入口顺滑油润,滑过喉咙时有一种熨帖的感觉,舌面前端和两侧大面积的回甘,甚至会觉得凉丝丝的甜,杯底却呈现的是浓浓的蜜糖甜,持续时间很长。这种口感丰富,味觉变化多端的微妙体验令人感觉愉悦。
4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1887# 文华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5

評分人數

TOP

颱風天停電點蠟燭泡杉林溪今年烏龍春茶
品鑑碗沖泡
茶色看不清楚,可能停電天黑,聞起來特別香,喝起來特別好
3

評分人數

  • Tiffany

  • mango492800

  • 射過溪

TOP

泡友分享的...2012中焙極品著蜒冬片


130cc朱泥壺, 8g, 40秒起
溫潤泡6秒出湯,靜置3分鐘後泡飲
溫潤泡出湯時隨著蒸氣散發,忽溫一股似蘭非蘭之香
但近聞,卻又失去芳蹤,稍一離遠,香氣又鑽鼻而來
一時以為是因天氣悶熱,從我體內自然散發出來的體香
或外面有人噴香水,經空氣飄過來的
但聞遍全身及四處門窗,皆無此妙香
為確認,特用頭沖水於沖泡時淋壺,蒸氣上飄,香氣又來
因此確定是茶香,只是近香遠香 味不同
應該是因為重發酵再加上焙火與時間,而變得內斂緊結

湯入口,於口中稍作停留,茶滋極為柔美香甜
蜒仔香陣陣襲來,沁入黏膜,帶來收斂感與馨涼感
其香似花,似蘭,似桔,口感綿密細緻,緩慢悠盪穿透
讓人有如身處林間舞動太極,隨著輕妙的步法與身形而忘我
好茶...好茶.....

這茶上星期四到手時,是用75cc紅泥壺泡的
當下就覺得壺小了點,無法完全逼出他的著蜒氣息與內質
今天用這130cc的壺,果然就把她詮釋的很美,淋漓盡致

由於茶性過於內斂緊結,除了用較大的壺侍候外
溫潤泡及些許的靜候時間也是不可少的
茶各有性,必須知其性,才能用對方法與之共舞
靜心泡茶,靜心思考,得其詮釋之法,亦是人生一樂也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3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