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真正的古树茶怎会甜而腻?
台地茶的甜比较腻吧!,所以前辈喝到的可能是批配的茶喔~
此乃推理,请勿见怪。
真正纯料的古树茶雅韵的甜,雅雅的甜,淡雅的甜,风度翩翩的甜...
甜而持久,甜而生津久久不已,久久生津如涌泉,此妙感感是高山能比
?
早上品12正冬曼松古树散茶,14前曼松是最贵的古树茶,当时价位春茶约
一公斤万元人民币,谷花冬茶应该半价也要五六千,平均每克25元台币。
泡一泡的价格相当于一泡福寿梨山茶的费用。
曼松古树今早取的是夹练带最散或是茶末,完整的全装在玻离罐中。
由于取出茶末大部份是一二三级的小芽头,花香蜜浓郁,粉香质密,犹如置身山林。
口味喜重,微微的苦,其苦却是如甘露,开心芬芳。
茶汤在口中宛转一分种,舌苔满布微苦化甘纯净的优若春夏刚出水的香荷,
那么宛约自然,丽质天生,几乎无法再挑剔一丝毫的缺失!

TOP

70年代散茶,藥香濃郁,厚稠度不會遜於60廣雲。
80克小朱泥,5.5克,僅一杯就可讓人回味無窮。
散茶厚稠度沒大樹茶好,然藥香特色卻不是陳年大樹茶能比。
陳年已10年大樹茶好卻仍須苦苦等候30年,人生有多少個30年?
早期買入的70年代散茶非常便宜,這十年飛漲,漲了十倍,
幾十倍,思考了一下,現在的大樹茶是否只是起漲階段而已?
純料大樹茶現在市價約略一餅二三千,批量收藏也許七折,八折
。雖一次購入收藏會排擠生活品質,然真心品茶人真意在茶品,
自然生活以品茶為尊,其它生活品質就可暫時忽略。

TOP

真正的古树茶怎会甜而腻?
台地茶的甜比较腻吧!,所以前辈喝到的可能是批配的茶喔~
此乃推理,请勿见怪。
...
huangchan 發表於 2016-5-29 09:34

前輩身體虛寒,口感體感與健康的我不同,後學能夠理解

身體虛寒的人意識較為渙散,容易憑空想像一些有的沒有的,後學也能理解

前輩應多注意身心的健康才是

不管哪類茶,只要是香甜走向的,當揮發性芳香物質消退到一定程度
就會甜得發悶發膩,甜度越高的就會越悶膩
但依前輩的虛寒體質及極為有限的茶識,在身心上應該無法理解這些
這點後學也能理解

TOP

06班章,微煙薰味,二年前剛買入時,煙薰味重,如今退去六七成。
龍眼乾香約佔三成,油樟香約四成,這餅茶肯定是古樹茶。
市面上06年以前的純料古樹茶非常少見,據茶商說,這款總數一千四百
片是茶農自己藏的,或許14年以前都是在雲南存放,雲南空气乾燥,
海拔又高,適合於煙薰味發展,所以煙薰感特重,至入手收藏後漸轉為
龍眼乾香,油質越來越高,油感已接近80年代的中茶平版鐵餅,只是潤
滑油還要再加油。
古樹茶的特徵其它先不談主要就是厚稠度,頭一二泡即使不小心多浸一二
分才出湯的那種苦是幾乎立即回甘的,浸潤的湯水再怎樣也不會出水味。
12泡後浸五分鐘,味道較淡了,但仍喝出帶有膠質如果凍口感的厚稠清甜

班章的口味比易武重的多,但味雖重在古樹茶展現裏卻仍能出現細雅的
口感,柔美雖沒易武那麼柔順, 然滋味更豐富,層次變化強些,溫溫的茶
湯苦中帶甘持久,韻深長。
1

評分人數

  • 瑩瑩

TOP

10年易武大树茶,压的是铁饼,紧实,饼面油亮黑黝,隐约泛出油光。
350cc玻离壶,五克,头泡一分多种,上班茶喝即喝到淡雅的糖香滋味,
和夹甜甜黏稠感,第二泡三分种,后稠茶汤含藏滋味绽放,喉上,二颊
,舌底尽是生津奔放,甘韵,甜韵,夹着带点麦牙糖香,清爽可口。
六七年的陈年茶品比新茶的甘甜韵来得深,甘韵似已少分往喉下胸上跑,
故证明大树茶转化得快,气感协调,年年转深转细。
第三泡,三~五分钟,效果与第二泡同。
四五泡五分钟以上,仍能消暑解渴,淡淡的清爽甜润,上班茶甚佳。
1

評分人數

  • 瑩瑩

TOP

之前有前輩告誡,普洱茶不宜做冷泡茶,衛生堪虞。大部份前輩都煮過放涼後再放進冰箱,小弟猜想 : 以沖泡烏龍茶為例,降溫慢,易使茶湯繼續發酵甚至變質。今天用05年8582,八杯紫砂壺,置入茶乾目測四分之一,溫潤泡後,第一沖二十秒出湯,第二沖起每泡加十秒,共計十泡。1000cc冷水壺放滿衛生冰塊,將一至十沖高溫茶湯全數倒入,放冰箱約三十分鐘後即可飲用,個人感覺苦澀感降低不少,不知前輩們是否有其他沖泡方式 ?
1

評分人數

  • 瑩瑩

TOP

之前有前輩告誡,普洱茶不宜做冷泡茶,衛生堪虞。大部份前輩都煮過放涼後再放進冰箱,小弟猜想 : 以沖泡烏 ...
h3h111 發表於 2016-6-5 22:54


六七年前也尝试喝冰过的普洱茶,自从二年多前学原始点后,张老师教不可喝冷冰的茶,茶亦不能多喝,平常饮料以姜汤为主,末学虽然
每天二泡茶饮没降下来,早餐配姜汤后再泡茶,体质改善不少,供参考!
1

評分人數

  • h3h111

TOP

端午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外面下著豪大雨,在這地球暖化,天氣多變的氣候中
讓人意興闌珊的提不起勁兒,連茶味似乎也少了很多
只好來泡重口味的....純乾倉95-8582........

90cc紫水平, 7g, 只溫壺不洗茶,頭沖20秒,之後15秒起
由於是純乾倉的茶,所以親水性比較差,所以頭沖滋味略顯平淡
慢慢喝完頭沖後再續沖,好讓茶葉有足夠的溫潤時間

之後2,3,4沖合飲, 茶滋濃郁厚重
圓潤的苦厚感,帶來極佳的喉韻,留存度與回甘回韻
入口棉柔膠稠,後勁卻極強,有著大卡車高速行駛中突然爆胎的氣勢
當然這是誇張的形容,但茶韻茶性夠厚夠強是真
喝來爽快,惟虛者勿用,以免心臟受不鳥
7

評分人數

TOP

泡友分享的.....2014布朗區曼

囡古樹青餅






75cc紅水平,6g, 20秒起


有著布朗茶區的苦厚韻,但甜度也相對的高,所以雖苦,但均衡感很好


氣息芳香,口感濃郁,馨涼深透,氣韻寬廣


膠質重,喉韻厚,泡水長,回味久,飲後舒暢




古樹茶品種各異,地理環境的差異性也大


真正好喝的不多,能現飲及久藏的更少


這是個人認為很不錯的少數古樹茶之一



謝謝茶友好茶分享
5

評分人數

TOP

泡友分享的....五年陳颳風寨大樹純料手捏小沱


110cc薄胎朱泥, 8g, 20秒起
標準易武茶區的香型與甜味,但茶性極為陰柔內斂
感覺有質,卻表現得那麼隱約,似無卻有
如隔紗簾般的濛濃意象,是那麼的不顯風華

略有苦澀感,膠質感不錯
膠質滑過後,苦澀感略有延遲
但表現還是一樣極度的陰柔內斂
雖很不習慣如此陰柔的茶性,但這茶的確有它特殊的質感
謝謝分享
6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