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個人見解
1.散茶好像陳化比較快,但茶的香氣較易不見,有試過用紙包裹,再用竹葉捆包陳化變慢香氣流失也漸緩,但在儲存上太膨鬆了
2.在商業行為上散茶較難去品牌認定且銷售單位難控管(如近期購入之景邁明前春為以簍為單位,布朗山散茶以箱為單位)拿一斤贈人如何去標示證明其茶區
3.餅磚沱皆有其外包裝標示及認定容易,但散茶一放久真的很難去認定產區及有無傪假
4.抱歉離題了希望大大多著墨在如何醒茶,如入倉茶、未入倉老茶、熟茶、老沱茶他們各自的醒茶方式分享給後學們

TOP

雖然離題但不失為好題~
身為本帖樓主的我~最想問的是醒茶的方式及醒茶後真的有無比較好喝~
發帖是因為商家試茶的味道和你帶回的茶多少有落差~所以想知道醒茶是否為SOP?
但針對為何不做散茶部分~個人亦要回應一下~我覺得除了茶質流失部分~亦要考量相較餅、磚、沱緊壓程度散茶較易受潮程度的風險不是?[/b我們看到的]散茶多為分裝後給消費者飲用的樣式~事實上大量的散茶也不是全然直接爆露於空氣中,亦不代表只為其運送方便製成那麼單純~一定有其製成的相關背景~例如未壓茶菁被遺忘的機率也是有其可能性
另外若皆為散茶型制~要存放一定要佔相當大的空間~且識別度相對減低不易辨識~這對使用者及商家來說~在若干年後都會造成買賣上的問題~以上是個人淺見~

TOP

雖然離題但不失為好題~
身為本帖樓主的我~最想問的是醒茶的方式及醒茶後真的有無比較好喝~
發帖是因為商 ...
kissesteven 發表於 2011-5-26 19:23



答案是肯定的,有的還會脫胎換骨呢
但新茶的變化較小,老茶的變化就極大

提供個人的醒茶方法.........
1.倉雜味較重的 : 拆散後用牛皮紙袋裝著,這樣退倉雜味較快
                              用口蓋密合度差的陶罐,紫砂罐亦可
                              倉雜味退後再改用口蓋密合度佳的罐子存放,以免通風過度而失其味
                              (如很快就會喝完的就不用)

2. 很乾淨無倉雜味的,拆散後就直接放密合度佳的罐子醒茶既可.
2

評分人數

  • kitty

  • kissesteven

TOP

大家提供的經驗都好讚.小弟受教了!真好

TOP

小弟自藏乾倉的茶
需要醒茶的時間約7~10天,
就足夠!較好喝!

TOP

此帖有不少前輩的經驗分享真不錯!!!!

TOP

喝茶人自醒比茶醒重要許多
6

評分人數

  • 建達

  • CTS

  • 南地子

  • 建宏

  • 煎茶人

  • 射過溪

TOP

回復 6# hw848


    .....
1

評分人數

  • miller

TOP

樓上講的個人100%讚同

TOP

對..很多茶是要醒..喚醒那沉睡中的韻味.. ..
     但是有的茶一撥就散..恐怕來不及醒..就喝光了...遺憾不知它..醒後的味道..?
1

評分人數

  • ccr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