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紫砂泥料大漲

這幾天一直聽到丁山的泥料大漲的消息 .
也聽說 黃龍山的 原礦區 要從新開挖 . 預計所要花費的金額達數千萬人民幣 .
似乎看起來 . 紫砂還要夯好一段時間喔 !

回復  lin146


   原物料礦產絕對是一年比一年貴,這些既存性礦產無法再生,只要需求存在、會消耗,只會 ...
煎茶人 發表於 2011-2-15 10:17



今年比去年漲差不多一倍 . 如果有好泥要出 . 還很多人搶著要 .... 估計到年底會再漲 一倍以上 .
不過 . 泥料的品質越來越參差不起 . 價格也高低差很多 .
這漲幅是以原黃龍山四號井的 底槽青 來評論 .
一市斤 (500公克)已到 70-80元人民幣左右 .
一廠的大報春 一支也差不多 一市斤 .
一斤泥約可做 8 杯水平壺 15 把 .

綠泥 與 本山綠泥 最貴 . 近 200元 .

所以現在偷挖礦的事情也一直出現中 .

TOP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
朱泥 與 紅泥 數量其實比紫砂還少很多 . 但目前價格卻比紫砂低 ...
為什麼呢 ?

主因是紅泥壺比紫砂壺的成品失敗率高 . 朱泥更高 .
所以多數陶手都不願意用此泥料做壺 .

TOP

應該是炒作成份居多吧
花費達數千萬人民幣就真的挖的出
高於成本或等於成本價值的
優質或尚且能用的 ...
igloot8613 發表於 2011-2-16 20:07



   聽說礦脈綿延頗長 .  可能會從別地點往下挖 . 但礦區仍屬黃龍山 .

TOP

邏輯不通
ulumochi 發表於 2011-2-17 10:23



這是事實 ...

或許我再換個角度說 :

紅泥 與 紫砂的數量比 是 2 : 8 . 紅泥較少 ... 如果以稀少性來說 應該紅泥比較貴 .

在泥料的使用的陶手比較喜歡用紫砂 數量比是  1 : 9 紫砂的需求量比較多 . 市場供需上紫砂比較熱 .

但 需求性 比 稀少性 更會影響當時的市場價格 .

這是目前紫砂比較貴的主因 .

TOP

其实矿源不是只有黄龙山,在已经探明的存矿,起码还可以开采上百年,只是说以黄龙山来号称本山。 ...
开心一刻 發表於 2011-2-16 23:53



兄對丁山的情況很清楚 . 所說的也是真實 .
整個紫砂礦 可從 無錫一直延伸的 宜興附近 .
但質量上目前仍是以丁山附近黃龍山青龍山的紫砂為最佳 .
這也是稱為本山的另一主因 .

TOP

兄的說法有下面幾個問題
1.照您的說法,上面的需求量應該改為{供給量}才對
2.陶手喜歡做紫砂(供給),跟消費者何關(需求)?,為何陶手喜歡做紫砂=消費者喜歡紫砂=市場需求量多?
3.以上現象只能反映陶手做壺的商業考量,只求良品率,缺乏藝術考量和技術考量
4.沒有藝術挑戰/技術挑戰考量的陶手充其量只能稱作{陶匠},這類陶匠還能受市場吹捧,可見紫砂界的炒風---反正大家都只認茶壺下面那顆章
ulumochi 發表於 2011-2-17 12:40


純脆討論 ...

1. 所謂需求量 (泥料) 是陶手的需求量與使用量 .  供給量則是指 上游給下游的量 . 現在是下游所需要 .  前者是需 . 後者是供 . 有需求 價格才有上漲的條件 . 這裡強調的是 陶手 與 泥料的現象

2. 單以泥料來說消費者喜歡 紫砂或紅土這因人而異 . 也有多數是兩者都喜歡 . 不過只要仔細觀察紫砂的名家大壺幾佔 9成8 以上 . 這就是紫砂可塑性與穩定性高於紅土的證明 . 而紅土與朱泥常見於小壺 . 也正是其收縮比較大適合在小壺上發揮的主因  .

3. 這不能用商業考慮來形容 . 而是瞭解能與不能的界限 . 譬如純臺灣陶土 . 幾乎做不出方壺 . 因為泥性軟打不成堅固的泥片 . 並且藝術的創作不是在挑戰難度而是在創作意境與想像空間 .

4. 紫砂陶的文化含蓋深廣 . 有其歷史的縱深與不是三言兩語說得盡 . 陶手與工藝師的養成有其艱辛與過人的天份 . 雖卻實很多人只認章 . 但並非人人如此 .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