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論本土茶道的環境佈置及茶藝推廣,你的看法?

緣起----------最近看了幾本有關茶席及茶藝相關的書,發現一群默默為本土茶道文化及傳統製茶工藝的推廣努力的人,喝茶人人都會,總是要喝出一個道理來,泡茶,有時很隨性(隨便泡泡),有時很理性(溫度計、電子磅秤等)。
你是否有一個自由自在的品茗環境
唯有深度的品茗文化,茶-----才能擁有其美麗的生命,而不是商品本身價值
營造屬於自己的泡茶環境,論本土茶道的環境佈置及茶藝推廣,你的看法?

營造屬於自己的泡茶環境,論本土茶道的環境佈置及茶藝推廣
其實我必需強調茶具的貴與便宜不是我的重點
如何把茶泡好,茶湯的表現,及環境的營造,當前茶藝推廣文化的深根,讓品茗文化層次的提升,進而增進人與人的情感交流,讓茶做為一個媒介,成為文化的一部份,這才有意義。
當茶不只是一種商品,而是文化的一環,茶葉才能流通,像珈琲文化一樣,等同都會文化的一部份。
這對茶農才有幫助
喝茶總是要喝出自己的風格                                                                        靜德

TOP

環境佈置及茶藝推廣
我想大部份的茶友,到了最後隨興泡,只要人對了,茶湯也就對了
但是每一個文化的創立,不是隨興就可以長久的,文化需要內涵,所以便要假於形式,但是太過繁複的形式也造成推廣上的困難,如何取得平衡便是功夫所在
有人說泡茶無功夫,只要茶葉好,泡個一天也沒問題,這個答案全對嗎?我想不見得
也唯有走過繁華的人,才知道簡樸的可貴,在簡樸中隱藏繁華的內涵,看得到的人便知功夫得來不益
如何推廣茶藝,造成流行,形成文化,讓茶的價值提升,而不是只靠比賽來拉高價值
喝茶一輩子,總有個水平,追求品茗當下的自我吧,在空氣中與你對飲一杯,只因當下這杯茶得來不易
還有我不是在強調泡茶空間要有多好,只要乾淨、明亮、舒服就可以了
最近到朋友的茶室去,用四個字形容家途四壁,真的有陶淵明的感覺,雖然簡單但是有格,只要主人有心,風格是自己可以營造的
                                                                                                                                   用鋼杯喝茶去,心好茶就好             田中除草不染泥 ------靜德

TOP

1.我個人認為,認真養刁的嘴是不會輕易妥協的---------------------同意,喝茶無師夫,自己高興,水平總是有的,可是會破產,量力而為
2.讓我覺得,興趣是長久的,一時的興起,那股熱情無法持久,無法強求。---------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如果不接觸,便無機會,讓更多人品嘗優質的台茶,總比喝泡沬紅茶好多了吧!現代人能平心靜氣的喝一口茶,細細品味茶中的乾坤,讓紛擾的環境中,找到一份安寧,我們只能給人機會,而不是強迫對方接受,文化是一點一滴的累積,無法速成。
3.臺灣"茶"已然是根植在生活的一部分----------------茶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這話我同意,但是物件本身的取代性高,加上新一代的文化流行已經以西方速食為主,(70年代廟口泡茶文化已經不見),我想茶會不會走向夕陽,及大陸是否取代台灣茶市場,後續需觀察,但是本土飲茶文化及商業模式,不會有滅絶的可能(目前經濟模式可以維持茶農生計),但是要推廣到台灣以外,需要努力。
4.有興趣深入探究的自會找到門路然後聚在一起。就像T4U的大夥們一樣-----------同意,每一個團體不都一樣,小眾市場要成為大眾市場,需要一些手段及方法,例如普洱茶當初也沒有喝,經過鄧oo的書後,及店家的推廣,才有現在的局面,台灣茶有她的美,可是傳統工序在流失中,及沒有長遠的規劃(水土保持及茶園管理等),目前現況可以維持多久。
先進----我的看法,台灣的市場機制太小,只有本土飲茶文化的再造才能推廣到國際上,泡沬飲料店是速食化的結果(當然它具商業價值),但是總有個核心價值,如日本的品茶文化,讓年輕人知道自己的在地文化。
茶---------這門學問太深,我不懂。我只想單純的喝杯茶,足以安慰心靈的茶,也留茶給子女,讓他了解我此時泡茶的心情,靜靜的一杯茶。                                    靜德
1

評分人數

  • 瑩瑩

TOP

很高興,已經有許多人在設計飲茶環境的佈置,不管是茶友聚會場所或是營業會所,在環境
的營造上,已經跳脫過往的設計風格,而走向個自不同的品味方式,裝演或許可以模仿,但
是主人的個人風格及對茶品的認知,是獨具特色的,當然這對茶藝的推廣及文化的提升是有
幫助的,不管的華室或是草蘆只要符合個人需求及基本的衛生,茶其實可以很藝術。
                        靜德

TOP

民國70年代至80年代台灣茶藝館的興起,現在大陸也流行一陣子。遇到幾位有內涵的茶藝老師,聽了幾場演講,泡茶從基本功到自我修養的段練。
其實茶入生活,生活中有茶,當一切自然,那泡茶空間環境佈置,個人認為自在為上,但茶藝推廣需有一定的張力,所以本土茶道到最後是繁入簡
,還是研發新的茶具,邁向新的里程,精製向上發展,這就有待茶藝師個人風格的展現。
茶道文化的美,個人認為在人,而非茶道具的鋪陳,是茶藝師氣質風範的感染,對茶湯的執著,對器物的珍惜,及對茶個人使命的中心思想。
當繁華過後,回顧前境,那種湖深不見底,風吹波動應景不留心的功夫,不語、簡言或許可以解釋,舉手功力間,誠心一杯茶的意境吧 !
這杯茶給自己,等待下回茶湯。
起風了,天涼,焙火茶的興起(含大陸岩茶,台灣烏龍),下一個觀察的方向。
2

評分人數

  • 文华

  • h3h111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