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弟此次有幸一窺傳統港倉之一大倉儲 . 雖不是第一道入倉步驟的濕倉 . 而是第二步的退倉倉庫 . 但所見數量粗估有 200噸左右 .
所以 ... 愛喝港倉茶的茶友別煩惱買不到 . 要多少我可以幫忙買多少回來 . 但請先付款 ....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個人覺得
紅印 之所以經典原因不在期有入倉 ... 而是在於當時所用的 毛料 與 至今陳期愈 50 年 . 也就是 茶質 與 物以稀為貴 這兩個理由 . 用 紅印 來印證入倉是對的 的推論是盜用邏輯的詭辯 .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個人覺得
紅印 之所以經典原因不在期有入倉 ... 而是在於當時所用的 毛料 與 至今陳期愈 50 年 . 也就是 茶質 與 物以稀為貴 這兩個理由 . 用 紅印 來印證入倉是對的 的推論是盜用邏輯的

TOP

我猜....大都是一些作舊的仿名牌茶,或作老的仿老茶
也就是我們在Y拍常看到的那些怪茶
用來騙一些貪小便宜的新手

射過溪 發表於 2014-1-18 16:04



確實如此 ...
此次我到香港是有個目的要幫一位朋友找一款茶結果沒找到 . 卻也有機會順便了解一下港倉的實際狀態 .
至於裡面有那些茶 ?
很可惜 . 2003年以前的大廠茶都沒見到 . 2003年之前的呢 ? 就算有我也都看不懂 !
問了從業近 60年的老茶商 ... 他說 : 2003年以前的茶早在幾年前就全被你們台灣買光了  . 以後的正廠的茶都不入倉了 . 入倉就沒好價錢 .
那現在倉庫裡都是些甚麼茶 ? 我問
他說 : 都是自己選的料向小廠訂製的茶 .
我再問 : 那還有那些茶可以介紹 ... 說了說看了看都是一些我絕不會買也絕不敢賣的茶 . 不是因為有入倉 ... 而是如 射大  上文所說 ...
2

評分人數

  • fmyang

  • 射過溪

TOP

至於有人說
近幾年的新茶特別是 大樹茶  陳放幾年都不見轉化 ? ?
這很懷疑為什麼我從 1999年 開業 . 每年不斷累積買了約百噸茶 . 8成以上是大樹茶 . 其中不論是生茶與熟茶每年都見到轉化 .
我不相信我放的茶會是特例 . 說新茶不會轉化的人 . 請拿出證據來證明吧 !
3

評分人數

  • huangfafo

  • 羽身

  • 射過溪

TOP

若是以品飲來說 ... 喜歡或不喜歡入倉茶是個人口感上的選擇與自由
但 . 現今的現象是很多仿早幾年的茶都是用入倉來偽裝為正廠茶 .
我想若以投資觀點來說 . 似乎需更認真去判別與評估真假 .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若是以品飲來說 ... 喜歡或不喜歡入倉茶是個人口感上的選擇與自由
但 . 現今的現象是很多仿早幾年的茶都是用入倉來偽裝為正廠茶 .
我想若以投資觀點來說 . 似乎需更認真去判別與評估

TOP

不過我也不是說數據完全無用
不管是生產還是倉儲,溫濕度的控制還是很重要的一環
這的確需要一些數據

但這是死的....

所以動不動就提數據化,只是聽起來很科學,但卻不實際

射過溪 發表於 2014-10-20 21:21

數據是表面資料 . 給坐在辦公室的人作参考 .
若只看片面的書面資料 . 那這樣的資料很容易被鑽漏洞與粉飾 . 或看似合理但背後都是有被加工 . 如當今的食安問題 .

科學的考證是需要極大量客觀證據從正反資料長期分析考證 . 以力求貼近與反應實際情況 . 以作為日後參考 .
既然是要知道實際情況 . 那現在已能親眼看到 . 親手接觸到 . 親口喝到 . 又何必把簡單的事複雜化 ?

倉茶真的是日漸沒落 . 也終像鴉片煙一樣雖曾流行但終將因不利於人而消失 .
錯誤的判斷堅持到底也不會變對 .
走進死胡同要離開只有回頭別無出路 .
3

評分人數

TOP

我個人的論點在針對 2000年以後的新茶 . 特別是2003年以後乾倉的衛生與容易辨識真假 . 對比於入溼倉的茶品 .
4

評分人數

  • 勇敢

  • mango492800

  • 小神童

  • 射過溪

TOP

每次  喝到新的茶 沒入艙.....總覺得  好像少一味
對於我這 菜鳥來說  新的熟茶  沒有一點入過倉  沒有一點 ...
ax711224 發表於 2014-10-28 17:05



    沒入倉的熟茶確實在陳期年份在3-5年內是不容易分辨出正確年份 . 不過入倉後的熟茶更是 5-10年內都不容易分辨正確年份 .
所以市場上常見入倉2-3年 . 謊報多 10 年.
只是品飲熟茶需認真關注的要點 .個人認為
1. 毛料品質的高低與優劣
2. 製茶渥堆技術好壞
3. 陳放時期長短與環境衛生
5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