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Re:紫砂集成--善哉蒐集

本帖最後由 digiaimo 於 2014-5-19 04:48 編輯

原文出處:http://forum.xitek.com/thread-335219-1-1-1.html

原文很長,請耐心欣賞~


1、紫砂壺鑑賞(入門篇)
2、試談紫砂壺藝的造型美張守智
3、紫砂壺的評價鑑賞與收藏----韓其樓
4、紫砂的選購與保養
5、偶理解的“形.神.氣.態”   
6、宜興紫砂(陶瓷)界工藝美術技術職稱名錄
7、淺談紫砂原料
8、如何選擇一把貼心好壺
9、工藝技巧用心所在
10、收藏的八戒九智
11、陽羨茗壺係[明]周高起著
12、紫砂壺的保養(轉貼)
13、《紫砂生產工藝技術問題的探討》   
14、閩南茶俗和紫砂壺[推薦]
15 、小壺茶法
16、壺裡春秋
17、紫砂三論
18、有關宜興紫砂理論體系的思考
19、紫砂壺的價值
20、怎樣選購紫砂壺
21、宜興紫砂問答
22、簡談紫砂陶藝鑑賞
23 、徐漢棠瑣談紫砂成型工具
24、蔣蓉紫砂花貨造型蔣蓉
25、紫砂與銘刻(堯臣陶藝)
26、善待紫砂
27、景德鎮瓷器仿古作偽探秘
28 、一位上海先生在陶都宜興的買壺心情
29、紫砂壺藝的造型美
30、紫砂壺你會不會玩
31 、小壺泡茶法
32、紫砂器的生產工藝流程(上)
33、紫砂器的生產流程(下)
34、新壺的處理方法
35、紫砂壺的優點
36、宜興紫砂泥
37、養壺的意義
38、紫砂壺的選購(本人原創)
39、萬不可把紫砂當股票炒!
40、紫砂陶鑑定
41、紫砂陶的鑑定
42、本人養壺十大心得
43、如何進入欣賞紫砂壺之門
44、藏不易養考究
45、典雅藏品紫砂壺
46、紫砂器泥色的鑑別
47、紫砂概述[轉貼]
48、紫砂工藝史
49、【紫砂壺類】
50、淺談紫砂水平壺的鑑賞[轉貼]
51、《陽羨茗壺系》簡體
52、紫砂壺都有哪些特點?
53、紫砂壺養壺藝術——沈蘧華
54、紫砂壺鑑賞
55、養壺天趣珍如珠玉
56、養壺養性
57、如何養壺
58、壺嘴掛水處理的小常識!
59、紫砂壺鑑賞常用術語—壺嘴
60、紫砂壺鑑賞常用術語—壺鈕
61、紫砂壺鑑賞常用術語—壺蓋
62、紫砂壺鑑賞常用術語—壺把
63、泥料之疑問
64、朱泥與紅泥是不同的泥料。
65、紫砂壺的結構及其各部名稱
66、紫砂壺的選擇
67、紫砂礦原料p93
68、紫砂壺的使用
69、紫砂壺鉻欣賞
70、朱泥概說
71、全手工,手工。半手工及其它等等話題
72、目的性選壺
73、什麼是真紫砂?什麼是假紫砂?
74、看壺如是說(華健)
75、紫砂“文革壺”辨
76、鑑賞“紫砂壺”優劣的三個主要因素
77、紫砂壺的評價鑑賞與收藏
78、紫砂壺與功夫茶
79、認知紅泥
80、純朱泥和紅泥
81、清水泥
82、怎樣的紫砂壺才是好壺?
83、紫砂壺泡茶的優點
84、紫砂史話
85、灌漿壺和手拉胚壺
86、手工成型
87、紫砂壺鑑賞常用術語
88、宜興陶土的種類
88、龍山砂,陽羨壺,砂壺宜茶,茶道譽中外;
89、紫砂壺鑑賞常用術語—壺蓋
90、紫砂壺鑑賞常用術語—壺把
91、紫砂泥的檔次
92、老泥和新泥誤區
93、純朱泥、底槽青、青水泥
94、易被忽視的選壺十三條
95、紫砂茗壺緣何“助茶”?
96、畫龍點睛說“氣孔”
97、茗壺色澤之鑑辨
98、茗壺蘊砂生其妙
99、鑑別真偽要抓住要點
100、砂泥料是這樣練成的
101、工夫茶藝說
102、目數
103、包漿
104、維護保養壺的要領
105、選用一把好壺的要領
106、紫砂壺的優點
107宜興紫砂壺芻議
108紫砂名家傳
109全手工,手工,半手工及其它等等話題
110曼生十八壺式考證
111陳鴻壽,字子恭、號曼生
112宜興紫砂壺藝概要(顧景舟、徐秀棠)
113 1987年《砂壺》雜誌
​​114顧景舟、高海庚合著,來源《紫砂春秋》
115顧景舟/文寫於1988年10月,見《紫砂春秋》
116清冒襄岕茶匯抄
117原創]好壺的感覺北京老壺
118 [原創]紫砂壺的氣韻北京老壺
119 [原創]紫砂歌謠北京老壺
120壺銘作者品陶
121 [原創]壺與書畫品陶
122[原創]玩壺取向品陶
123[原創]玩壺感悟品陶
124我購買紫砂壺的一點體會北京老壺
3

評分人數

  • teddysu

  • 射過溪

  • 千尋

本帖最後由 digiaimo 於 2014-5-19 13:07 編輯

1紫砂壺鑑賞(入門篇)
  (一)紫砂造型鑑賞  
  宜興紫砂陶器在國際間聞名以來,將近有五百年的歷史。紫砂陶在浩瀚的中華文物史上有著瑰麗的地位,人們稱為高超的藝術品。在明清兩代,地處江南人文薈萃之地的宜興,所生產的紫砂器,更充滿著豐富的文化氣質。其所以成為名陶,實由於具有良好的實用性與獨特的藝術性兩大原因。
  論紫砂的藝術性,其造型藝術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氣息之豐富,是其它陶瓷品類無法相比的。目前,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為幾何形體、自然形體、筋文形體三大類。這是歷代紫砂藝人,細心觀察和研究各種物象的形態,吸取了中國傳統工藝品的藝術特點而創作的。
  幾何形體分為圓器和方器二種。這兩種造型都是以幾何形的線條裝飾壺體的,甚至有的器形本身就是一種幾何圖形。
  A、圓器
  圓器造型主要由各種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線組成。紫砂圓器講究珠圓玉潤、骨肉亭勻、比例協調、敦龐周正、轉折圓潤、雋永耐看。掇球壺、仿鼓壺、漢扁壺是紫砂圓器造型的曲型作品。圓器的造型規則要求是“圓、穩、勻、正”。它的藝術要求必須是珠圓玉潤,口、蓋、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協調和諧,勻稱流暢,達到無懈可擊,致使器型上的標準要求為“柔中寓剛,圓中有變,厚而不重,穩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勻”。


          井欄壺(顧景洲)
     井欄壺周身皆由弧線構成,線條圓融有力,簡潔明快。壺身雖圓似方,沉穩而不凝滯。斜斜向上的管狀流和重心略為下沉的環形把,前後呼應。壺的造型簡單卻無以增減,再三觀之韻味無窮。
  B、 ​​方器
  方器造型主要由長短不同的直線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及各種比例的長方形等。方器造型方中藏圓,線面挺括平正,輪廓線條分明,給予人們乾淨利落,明快挺秀之感。歷來有很多出色的方器造型。如四方壺、八方壺、傳爐壺、觚棱壺、僧帽壺等造型。方器造型規則要求為“線條流暢,輪廓分明,平穩莊重”,以直線、橫線為主,曲線、細線為輔,器型的中軸線、平衡線要正確、勻挺、富於變化。方器除口、蓋、的、把、嘴應與壺體相對稱外,還要求做到“方中寓圓,方中求變,口蓋劃一,剛柔相稱”。使壺體不論四方、六方、長方、扁方為壺型,其壺蓋方向均可任意變換,並與壺口嚴密吻合。方器既為幾何形體,也屬筋紋形體。


          方鐘壺(潘持平)
  以方鐘為型,底寬而穩,向肩線收縮,弧度洗練優雅,壺身造形端莊特別,挺秀大方,蓋鈕與壺身造型相同,上下相應,一虛一實憑添韻味,三彎嘴與把背弧度前後呼應,大方自然,亦使方鐘壺更為生動。

  C、自然形體
  塑器造型一般稱為“花貨”,是對雕塑性器皿及帶有浮雕、半圓雕裝飾器皿造型的統稱。將生活中所見的各種自然形象和各種物象的形態透過藝術手法,設計成器皿造型,如將鬆竹梅等形象製成各種樹樁形造型。或者是在圓器及方器選型上運用雕、鏤、捏塑等手法,將自然形體變化為造型的部份,如壺的嘴、把、蓋、鈕,或者是在造型的顯見部位施以簡潔的堆雕裝飾。壺體上這些堆雕,總是要求寧簡勿繁,做到主次分明,以達到視覺上的和諧與平衡。這種壺藝造型規則是“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造型不僅應具有適度性的藝術誇張,又應著意於風格瀟灑”。例如此類壺藝以鬆竹梅為裝飾題材時,勁松要刻劃出枝幹勁拔,針葉挺秀,氣勢鏗鏘;秀竹則要求嫻靜有致,俊逸瀟灑;冬梅又須主幹蒼勁,寒中獨俏,素枝閒花,以簡為主,達到疏中見密,少裡寓多,富有活力氣息的藝術效果。所以,紫砂塑器不僅應形像生動,構圖簡潔,而且應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澤來增強其藝術效果。


           荷花壺(蔣 蓉)

  D、筋紋形體
  筋紋器造型的特點是將形體的俯視面作若干等份,把生動流暢的筋紋,組織於精確嚴密的結構之中。這是從生活中所見的瓜棱、花瓣、雲水紋等創作出來的造型樣式。因此筋紋器選型不僅在造型側視面上尋求變化,其俯視面上的形象更吸引人。筋紋器造型紋理清晰流暢,口蓋準縫嚴密是藝術與技術的高度統合。筋紋器形體是從砂器早期的六方形壺的基礎發展而來的。筋紋器壺藝造型規則是“上下對應,身蓋齊同,體形和諧,比例精確,紋理清晰,深淺自如,明暗分明,配置合理”。大多數這類壺藝均要求口、蓋、嘴、的、把都必須作成筋紋形,使與壺身的紋理相配合。這也使得壺藝和壺體與壺蓋結合上要求有如精密之機械。每一等份、每一壺口半圓線、弧線等都要計算得十分精確。其工藝手法的嚴謹程度,達到了無比嚴密的程度。近代常見的筋紋器造型有合菱壺、半菊壺等。



  紫砂壺這三類造型的形制,幾乎包羅了自然界與世間各類可創性的形體。這也是紫砂器形制特別豐富的重要原因。目前,有的砂壺兼有兩種甚至三種形體造型,這種造型方法就是在圓形、方形壺上再裝飾著別的形體,如掇球壺是自然形體與幾何形體的結合;四方竹段壺既是筋紋形體又是幾何形體與自然形體的造型;六方掇球壺乃是自然形體與幾何形體和筋紋形體的統合。

  紫砂器的各種形體是在方器、圓器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所以紫砂器造型是“方非一式,圓不一相”,這就是數百年來無數藝人創作經驗的累積。現在紫砂工藝又繼續在早期砂器基礎上不斷地承襲與發展,將紫砂藝術推向更臻完美的境界,實乃當今紫砂藝術收藏家所樂見。
1

評分人數

  • 雲之南

TOP

本帖最後由 digiaimo 於 2014-5-19 12:24 編輯

2試談紫砂壺藝的造型美 張守智
  紫砂器是一種無釉陶,它並非以釉彩繪畫的裝飾來達到陶瓷藝術中美的效果,而是通過造型結構來表達其外觀美。紫砂壺藝經過長期的發展,陶工創制了不少精練別緻的壺樣,這些設計都蘊含著很多美學觀念。所以紫砂壺的造型美是一個很值得探索的題目。
重心與穩定性

  紫砂壺的造型基本上要符合穩的要求,穩:除指使用時的穩定外,也要求視覺上具有安定感。紫砂壺為求使用及創作上的便利,多做成圓形或對稱的形體,這種造型都以形體的中心線為軸,而造型的重心就落在中軸上,從造型重心下垂的中軸線,並落在壺底的中心點,所以壺底的大小就在視覺上影響壺的穩定性。此外,壺體的肩、腹部位的變化,也影響著整體造型的重心和穩定性。如壺體比較矮,底部較大,造型重心就下降,在視覺上增加了造型的安穩或壓重感。又如壺體較高,底部較小,造型的重心就沿中軸上升而產生輕巧和生動感。以一件簡單的牛蓋洋桶壺為例,它的形體比較高,為求造型穩重大方,所以壺底就做得較大,使其外觀均稱。又如小型竹節壺,它的肩腹重心位置靠上,而足根上部內斂,所以造型就顯得輕巧。至於石瓢壺,它的側立面近於正立的三角形,重心全靠在壺體底部,但壺底以三乳釘狀支腳架空,使造型穩而不重。

嘴和把在壺體上的均衡

  紫砂壺的嘴和把對主體的結構均衡有著很大的影響。如壺體上的嘴或把手的一方過重,或是壺把向外迴轉得過大,都會使造型重心偏離中軸。若嘴和把在壺體兩側的位置和空間安排不當時,也會影響造型的均衡。

  一般壺嘴和壺把裝配形式有:

(一)壺的嘴和把在壺體兩側以對稱形式展開,這種形式具有端莊、安定的效果。

(二)壺體兩側的嘴和把都朝一方向傾斜,壺把的曲度與壺嘴的伸展方向相同,這種處理形式,在取得造型均衡的同時,也產生動感。要取得嘴、把與壺嘴的均衡,我們要因壺嘴的造型來處理。如果壺嘴是屬三彎形,我們要用“三平”手法來裝置嘴和把。三平就是嘴和把的最高點要與壺口取平。此外,壺嘴所佔的長方形空間要與壺把相若。有時因壺把的迴轉位所佔的空間比嘴部為大,我們便要把壺嘴安裝得比壺把稍微外傾一點,並把嘴根下部稍微提高,使它高於把的底部,以求取得整體視覺的平衡。

  除三平法外,嘴和把也可依一個三角形的結構來裝置。首先以壺底中心為點,以壺口為頂線,畫出一個倒立的等腰三角形,以決定嘴和把的位置。這處理方法,多用在安裝一彎嘴上。這種不求嘴和把在體量上相等,而是以嘴上部和把上部的曲度相呼應,並以壺口兩側至嘴、把部份相等的虛空間來取得整體的均衡。以這種手法處理的一彎嘴壺有掇球壺、漢扁壺和線雲壺等,它們的造型都予以人生動活潑之感。

對比與調和

  紫砂壺造形設計上的對比與調和是利甪壺身各部的異同來表現。壺體量的大小、造型的方圓、線條的曲直、坯質的粗幼、色彩的冷暖等,都是構成不同視覺效果的元素。紫砂壺藝中對比與調和經常是交錯的使用在同一件作品上,以取得更佳的造型外觀。

  如一把壺的鈕部和壺身,設計者往往用以小對大的手法,做成這兩者在體量上的大小對比,同時又把壺鈕造成壺身的形狀,使兩者的設計在對比中取得調和。再以四方抽角竹頂壺為例,在形體和輪廓上,它的體面方圓結合,線條曲直並蓄,但是作者又在明確的對比中運用線、面、體等平線的過度和銜接,來取得整體造型的統一協調。

實體與虛空間

  實體與虛空間是指造型體本身與形體外形相對形成的空間。恰當的虛實對比有利於加強造型的特點和裝飾性,是取得造型整體感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壺把在壺體上迴轉構成的兩形空間,若可呼應主體形狀或其線條的特點,則可達到加強整體感的作用。又如在壺底加上支腳,將壺體架空,加強造型下部的虛空間;或是在肩上架起提梁,增加壺體上部的虛空間,或是以簡單的橋形壺鈕形成壺頂的透空位,這些手法都是以虛實對比的原理以增強造型的氣勢。以著名的大彬提梁壺為例,這壺的重心在壺體下部,造型穩健莊重。但通過提樑的迴轉,構成壺體上部的虛空間,使整體舒展大方,增加了整個造型氣勢。提梁所形成的完整空間,亦增加了造型的裝飾感。

整體與局部

  壺的口、頸、肩、腹、足、底、蓋、鈕、嘴、把、流等相對於整體而言都是局部。這些細部都要統一在整體設計中。它們要服從整體,並要做到與整體有機的結合。

  壺的口沿、底邊、圈足都是造型的局部,也是造型變化的細部。這些口沿、底邊與圈足的轉接線條要交待明確,乾淨利落,致使造型能與人明快精確的感覺。

  至於壺蓋,它的結構可分為嵌蓋、截蓋、壓蓋三類。一般瓷壺因成型工藝的局限,所以嵌蓋形式較多。但紫砂壺無釉,手工形成精細,所以嵌、截、壓蓋結構兼有。從壺口與壺蓋結合上看,嵌蓋和壓蓋結構形式變化豐富,而截蓋的結構則使壺體與蓋面連接一體,加強造型的整體性。但是,無論是用那種結構的壺蓋,在整體造型上都要做到“貫氣”,即使有肩有頸的壺體,也要注意蓋面與壺體或肩部的輪廓相貫通。

  壺鈕的造型為求取得與主體的協調,設計者往往將其外形做成主體正立形或倒立形的縮小,或是主體和蓋面外輪廓的延伸。鈕部造型雖簡單,但細部的處理仍要做到一絲不苟,防止呆板粗糙,鈕部與蓋面的銜接,應注意過度自然,防止生硬。

  嘴、把和壺體的銜接形式,基本上是以相貫線和過渡線兩種方法處理,紫砂工藝中稱這為“明”和“暗”的處理。由於紫砂以手工成型,嘴和把與主體的銜接多采用過渡線結構。瓷器造型因原料性質和成型工藝的局限,故多采用嘴、把與主體分接合的相貫線結構形式,而過渡線結構則較少。採用暗接法或過渡線結構形式的特點是嘴、把與主體銜接過渡自然,造成整體感強,紫砂工藝術語稱這為“若自然生成”就如漢扁壺的嘴、把是以暗接法處理,壺把和嘴部是壺體肩線的延伸,銜接自然,造型渾然一體。此外紫砂壺也有用貫接線結構接合嘴和把的,就如漢方壺的嘴和把就是用明接法處理。這種結構,外形明確,線條交待乾淨利落,增強了方壺造型的鮮明特點。

紫砂壺造型的有機形態

  在陶瓷生產中,自輪製成型工藝發明後,圓形器便成了器形的主流,這是因為圓器使用方便,易於生產。但是輪製成型的器物受到同心圓的製約,形體只能上下有變化,使造型局限在一定範圍內。而紫砂壺則甪打身筒和鑲身筒兩種基本手工成型,這使宜興陶工不單可製作圓形等類的對稱形體,亦可做出許多非對稱和有雕塑感的壺類。這種有機造型的形體,具有上下、前後、左右三度空間,造型領域的擴大,使壺體的設計樣式更豐富多變,花貨類中的樹癭壺、束柴三友壺、番瓜壺和梅干壺及光貨類中的伏虎壺、追月壺和小之泉壺等都是非對稱形式的有機造型表現,這種造型是通過週視效果來表現其整體統一感,其設計是多層次的結構變化。設計者把造型最富變化的線、面、體表現在壺體的主觀面,通過視覺的流動,使各部分造型在連續變化中取得有機的溶合。如番瓜壺,它以視覺上的回環轉向來表達自然生機的變化感和造型上的整體感。

組合套疊結構

  日用陶瓷的組合套疊結構,是方便使用和存放時節省空間。組合結構除要滿足實用功能外,在造型上也要取得各組合件的變化與統一。近年宜興出產的組合套疊茶具,除符合茶具的使用功能外,更充分利甪紫砂原料性能和成型工藝的長處。以竹爐茶具為例,它以紫砂傳統中最熟悉的竹為題材。在造型結構上,設計者以上段竹幹的空間為容水的壺體,配上嘴、提系、竹橋蓋鈕等附件,做成茶壺。竹幹下段則以等距分割四個方形洞口,內裝四個茶杯,中心有一小盅點燃酒精,備溫茶之用。造形無論是套疊起或分拆開都能達到局部與整體的統一。

  紫砂套茶具是紫砂壺藝創新發展的一個新方向。從這裡可以說明,只要對不斷變化的生活需要深入研究,創作者必然會生產出在功能和結構上有所突破的設計,而這種創作意念,正是紫砂工藝發展的本體動力。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長樂壺(*堯臣)
  墨綠泥色鑠鑠,有光澤,襯得作者精緻的工夫更突出。六方塊面比例正確、弧度飽滿;凸線乾淨圓整,向上延伸成六方直頸和蓋,連蓋的皆為六方圓珠型,口蓋密合且面面通轉。流、把搭配出色。此壺骨肉亭勻挺括大方。

3紫砂壺的評價鑑賞與收藏----韓其樓

如何評價、鑑定一件紫砂壺的優劣,古今中外許多收藏家心裡都有自己的標準。作為文字付諸於紙面,前人雖有隻言片語,但係統理論卻不多見。因為各家自有各家言,標準也就不盡相同。但能達成共識的,不外乎兩個標準:一是藝術標準,二是功用標準。

(1)前人對紫砂壺的評價

  “名壺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這是明代文學家李漁對紫砂壺的總評價。

  為什麼宜興的紫砂壺好?這可從兩方面來說明。一方面,它是藝術品,形制優美,顏色古雅,可以“直齊商彝周鼎而毫無愧色”(見張岱《夢憶》)。另一方面,它又是實用品,用以沏茶,茶味特別清香;“用以盛茶,不失元味”。明人文震亨說:“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許次紓也說:“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陽羨茗壺系》說:“壺經久用,滌拭口加,自發暗然之光,入可見鑑。”在林古度《陶寶肖像歌》裡也有“九​​且色澤生光明”的詩句。這種既有藝術價值又有實用價值的特點,使紫砂壺的身價“貴重如珩璜”,甚至於超過珠玉之上。

  清人汪文柏贈給當時紫砂壺名家陳鳴遠的一首《陶器行》詩裡,有“人問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的讚句,可見宜興紫砂的身價是非常高的。究竟值多少錢呢?名人周澍《台陽百詠注》裡說:“供春小壺一具,用之數年,則值金一笏。”到了清代康熙年間,也是“一具尚值三千緡”。(陳其年《贈高澹人詩》,見《陽羨名陶錄》)可見名家出品價格尤高。再往後,則凡是明代名家所製的紫砂壺,不僅“價埒金玉”,而且“已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盡”。(吳梅鼎《陽羨名壺錄》)不僅如此,甚至一些殘破的紫砂壺,也有人願意出價收購。周伯高就是這樣的人。他說:“供春、大彬諸名壺,價高不易辨。予但別其真,而旁搜殘缺於好事家,用自怡悅。”(吳騫《陽羨名陶錄》)

  紫砂壺質地古樸純厚,不媚不俗,與文人氣質十分相近。文人玩壺,視為“雅趣”,參與其事,成為“風雅之舉”。他們對紫砂壺的評價是:“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葆光如隱士,瀟灑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樸訥如仁人,飄逸如仙子,廉潔如高士,脫俗如衲子。”(奧玄寶《名壺圖錄》)紫砂壺與當時名震宮廷的景德鎮瓷器是截然不同的感覺,因而它博得古今中外文人的“深愛篤好”。

(2)如何進入欣賞紫砂壺之門

    欣賞紫砂壺必須從愛壺、玩壺入門,在使用、玩賞中,了解什麼是正宗紫砂,紫砂泥原料的性能、化學成分、分子結構、吸水率、透氣性,紫砂壺泡茶、注茗的功能,壺的構造、藝術風格、名人、名作、歷史沿革、流派等等,並逐步確立自己的收藏風格。欣賞紫砂壺,亦淺亦深亦玄亦神,關鍵在於如何進入賞壺之門。

  宜興紫砂壺歷來分四個檔次:實用品(大陸產品)、工藝品(細貨)、特藝品(名人的作品)及藝術品(富於藝術生命之作)。實用品的特點是每個歷史時期投入的製作人員最多,製作技藝差,日產量高,品種單一,這項產品歷來不入賞壺之列(歷史上也有專做大陸產品而獨具功力的高手,應數例外)。工藝品出於良工巧手,其作品一般來說制工精良,但出於歷史或文化因素,藝術素質,他們的作品大多為模仿傳統造型,或創作一些符合初步紫砂愛好者喜愛的造型。在上一個層次就是名人產品,稱之為特藝品。名人當然是在同行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名人少、作品亦少、它總是賞壺、藏壺者渴求的對象。藝術品,粗略說,並非就是製作技術精湛、功能獨具、材質貴重等而言,而是根據作者的文化藝術素養的高下,在紫砂這個傳統工藝中註入藝術生命的多少來判定的。

  不富收藏就無賞壺可言。收藏應該各有所好,不必強求多、全、精、專,在收藏中可以學會欣賞,在欣賞中學會收藏

(3)鑑賞紫砂壺的基本知識

  評價一件紫砂壺的內涵,必須具備三個主要因素:美好的結構,精湛的製作技巧和優良的使用的功能。所謂形象結構,是指壺的嘴、扳、蓋、紐、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精湛的技藝,是評審壺藝優劣的準則。優良的實用功能,是指容積和重量的恰當,壺扳的便於執握,壺的周圓和縫,壺嘴的出水流暢。同時要考慮色地和圖案的脫俗和諧。

  如果抽像地講紫砂壺藝的審美,可以總結為形、神、氣、態這四個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輪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韻,一種能令人意會體驗出精神美的韻味;氣,即氣質,壺藝所內涵的本質的美;態,即形態,作品的高、低、肥、瘦、剛、柔、方、圓的各種姿態。從這幾個方面貫通一氣,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的好作品。但這裡又要區分理和趣兩個方面。若壺藝愛好者偏於理,斤斤計較於壺的容積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蓋的宜昂宜平,身段的或高或矮,側重於從沏茶名飲的方面為出發點,那就只知理而無趣。一種藝術的欣賞應該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壺嘴是曲是直,蓋子是昂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趣才能產生情感,怡養心靈,百玩不厭。所以觀賞一件新的造型,應該在領悟倒美的本質以後才能加以評點。從這樣的審美態度做出發點,才能贏得愛好砂藝者的共鳴。當然,作為一件實用工藝美術品,它的適用性也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服感可以愉悅身心,引起和諧的興致。因此,也就是依據飲茶的習慣、風俗,有選擇的考慮壺體的容量,壺嘴的出水流暢,壺把的端拿省力舒適等等。這些都是必須做具體範圍的內容考慮的。

TOP

本帖最後由 digiaimo 於 2014-5-19 13:13 編輯

當今,鑑定宜興紫砂壺優劣的標準歸納起來,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個字屬藝術標準,後一字為功用標準,分述如下:
  一是“泥”:紫砂壺得名於世,固然與它的製作分不開,但根本的原因,是其製作原材料紫砂泥的優越。近代許多陶瓷專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時,均說起其為含有氧化鐵的成份,其實含有氧化鐵的泥,全國各地不知有多少,但別處就產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這說明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含有氧化鐵,而在紫砂的“砂”。根據現代科學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結構確有與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樣的紫砂泥,其結構也不盡相同,有著細微的差別。這樣,由於原材料不同,帶來功能效用及給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盡相同。
    功能效用好的則質優,不然則質差;官能感受好的則質優,反之則質差。所以評價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先是泥的優劣。
    泥色的變化,只給人帶來視覺觀感的不同,與功用、手感無濟。而紫砂壺是實用功能很強的藝術品,尤其由於使用的習慣,紫砂壺需要不斷摸索,讓手感舒服,達到心理愉悅的目的。所以紫砂質表的感覺比泥色更重要。紫砂與其它陶泥相比,一個顯著的特點即是手感不同。一個熟悉紫砂的人,閉著眼睛也能區別紫砂與非紫砂,這就是摸非紫砂的物件,就如膜玻璃質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細而不膩,十分舒服。所以評價一把紫砂壺,壺質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內容。近年來時行的鋪砂壺,正是強調這種質表手感的產物。

  二是“形”:紫砂壺之形,是存世各類器皿中最豐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之讚譽。如何評價這些造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藝術的社會功能即是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種各樣的心理需要;大度的愛大度,清秀的愛清秀,古拙的愛古拙,喜玩的愛趣味,人各有愛,不能強求。從筆者角度出發,認為古拙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在?因為紫砂壺屬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應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脫俗”,而古拙正與這種氣氛最為融洽,所以古拙為最佳。

  許多製壺藝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結果是“東施效顰”,反而把自己的可愛之處丟掉了。要知道,藝術品乃是作者心境之表露,修養之結果,不是其他所能替代得了的。所以,大可不必模仿。

  歷史上遺留下來許多傳統造型的紫砂壺,例如石桃、井欄、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乃是經過年代的沖刷,遺留下的僅存的優秀作品,拿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在閃爍發光。現在許多藝人在臨摹,也是一人一個樣,各不相同。譬如石桃壺,據不完全統計,就有一百多種,原因就是古今的藝人們,都把自己的審美情趣融進去了他們的作品之中。

  說起“形”,人們常把它與紫砂壺藝的流派相並提,認為紫砂壺流派分“筋囊”、“花貨”、“光貨”等,其實,這是極無分析的辦法。道理很簡單,就如戲劇表演家的流派分類,不能以他演什麼戲而定,而應以他在戲劇表演中追求趣味。藝術家在他們的藝術生涯中,一旦藝術成熟,必然形成他的個人風格,幾個相差無幾的個人風格湊在一起,就成了流派。

  藝術講究的是感覺。一把紫砂壺造型的優劣,全憑個人的感覺,作壺的講“等樣”、“等勢”就是造型學講的“均衡”。講許多的高深的理論,很可能越講越講不清。不是有句俗語:“只可意會,不能言傳”嗎?藝術上的感覺,全靠心聲的共鳴,心靈的理解,即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三是“工”:中國藝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京劇的舞蹈動作,與國畫的大寫意,是屬於豪放之列;京劇唱段與國畫工筆,則屬於嚴謹之列;而紫砂壺成型技法,乃與京劇唱段、國畫工筆技法,有著同工異曲之妙,也是十分嚴謹的。

  點、線、面,是構成紫砂壺形體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壺成型過程中,必須交待的清清楚楚,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起筆落筆、轉彎曲折、抑揚頓挫,都必須交待清楚。面須光則光,須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都不能有半點含糊。否則,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壺。按照紫砂壺成型工藝的特殊要求來說,壺嘴與壺把要絕對在一直線上,並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這也是“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壺的款識。鑑賞紫砂壺款的意思有兩層:一層意思是鑑別壺的作者是誰,或題詩鐫銘的作者是誰。另一層意思是欣賞題詞的內容、鐫刻的書畫、還有印款(金石篆刻)。
    紫砂壺的裝飾藝術是中國傳統藝術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國傳統藝術“詩、書、畫、印”四為一體的顯著特點。所以,一把紫砂壺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製作工夫以外,還有文學、書法、繪畫、金石諸多方面,能給賞壺人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歷來,紫砂壺是按人定價,名家名壺身價百倍。在商品社會尤其顯得突出。這樣市場上就容易出現許多模仿名家製作,偽造的贗品屢見不鮮,選購名壺尤其需要小心。


  五是“功”:所謂“功”是指壺的功能美。近年來,紫砂壺新品層出不窮,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壺人講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視功能美的現象,隨處可見。尤其是有些制壺人自己不飲茶,所以對飲茶習慣知之甚少,這也直接影響了紫砂壺功能的發揮,有的壺甚至會出現“中看不中用”的情況。

  其實,紫砂壺與別的藝術品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是實用性很強的藝術品,它的“藝”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義,“藝”亦不復存在。所以,千萬不能忽視壺的功能美。


  紫砂壺的功能美主要表現在:(一)容量適度;(二)高矮得當;(三)口蓋嚴緊;(四)出水流暢。

  按目前我國南方人(包括港台)的飲茶習慣一般二至五人會飲,宜採用容量三百五十毫升為最佳。其容量剛好四杯左右,手摸手提,都只需一手之勞,所以稱“一手壺”。

  紫砂壺的高矮各有用處。高壺口小,宜泡紅茶;矮壺口大,宜泡綠茶,但又必須適度,過高則茶失味,過矮則茶易從口蓋溢出,使風景大剎。剎風景的還有壺嘴出水不暢,幾粒很小的珠茶,到得壺中,均變成大葉,易把出口堵住,現時作壺已根據飲茶人習慣把壺嘴改稱獨口,使流水明顯比以前暢通。

    要求壺的口蓋嚴緊,能使衝壺水落於茶海而不致落入壺內,看來似乎與功能美關係不大實際是為講究衛生,也不可不提。凡此種種,都屬功用標準。

(4) 、紫砂壺的選用與收藏

  選用紫砂壺若以名為貴或以稀為貴,那是古董收藏家的事。一般選壺,不必過分講究,只要是把好的紫砂壺,用以泡茶,善於蘊味育香;使用經久,越發光潤古雅,就會給你的生活帶來藝術享受和無窮樂趣。

  選壺要領:

(1)購置新壺,壺的造型與外觀要美,只要自己看得舒服滿意,沒必要隨和流行的模樣。

(2)壺的質地,胎骨要堅,色澤要潤。選用新壺,可先輕撥壺蓋,以音響鏗鏘清揚、壺聲聽來悅耳者為佳。

(3)壺中之味,應注意聞聞。一般新壺可能會略帶土味,但可選用。若帶火燒味、油味或人工著色味的則不可取。

(4)壺的精密度即壺蓋與壺身的緊密程度要好,否則茶香易散,不能蘊味。測定方法是注水入壺試驗,手壓氣孔或流口,再傾壺,涓滴不出或壺蓋不落,都表示精密度高。

(5)壺的出水效果跟“流”的設計最有關係。傾壺倒水,順手者則佳,反之則不佳。

(7)壺的特性與茶的特性宜相配合則適用性更佳。砂壺泡茶,一般是壺音頻率較高者,適宜配泡重香氣的茶葉,如清茶;壺音稍低者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烏龍、鐵觀音。

    養壺要領:

(1)新壺新泡,先要決定此壺將用以配泡哪種茶。譬如是重香氣的茶還是重滋味的茶,如果講究的話,都應有專門備泡的壺。

(2)使用新壺,應先用茶湯煮一番,一則除去土味,也可使壺接受滋養。方法是用乾淨鍋器盛水,用小火如勢煮壺,到水將滾未滾時,在將茶葉放入鍋中同煮。等滾沸後撈出茶渣,在稍待些時候取出新壺置於乾燥且無異味處自然陰乾後,使可使用。

(3)舊壺重泡。每次泡完茶後,將茶渣倒掉,並用熱水滌去殘湯,以保持清潔、合乎衛生。

(4)注意“壺裡茶山”。有人泡茶,只除茶渣,而往往將茶湯留在壺裡陰乾,日久累積茶山,如維護不當,易生異味。所以在泡用前更應以滾沸的開水沖燙一番。

(5)把茶渣擺存在壺裡來養壺的方式決不可取。一方麵茶渣悶在壺裡易有酸餿異味,有害於壺;另一方面紫砂壺可吸附熱香茶味,殘渣剩味實也無益於壺。

(6)壺應經常擦拭,並用手不斷撫摸,不僅手感舒服,且能煥發出紫砂陶之本身的光澤,渾樸潤雅,耐人尋味。

(7)清洗壺的表面時,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後再用乾淨的細棉布或其它較柔細的布擦拭,然後放於乾燥通風且無異味之處陰乾。久而久之,自會與這把壺發生感情。

    名壺收藏;目前,在港、台和東南亞一帶,紫砂壺已和中國幾千年的茶文化聯繫在一起,成為受人青睞的國粹。收藏名壺成了人們精神享受上的一種樂趣。許多人競相高價收購珍藏,猶如五十年前的上海一樣出現“一兩紫砂,一兩黃金”的身價。大陸改革開放,為台灣、香港以及日本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的華裔嗜茶者,提供了尋覓他們夢寐以求的製作精巧的紫砂壺的大好機遇。

TOP

本帖最後由 digiaimo 於 2014-5-20 01:31 編輯

4紫砂的選購與保養

一、紫砂壺的選購

  在眾多紫砂壺中,如何挑選到一把好壺,豈只是紫砂新生的難題,對悠遊紫砂陶多年的老手,同樣也是一個嚴肅的課題。紫砂壺既是著重功能性的實用品,又是可以把玩、欣賞的藝術品。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壺應在實用性、工藝性和藝術性三方面獲得極高的肯定。壺藝愛好者在選購紫砂壺時,不妨就這三個重點加以考量。

(一)、紫砂壺的實用性

  紫砂壺是用於泡茶注茶的。所以,選購時不妨先就其實用的功能加以考量。優良的實用功能是指其容積和容量的恰當,壺把的便於端拿,壺嘴出水的流暢,讓品茗沏茶得以得心應手。因此,選購紫砂壺應依據個人的飲茶習慣,考量壺的容量,壺嘴出水的順暢,壺把執握的舒適等等。因為,透過使用上的舒適感,可以產生情感,愉悅身心,百玩不厭,讓人珍愛有加。

(二)、紫砂壺的工藝性
  紫砂壺的工藝性是指製作的技術水準,也是評審壺藝優劣的準則。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壺的流、把、鈕、蓋、肩、腹、圈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點、線、面的過渡轉折交待清楚與流暢。尚須審視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施藝水準。
泥:
  紫砂壺獨特之處在於其製作原材料紫砂泥的優越性。所以評斷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在於其用泥的品質。雖然泥色的變化,只給人帶來視覺感官的差異,與其使用的功能無關。但就使用的習慣而言,紫砂壺藉著泡茶品茗不斷地撫摸,透過手感的舒服,則可達到愉悅心靈的效果。好的紫砂泥因具有“色不艷、質不膩”的顯著特性。所以,選購紫砂壺應就紫砂泥的良莠加以考量。
形:
  即壺的形象,也就是形狀樣式。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其間蘊藏了豐富多采的完美器形,匯集了歷代藝人的創作智慧和心血結晶,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的讚譽。至於選擇何種形狀樣式的壺為佳,則因各人心理需求的不同,很難論定。不過,因紫砂壺屬於整個茶文化組成的部份,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應屬茶道所追求的“滌淨煩囂,淡泊明志,超世脫俗”的意境。而“古拙素雅”與茶道文化的意境最是融洽,所以紫砂壺的造型考量應以能表現古拙氣氛的為優選。
款:
  即壺的款識。紫砂壺的署款,素來非常講究。它不同於一般作品的自屬圖章戳記式的格局。因壺藝的韻致格調和書法繪畫藝術同傳,所用印款,往往出自一代金石篆刻名家之手。鑑賞紫砂壺款有兩個意義:一是監別壺的作者是誰;一是欣賞鐫刻的詩詞書畫及印款(金石篆刻)。紫砂壺的裝飾藝術結合了中國傳統藝術“詩、書、畫、印”一體的藝術特點。所以欣賞一把紫砂壺,除講究泥料、造型及製作技藝之外,還有文學、書法、繪畫、金石諸多方面,給每一位壺藝愛好者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功:
  是指壺藝的功能美,有別於實用功能的訴求點。這些年來大陸市場逐漸開放,台商大舉介入紫砂市場,遂使砂壺市場益形蓬勃發展,砂壺產品屢有新作問世。只是紫砂藝人創新作品,徒講造型的形式美,卻忽視了功能為用的美。蓋有些藝人自己不飲茶,所以對飲茶習慣知之甚少,這種情況直接影響了砂壺功能的發揮,相信在泡茶、品茗的使用過程,有的砂壺已然出現「中看不中用」的重大缺失。紫砂壺的功能美主要表現在容量適度、高矮得當、口蓋嚴謹及出水流暢四個方面。按目前台灣家庭的飲茶習慣,一般二至五人聚飲,宜採用容量350毫升為佳,無論手拿手提都只需舉手之勞,所以人稱“一手壺”。

三、紫砂壺的藝術性

  紫砂藝術是一種“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創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壺,除了講究形式的完美與製作技巧的精湛,還要審視紋樣的適合,裝飾的取材以及製作的手法。再說壺藝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較完美的作品,必須能夠發抒藝術的語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夠陶冶性情,啟迪心靈,給人油然而生的藝術感受。誠如已故紫砂大師顧景舟所說“總之,藝術要有決斷、要樸素、要率真,要把親自感覺到的表達出來,以達到形、神、氣、態兼備,才能使作品氣韻生動,顯示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紫砂壺的保養

  1.新壺購置回來,可用細紗布稍加磨擦,用水清洗後,放如較濃的茶葉水鍋裡煮沸,稍涼後,再點火煮沸,如此再三,取出晾乾後即可沏茶。

  2.不論新壺、舊壺,用開水沏茶後,壺體表面溫度較高,此時可用濕毛巾,或乾淨濕布,擦抹壺體,水印旋擦旋幹,反復多次,有利於壺體光潤。如此堅持三四月後,新壺大體可發"黯然之光"。

  3.茶壺長期不用,應及時將茶渣倒出,以免發生霉變或產生異味。

  4.茶壺最忌沾上油污。

  5.台灣有一套完整的符合台灣茶道的養壺、用壺方法,詳見《中國茶道》(黃墩岩編)

TOP

本帖最後由 digiaimo 於 2014-5-21 02:32 編輯

5我所理解的“形.神.氣.態”
  抽像地講紫砂陶藝的審美,可以總結為形、神、氣、態這四個要素形成,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輪廊,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韻,一樣能令人意遠體驗出精神美的韻味;氣,即氣質,陶藝所內涵的和諧協調色澤本質的美;態、即形態,作品的高、低、肥、瘦、剛柔、方、圓的各種姿態。從這幾個方面貫通一氣,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但這裡又要區分“理”和“趣”的兩個方面。若壺藝之愛好者偏於理,斤斤較量於壺的容積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蓋的宜盎或平,壺身的或高或矮,側重從沏茶茗飲的方便為出發點,那就只知理而無趣。一種藝術的欣賞應該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壺嘴是曲是直,蓋子是盎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有趣才能產生情感,怡養性靈,百玩不厭。所以觀賞一件新的造型,應該在領悟到美的本質以後才始加以評點。從這樣的審美態度作出發點,才能中肯地贏得普遍愛好砂藝界的共嗚。(顧老言)

  (一)形和態是一個概念,氣和神也是一個概念,一把壺無非就兩樣:形和氣。古人云:氣者形之微,形者氣之著,氣隱而難知,形顯而易見。(引自《古今圖書集成.藝術典》)。“隱而難知”是人審美心理的拓撲特徵:沒有形狀,沒有大小,不可見,不可測;“顯而易見”是物理場的歐幾里德幾何特徵:既可見又可測。兩者共屬一個整體。在技術和藝術實踐中哲匠們“制器尚象”也是一樣的道理。

  (二)欣賞一把壺,就是看她的體量尺度.造型形式乃至質地肌理等方面的大小高卑.遠近離合.主從虛實.陰陽動靜等的變化,在感受效果上,特別是視覺感受效果上引起審美愉悅。《考工記》述及“百工”職掌,就強調須:"審曲面勢.以殤五材.以辨民器"------------近以察形,遠以觀勢(態)。。。。。和建築設計的審美具有相同之處。

  (三)壺徒對藝術的審美有以下拙見:

建築藝術與壺藝審美同屬一審美範疇,但凡一件藝術作品除了要有好的設計外,還必然要通良好的材料及優美的工藝去將她實施。與此同時當人們去欣賞一件作品的時候人的心理認知及本身的審美標準也起到影響。

6宜興紫砂(陶瓷)界工藝美術技術職稱名錄
       宜興紫砂界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由國家開始評定職稱,數十萬陶瓷工藝業者中,歷年來被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三級評定的:高級工藝美術師、工藝美術師、助理工藝美術師、工藝美術員等職稱人員,共有698人,其中32人有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以下公佈名單係宜興紫砂文化研究會根據政府部門的文件及相關資料匯集而成,真實、可靠、權威,藉由名單的公佈,為紫砂市場正本清源,規範出有序的軌道,保障藏家權益,進而維護行業誠信,提供給大家作一參考: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蔣蓉、汪寅仙、徐秀棠、呂堯臣、譚泉海、徐漢棠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昌鴻、鮑志強、何道洪、周桂珍

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顧紹培、鮑仲梅、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

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謝曼倫、潘持平、吳震、許成權、張紅華、毛國強、沈漢生、王石耕、范洪泉、季益順、
沈遽華、曹亞麟、凌錫茍、儲立之、吳鳴、徐達明、朱建傳(以上32為均為高級工藝美術師)

高級工藝美術師:李碧芳、葛明仙、曹婉芬、何挺初、夏俊傳、程輝、週尊嚴、咸仲英、徐南、蔣新安、史國富、湯鳴泉、劉建平、高建芳、許艷春、楊勤芳、范永良、陳建平、顧道榮、顧治培、呂俊傑、陳國良、江建翔、吳群祥、儲集泉、吳小楣、方衛明、施小馬、吳培林、尹祥明、倪順生、高麗君、黃自英、張慶臣、丁洪順

具有工藝美術師職稱,而單位聘任高級工藝美術師:
徐維明、葛陶中、王小龍、范建軍、張振中、邵順生、王生娣、房玉蘭、範其華、徐元明、劉鳳英、書鐘雲、王濤、蔣小彥、李群、李霓、方華萍、錢祥芬、顧美群、範早大、葛軍

工藝美術師:顧婷、鮑月兔、束鳳英、束旦生、李美金、施秀春、吳亞亦、李慧芳、胡洪明、孫伯春、胡永成、周定華、蔣竟崢、趙良、李斌、蔣雍君、王品榮、王國祥、鮑利安、吳亞克、桑黎兵、唐永才、王三大、沈建強、顧建芳、陳洪平、吳祥大、顧斌武、徐雪娟、范志思、孫志平、顧衛芬、夏淑君、孫洪源、崔國琴、吳淑英、呂俊慶、範友良、高湘君、惲益萍、莊玉林、曹燕萍、張志強、史小明、王秀芳、廖西九、葛韜、強德俊、李國林、朱新洪、陳成、吳建林、許華芳、徐青、韓小虎、懷其芳、陳樂林

具有助理工藝美術師職稱,而單位聘任工藝美術師:談躍偉、毛文傑、何燕萍、王福君、範乃芝、曹宇宏、董開生、徐秀文、範榮伯、周志和、錢菊華、範亞琴、範麗華、範卓華、週榮金、沈龍娣、張菊芳、魯浩、週曉琴、沈菊芳、史科琴、王小軍、吳開滸、韓洪玻、馬新勤、張海平、陳品壽、諸婷園、李霞、李銘、徐萍、方幼琴、俞曉芳、蔣華仙、姜新偉

技師:史志鵬、夏淪州、沈惠芬、李兆濂、陳鳳妹、張紅芬、蔣順英、王亞琴、李洪新、牛惠芬、徐玉芳、馮希雅、鮑肩鈞、周坤生、周志之、談碧雲、吳亮屏、週鵬裡
助理工藝美術師:董健、湯傑、毛丹、馬志遠、趙洪生、張樹林、魏志雲、吳奇婉、楊義富、鮑正蘭、徐新妹、高建華、張毅、徐雯、吳貞裕、徐頤、朱斌、吳曙峰、徐益勤、邵家聲、郭超鋼、江雲祥、潘俊、吳建強、顧秀娟、陳國宏、呂黛琳、諸葛逸仙、許宏俊、萬根法、孫志琴、毛順洪、宋寶娟、蔣金鳳、王聯芳、唐六琴、史順強、張劍、李元軍、劉友良、馮餘妹、劉偉清、史學明、唐剛、吳介春、王惠中、蔣淑希、張梅珍、黃孟君、鮑志娟、王亞軍、週新保、尹紅娣、唐朝紅、孫立強、蔣建明、張菊萍、汪梅芳、唐朝君、吳順華、顧曉斌、史建忠、方偉琴、顧學中、陳國芳、顧躍鳴、夏逸民、李瑋、潘岷、張哲偉、高俊、閔璐、姚志泉、黃麗萍、范建榮、蔣麗雯、范建華、梅寶玉、何健、倪建軍、趙曦鵬、咸晴、吳文新、秦志榮、蔣建軍、趙明敏、華健、劉錫芬、儲峰、鮑利民、陸軍、唐可、薛衛平、方小龍、邵毓芬、周潔萍、紹偉民、潘躍明、任惠芬、許愛華、顧建軍、羅澤南、毛子健、唐朝霞、何葉、鮑正平、朱峰海、殷惠娟、周菊芳、吳燕群、姚志源、週輝、鮑雯君、楊俊、費寅媛、鮑庭愽、吳娟、毛春英、王珂鈞、李涵鳴、範中明、吳奇敏、吳幼波、朱鴻鈞、曹奇敏、蔣藝華、葛昊翔、朱亞琴、趙江華、勇躍駿、鮑燕平、董亞芳、朱其大、周勤媞、朱永忠、曹建國、鮑青、陳依群、鮑玉美、王瀟笠、錢建生、廖江玲、史建平、苗春洪、週偉君、孔曉明、邵沛華、王龍海、顧勤、汪葉、張幼科、邵逸平、汪成瓊、張曉蕾、范仁良、吳志強、王耕蘭、尹月華、俞榮駿、錢午生、王杏君、週波、曹燕鋒、黃云云、吳小萍、譚曉燕、陳順培、劉劍飛、顧幼之、範偉群、範衛強、袁國強、高嫣、範穎、周婷,沈彩娥、張生榮、蔣淡濱、夏立、蔣才源、錢菊萍、沈琳、譚曉君、徐立、唐伯琴、周其坤、範黎明、王奮良、劉建芳、潘小忠、朱丹、葛桓、黃順法、史銀芝、胡敖君、黃旭峰、堵江華、沈寅華、顧中南、鮑峰岩、吳秋文、徐志倩、張志清、範國歆、魯新華、吳芳娣

具有工藝美術員職稱,而單位聘任助理工藝美術師:吳東瑾、王敏、蔣秀娟、袁立新、范志強、範淑娟、倪小根、高曉東、張琴芳


工藝美術員:華建民、莊玉芳、範年豐、唐燕萍、唐建林、周永剛、閔亞萍、潘錫娟、劉小清、朱偉、陸巧英、周宇傑、孫偉娟、朱朝輝、鮑紅霞、董逸明、張琴芳、宗志仙、葛二林、楊維高、劉俊、洪華平、汪國平、張煒、吳雲峰、許梅英、周孝忠、馬群東、范建中、許仲、蔣澤軍、周建英、楊逸雯、沈和平、束群、張利琴、華珊、邵俊芬、朱彬、範紅英、朱敏、高峰、張彩英、範泉明、吳婷婷、周立民、黃偉峰、周志君、顧磊磊、周寅福、吳軍、錢一清、高凌雲、陳一平、吳亞萍、王桂芬、曹潔、蔣亞萍、趙孟君、徐小平、徐建芳、夏清萍、程琦、王芳、吳建明、秦永強、夏穎、顧建明、張健、潘濤、濮雪娟、劉小敏、趙雪琴、何建新、蔣建亞、余其大、金全大、週國民、孔春華、杜秋、李惠芳、潘一清、陳衛明、張子威、羅伯平、吳優良、邵國亮、高建忠、秦利君、潘育民、張靜、萬陶、曹敏敏、高衛忠、葛小燕、王春、俞震、許學芳、謝明暉、謝芳、盧永強、蔣旭初、劉紅仙、蔣小軍、陳米軍、林軍、趙志琴、範宜娟、劉建軍、何洪生、陳江其、任永芬、秦幕雲、高伯南、劉曉清、張順榮、蔣李軍、崔龍喜、陳玉良、陳付天、王俊宏、吳小軍、陳惠紅、張寅、陳正初、杭兆強、范小龍、馮杏華、週庚大、丁益民、張麗娟、徐蘭軍、劉國亞、瞿斌、陸利華、萬新洪、顧小麗、汪成林、胡欣、陳春芬、李衛明、高建鵬、汪成友、周小明、李惠強、范小君、范秀紅、範順君、顧新軍、王春明、趙信軍、孟曉軍、蔣岳良、徐健、徐榮飛、賀洪清、周峰、錢興洪、宋小衛、范建強、劉軍華、賀洪梅、範學群、李古平、孫金立、陳國偉、費明華、蔣懿芬、袁朝舟、承健、蔣立軍、j魏柏柯、吳建平、吳芳、許敏芳、許歸娟、王利君、徐俊、張偉軍、範杏華、陳雲峰、陳雲嶺、尹建新、沈忠英、邵美芳、楊偉清、劉軍、周春風、華雪琴、李偉、週冠華、殷才平、蔣雲芳、周益軍、劉劍鋒、張麗雅、虞宏、蔣益軍、陳順根、強濟人、範錫軍、胡立敏、吳賽春、週品鑫、祁玉林、範海燕、吳林娣、馮志明、羊建鵬、潘偉明、周志新、錢雪妹、項峻、吳利群、湯澤新、高永偉、周建忠、管新平、杭麗清、華建忠、孫紅英、尹旭峰、周立新、徐芳、姚雅勤、張家林、董彩芬、馮洪君、趙軍、李金林、周小鳳、王國良、王銀芳、杭鋒、胡朝君、蔣瑞峰、呂亞君、馮雲華、朱榮妹、蔣淑萍、馬永強、蔣泉芳、朱葉新、尹霄榮、陸志雲、蔣峰、王云云、談躍芬、許國強、周永綱、耿銀風、謝明、史偉曙、莊永忠、錢亞斌、程鵬、吳國春、徐暗華、張昕金、江勤祥、徐躍、楊秀芬、範晨亞、朱新南、何馨、蔣志強、馮群星、萬亞鈞、魏文星.【本職稱名錄自1980年至2003年12月止】

7淺談紫砂原料

  宜興紫砂所用的原料是:紫泥,綠泥(本山綠泥)燒成後為黃色,紅泥三種,統稱為紫砂泥,產於宜興丁蜀鎮黃龍山深藏於黃石岩下夾存於甲泥礦層中,本山綠泥是紫泥層的夾脂,故紫泥和本山綠泥有“泥中泥”之稱,紅泥產於丁蜀鎮川埠朝莊,是嫩泥礦低部的泥料。紫砂泥礦體呈薄層壯,透鏡壯,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厘米到一米左右。
  底槽清是紫泥的一種,位於礦層底部,塊狀中有青綠色的“雞眼”,色呈偏紫泛青,細而純正,由於礦地不同及燒成時溫度、氣氛的變化,製品能呈現深淺不同的紫紅色調。紅泥,又稱硃砂泥。產於嫩泥礦內,燒成後呈紅色。朱泥產量較少,不單獨存在於礦層中,一般是從原料中挑選出來的。因其含鐵量多寡不等,燒成後變硃砂色、硃砂紫或海棠紅等色。本山綠泥加紫泥就是段泥了。

8如何選擇一把貼心好壺
  如何選擇一把貼心好壺?其實是個可大可小,可難可易的問題。其小者、易者答曰"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很簡單的一句話,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因為花錢買壺的是你,執壺泡茶的是你,買太貴了被老婆罵的是你,買太遜了被朋友笑的也是你!所以"自己喜歡"當然最重要嘍!

  至於其大者、難者,可就真要費一番唇舌了,我們必需先聲明的是,茶壺有很多種,陶的、瓷的、金的、鐵的、銅的、錫的……種類繁多,所以我們只把焦距對在宜興紫砂壺上頭。

  一般說來,宜興紫砂壺的選擇標準可從下述的幾個角度來逐一過濾。


  壺之為壺實用第一

  茶壺的天職就是要能拿來泡茶,這當然是毋庸置疑的,換言之,選擇茶壺時便不應違背實用的基本原則。一把實用的貼心好壺至少應具備下列幾點:

1.容量大小需合己用。茶壺容量大小差距甚多,大者容水數升,小者僅納一杯之量。同樣的,有的人交遊廣泛,天天高朋滿座,一周泡掉三斤茶,此時如果選用朱泥小壺來泡,那光是來回地傾茶注水便夠他手忙腳亂,滿頭大汗了。反之,若三兩好友促膝品茗,偏偏選用容水近升的大漢方壺,那豈不強迫人人非要牛飲一番不可,果真如此,那保證不出三個月,你的朋友會三個變兩個,兩個變孤支,到頭來只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一人”的份了!

2.口蓋設計合理,茶葉進出方便。國人愛喝的烏龍茶系,在沖泡前呈乾燥緊縮狀態,藉著茶則置入壺中並不太難,但經熱水沖泡數巡之後,葉片逐一伸展膨脹開來,會將整個壺身塞得飽飽緊緊的(尤其置茶量過多時),此時如果壺囗太小或設計不當時,就得費一番工夫才能將茶渣掏出。若一時疏忽,未清除乾淨,較易在壺身內壁形成茶垢,甚至發霉,這就有礙健康了。

3.重心要穩,端拿要順手。有些茶壺端拿之際十分沉重,這如果不是壺把設計不當,不符合人體功學,便是壺壁過厚(用土太多)。新手買壺時,不妨先在壺內盛裝四分之三的水,單手提起,臨摹倒水姿勢。此舉,一則試其量感是否過重。二則可趁此感覺執壺間,手指與壺把的施力位置是否舒適。端拿是否順手相當重要,否則不但累了自己,更容易發生失手破壺的慘劇,不可不慎。況且,勉力為之,不免手上青筋暴露,臉上齜牙咧嘴,讓客人未嘗其甘,先見其苦,不免有點失禮。

4.出水要順暢,斷水要果斷。此點是大部分茶壺不易顧及的。好壺出水剛勁有力,弧線流暢,水束圓潤不打麻花。斷水時,即傾即止,簡潔利落,不流囗水,並且傾壺之後,壺內不留殘水。

9工藝技巧用心所在
  紫砂壺藝向以其高度精巧的工藝性著稱於世,即使是為求其產量與規格化而採用的擋坯成型法,其手工修整的工序仍相當繁瑣,所以工藝水平的高低自是評斷砂壺好壞的重要條件。紫砂壺的工藝要求,基本上有下述幾項:

1.嘴、鈕、把,三點成一線。這點是諸多藏家所特意注重的,尤其是水平壺、西施壺等基本壺式更是如此,它看似簡單,實則不然,甚至包含名家壺在內,仍有許許多多的砂壺嘴歪把斜。另外,上把與下把不在同一垂直線上的亦相當常見。當然,這樣的砂壺一樣能泡能養,只是中國人講究的是「大中至正」、「允執厥中」,所以除非是特意設計的砂壺,不然仍應慎重審視為宜。

2囗蓋要嚴緊密合。圓壺要能旋轉滑順無礙,方壺要求面面接縫平直不變形,筋紋器更要達到面面俱到的「通轉」地步。除了 ​​以上的目視、手試外,我們尚可在壺身盛水後,舉壺作注水狀,以食指壓緊氣孔,若能達到即壓即停且滴水不漏,就表示壺蓋與壺身的密合度甚高,與外界空氣接觸極少。部分技術特佳的陶手還能達到將壺嘴塞住時,手捏壺鈕可將全壺擎起的境地。

3壺身線面修飾平整、內壁收拾俐落,落款明確端正。通常,一件砂壺的做工良否,我們可從外觀上審視陶手是否有用心將壺身線條、轉折、棱線修飾漂亮規整來作判斷。還有,此壺的落款是否大小得宜、位置適中、深淺合度,亦是重要參考。此外,最易遭受忽略的是,壺身內壁流嘴的接、塊面的接縫是否遺有施工泥屑,內壁、內底是否收拾勻當……這些小細節都足以看出作者的製作態度是否嚴謹、審慎。

4胎土要求純正,火度要求適當。有些砂壺乍看之下油光燦然,未養先亮;有的則是賊光浮動,色相詭異,這些徵兆都顯示著此壺的土胎不純或是作者配土太差。至於砂壺的燒結火候是否恰當?則需要經驗的累積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一般可用壺蓋(請切勿用蓋沿,那是全器最脆弱的地方)輕輕敲擊壺身(務請注意,莫傷壺表),若呈鏗鏘含韻之聲,代表火度適中若呈混沌低鬱之聲、代表火度稍嫌不足反之,若呈高尖乾脆之聲,則表過火或加有玻璃水。

慎選真愛切忌衝動

  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變化多端,但美感的標準則依各人的審美涵養而有所不同。你愛花貨的精工細描,我愛光貨的簡單大方,誰也不用委曲誰、所以砂壺的造型孰優孰劣是不能一概而論的。真正重要的是、無論如何,買壺千萬不要光為了作者的名氣或別人的強力鼓吹而衝動下單,否則日後極易後悔。因為泡茶賞壺之際是人類最冷靜、最客觀的時候,這時手中的砂壺勢必會遭受到自己最嚴苛的挑剔,這也就是為什麼茶壺就像女人的戀衣情結一樣──永遠少一把。

TOP

本帖最後由 digiaimo 於 2014-5-21 02:32 編輯

10收藏的八戒九智   自有人類在地球上的出現開始。人就自覺不自覺的有了收藏的概念。從收藏果肉食物,到集攢工具。它伴隨人的發展進程直至今日。不過今天的收藏具有了更多的人文理念在其中。收藏也成為了一種文化,隨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更多的追求一種精神的愉樂。收藏也就有了更多的形式,但這些收藏行為中,藝術品的收藏最令人矚目,其宛如色彩斑斕的萬花筒,令人目眩。收藏可以給人帶來許多的樂趣,但也不可否認它是一種以一定經濟實力為基礎、以大量空暇時間為輔助的需要長期持續不斷關注的文化活動。做為一個成功的收藏者既要有很高文化知識修養,又要具備相當的經濟實力,同時還有好的心態與寬廣的胸懷,有追求而不愚迷,有選擇而有所放棄,只有具備了這些,收藏活動才可能有序進行。否則收藏給你帶來的不是樂趣反而是痛苦!藉多年對收藏的體味於研究,總結了下述的八戒九智,寫給愛好收藏的朋友們參考。


八戒
  八戒之一:戒嗜財,只所以將戒嗜財,列為八戒之首。是因為今天的商業社會,一切都和利益掛鉤,生活中的所有,幾乎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很多朋友最初介入收藏的目的,並非是因為喜好,而是出於一種當前媒體宣傳中經常暗示的所謂巨大利益的驅動。很多朋友很快進入收藏領域又很快的退出,發現並非想像的那樣,買一個罐子,買一張畫,轉手可以賣幾十萬,上百萬,房子、車子、票子一夜俱來。有的還損失了巨額的財產,被騙子迷惑。更甚者參加違法的勾當,盜挖古墓、濫掘遺 ​​址、走私文物出境,使自己走入萬劫不復之地,皆因嗜財。

  八戒之二:戒虛妄,收藏中有許多的故事。可以說每一個收藏愛好者,都是從聽故事開始的。慢慢自己也加入了講故事的行列中去。講故事對收藏的用處有三,一、可以通過故事的述說,將精品變為普通品,將珍寶變為舊貨破爛,可以便宜到手。這類手段多出於高水平的玩家,大家通常叫做“撿了”,但此不同於“撿漏”。(此手段的獲得需要鍛煉,筆者不完全提倡使用,不過一切因人而異。就此有句俗語大家要一定記住那就是“貨賣識家”,能體會此中滋味,你就會有許多老交情,否則你只能買一個人一次的便宜貨)。二、通過故事的述說,將普通品變為精品,將舊貨破爛甚至贗品變為珍寶,將去年的新東西,說成婆婆的媽媽的舅舅的姥爺從宮裡帶出來的寶貝,聽完了,你信了,你兜里的銀子就變成別人的了。三、通過故事的述說,而博得名聲,這就如同章克標先生描述的“登龍術”一樣,在收藏這行當裡,名聲的價值非常大,不怕不懂,就怕沒名。有了名聲,就有了………我不說大家也明白。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分的清虛實。不要最後自己也被虛進去。

  八戒之三:戒癡愚,痴,為迷。愚,為蒙蔽。收藏一定要有度,無度則萬事俱廢。《笑林廣記》中那費千金而得之,左手執虞舜之碗,右手持周公之杖,身披孔子之席,“求賜太公九府錢一文。”的富豪,大家不應該忘記。他的確並非是一個笑話,今日藏界確有如此者。想來都令人心酸澀。

  八戒之四:戒恚嗔,“自忿為恚,忿他為嗔。”收藏是和人打交道的事,多是買他而賣她,求於彼而釋於此,所以閒言碎語,我非你是,你是我非,各是其非,各非其是,不絕於行里。終至互不相讓,惡語誹謗,責罵怨憤,令到人人大生不快。收藏本為雅緻之道,調心養性之術,如因恚嗔而日日不悅,則得不償失。

  八戒之五:戒慳嫉,“氣量”對一個期望有所成就的收藏愛好者而言,無疑於夜路的燈,河上的橋,海納百川故而能成其大,山聚萬土故而能成其高。收藏本身就是一種吸納。所吸納的不單是物,也包括人。每個收藏愛好者都會有其成 ​​功和出色的一面,嫉妒別人的成功,竊喜別人的失敗,是萬萬要不得的。學習他人之優,而為己之優,則會日登一步,山高雲青。

  八戒之六:戒貪念,在收藏活動中,一旦動了貪念,則自己就有可能成為別人的獵物。不貪利、不貪物,一切隨遇,你的收藏才會有躲過陷阱的警醒和更多快樂的回憶。

  八戒之七:戒自欺,有不少朋友,收藏經年,室中堆滿了壇壇罐罐瓶瓶碗碗。一說起自己的收藏就去翻目錄圖冊,元青花和這博物院的一樣,明官窯和那美術館的一樣,玉石器和英國收藏的一樣,青銅器和日本收藏的一樣。別人好意勸說,質問東西存疑。就大發雷霆直言別人不懂、嫉妒、詆毀自己的成就。以後有所感悟,發現自藏品的蹊蹺,也不願意承認,殊不知自欺這會影響一個藏家的一生。

  八戒之八:戒自用,收藏的久了,見的東西多了,再有新手他人的誇讚 ​​。有些藏家就開始飄飄然。儼然大師風範,懷疑一切,肯定一切,自己所言皆為真理,自己所判皆是絕對。其它人的水平都不行,就自己的眼力高,什麼學者、行家、專家都是草木偶人,皆不值一提。這種心態對藏家而言絕不可取。一個優秀的藏家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標準,要有自己的主見,要有堅持主見的決心與能力,也要有力排眾議的魄力,但是一個優秀的藏家也不能剛愎自用惟我獨尊。一切藏品的判定要以事實為根據,理論為支撐,實踐為標尺,含糊不得,妄言不得。

TOP

本帖最後由 digiaimo 於 2014-5-21 02:33 編輯

九智
一者法智,知法,懂法,什麼可以收藏,什麼不可以收藏,知道尺度,學習法規才會少去很多的麻煩。並非是自己搞一個某某收藏協會會員的帽子,就可以去倒賣文物,破壞遺跡。收藏,一切當以法為先,所以法智,為第一智。

二者義智,有情意知道和明白自己收藏的目的,搞清楚自己的收藏是為自己、為後人、為歷史、為社會,還是為錢。明白是最好。

三者時智,收藏懂得時機、時間,那收藏就會事半功倍。

四者平智,保持收藏中的一顆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將收藏放於平淡,才會領略到收藏的神奇!

五者明智,心明肚亮,神誌清明,就會發現很多收藏中的不適之處,知道躲開規避收藏中所遇到的風險。

六者眾智,理解收藏是一種群體的文化活動,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小圈子,要明白眾人拾材火焰高,互通有無,相互支持,各得所好。

七者根智,一切皆有根,收藏的根,就在於學養的培育,增加自己的學識,提高自己的修養。有了這方面不斷的提高你收藏就會無往而不利。

八者自省智,一個收藏愛好者,要自知,明白自己的長處,也要明白自己的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會揚長避短,這樣你的收藏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九者知足智,對收藏愛好者而言,一切藏品的獲得都是沒有足盡的。所以知足者長樂就顯得極其重要了,萬物不可強求。

  最後我想說的就是,收藏此道永遠都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每個藏家都應該知道勤勉謙恭,在收藏這條路上,我、你、他,皆如螻蟻望蒼穹,渺小到不能再渺小了。只有讓自己從最簡單的攢於藏,昇華為對歷史、美學的理解和研究,讓自己的收藏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這才是一個藏家要做的。

                                                            望野於甲申年一月一

TOP

本帖最後由 digiaimo 於 2014-5-21 02:36 編輯

11《陽羨茗壺》[明]周高起 著
目錄

  創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

  神品別派

附錄

  《過吳迪美、朱萼堂看壺歌兼吳貳公》


  林茂之《陶寶肖像歌爲馮本卿金吾作》

  俞仲茅《贈馮本卿都護陶寶肖像歌》

  壺於茶具,用處一耳。而瑞草名泉,性情攸寄,實仙子這洞天福地,梵王之香海蓮邦。審厥尚焉,非日好事已也。故茶至明代,不復碾悄和香藥制團餅,此已遠過古人。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又近人遠過前人處也。陶曷取諸,取諸其製,以本山土砂能發真茶之色香味,不但杜工部雲“傾金注玉驚人眼”,高流務以免俗也。至名手所作,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世日趨華,抑足感矣。因考陶工陶土而爲之系。

創始

  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聞之陶家雲,僧閑靜有致,習與陶缸甕者處。摶其細土,加以澄煉,捏築爲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蓋、的,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

正始

  供春,學憲吳頤山公青衣也。頤山讀書金沙寺中,供春於給役之暇,竊仿老僞心匠,亦淘細土摶胚。茶匙穴中,指掠內外,指螺文隱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矣。世外其孫龔姓,亦書爲龔春。人皆證爲龔。予於吳週聊家見時大彬所仿,則刻供春二字,足折聚訟雲。

  董翰,號後溪,始造菱花式,已殫工巧。

  趙梁,多提樑式,亦有傳爲名良者。

  玄錫。

  時朋,即大彬父,是爲四名家。萬曆間人,皆供春之後勁也。董文巧而三家多古拙。

  李茂林,行四,名養心。制小圓式,妍在樸致中,允屬名玩。

  自此以往,壺乃另作瓦缶,囊閉入陶穴,故前此名壺,不免沾缸壇油淚。

  時大彬,號少山,或淘土,或雜碸砂土,諸款具足,諸土色亦具足,不務妍媚,而樸雅緊栗,妙不可思。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壺。後遊婁東聞陳眉公與瑯琊太原諸公品茶施茶之論,乃作小壺,幾案有一具,生人閑遠之思,前後諸名家,並不能及。前於陶人標大雅之遺,擅空群之目矣。

名家

  李仲芳,行大,茂林子。及時大彬門,爲高足第一,制度漸趨文巧,其父督以敦古仲芳嘗手一壺,視其父日:老兄,這個何如。俗因呼其所作爲老兄壺。後入金壇,卒以文巧相競。今世所傳大彬壺,亦有仲芳作之,大彬見賞而自署款識者。時人語日:李大瓶, ​​時大名。

  徐友泉,名士衡,故非陶人也。其父好時大彬壺,延致家塾。一日,強大彬作泥牛爲戲,不即從,友泉奪其壺土出門去,適見樹下眠牛將起,尚屈一足。注視捏塑,曲盡厥狀。攜以視大彬,一見驚歎日:如子智慧,異日必出吾上。因學爲壺。變化式土,仿古尊罍[音lei2]諸器,配合土色所宜,畢智窮工,移人心目。予嘗博考厥制,有漢方扁觶、小雲雷、提梁卣、蕉葉、蓮方、菱花、鵝蛋、分襠索耳、美人、垂蓮、大頂蓮、一回角、六子諸款。泥色有海棠紅、硃砂紫、定窯白、冷金黃、淡墨、沈香、水碧、榴皮、葵黃、閃色、梨皮諸名。種種變異,妙出心裁。然晚年恆自歎日:吾之精,終不及時之粗。

雅流

  歐正春,多規花卉果物,式度精妍。

  邵文金,仿時大漢方獨絕,今尚壽。

  郡文銀。

  蔣伯荂,名時英,四人並大彬弟子。蔣後客於吳,陳眉公爲改其字之敷爲荂。因附高流,諱言本業,然其所作緊致不俗也。

  陳用卿,與時同工,而年會俱後。負力尚氣,嘗掛吏議,在縲絏中。俗名陳三呆子,式尚工,致如蓮子、湯婆、缽盂、圓珠諸制,不規而圓,已極妍飭。款仿鍾太傅貼意,落墨拙,落刀工。

  陳信卿,仿時、李諸傳器具,有優孟叔敖處,故非用卿族。品其所作,雖豐美遜之,而緊瘦工整,雅自不群,貌寢意率,自誇洪飲逐貴遊間。不務壹志盡技,間多伺弟子造成,修削署款而已。所謂心計轉粗,不復唱渭城時也。

  閔魯生,名賢,制仿諸家,漸入佳境,人頗醇謹。見傳器則虛心企擬,不憚改爲,會也進乎道矣。

  陳光甫,仿供春、時大爲入室。天奪其能。蚤眚一目,相視口的,不極端致,然經其手摹,亦具體而微矣。

神品

  陳仲美,婺源人,初造瓷於景德鎮。以業之者,多不足。成其名,棄之而來。好配壺土,意造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爐、辟邪、鎮紙,重鎪疊刻,細極鬼工,壺像花果,綴以草蟲,或龍戲海濤,伸爪出目,至塑大士像,莊嚴慈憫,神采欲生,瓔珞花蔓,不可思議。智兼龍眠、道子。心思殫竭,以夭天年。

  沈君用,名士良,踵仲美之智,而妍巧悉敵。壺式上接歐正春一派,至尚像諸物,制爲器用。不尚正方圓,而筍縫不苟絲發。配土之妙,色像天錯,金石同緊,自幼知名。人乎之日沈多梳。宜興垂髫之稱。巧殫厥心,亦以甲申四月夭。

別派

  諸人見汪大心葉語附記中。休甯人,安體茲,號古靈。

  邵蓋、週後溪、邵二孫,並萬曆間人。

  陳俊卿,亦時大彬弟子。

  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沈君盛,善仿友泉、君用。並天啓、崇禎間人。

  沈子澈,崇楨時人,所製壺古雅,渾樸。嘗爲人制菱花壺,銘之曰:石根泉,蒙頂葉,漱齒鮮,滌塵熱。

  陳辰,字共之,工鐫壺款,近人多假手焉,亦陶家之中書君也。

  鐫亦款識,即時大彬初倩能書者落墨,用竹刀畫之,或以印記,後竟運刀成字,書法閒雅,在《黃庭》、《樂毅》貼間,人不能仿。賞鑒家用以爲別。次則李仲芳,亦合書法。若李茂林,朱書號記而已。仲芳亦時代大彬刻款,手法自遜。規仿名壺日臨,比於書畫家入門時。

  陶肆謠曰:壺家妙手稱三大。謂時大彬、李大仲芳、徐大友泉也。

予爲轉一語日:明代良陶讓一時,獨尊大彬,固自匪佞。囗蓋要嚴緊密合。

圓壺要能旋轉滑順無礙,方壺要求面面接縫平直不變形,筋紋器更要達到面面俱到的「通轉」地步。

除了以上的目視、手試外,我們尚可在壺身盛水後,舉壺作注水狀,以食指壓緊氣孔,若能達到即壓即停且滴水不漏,
就表示壺蓋與壺身的密合度甚高,與外界空氣接觸極少。

  部分技術特佳的陶手還能達到將壺嘴塞住時,手捏壺鈕可將全壺擎起的境地。
壺身線面修飾平整、內壁收拾俐落,落款明確端正。通常,一件砂壺的做工良否,
我們可從外觀上審視陶手是否有用心將壺身線條、轉折、棱線修飾漂亮規整來作判斷。

  還有,此壺的落款是否大小得宜、位置適中、深淺合度,亦是重要參考。此外,最易遭受忽略的是,
壺身內壁流嘴的接、塊面的接縫是否遺有施工泥屑,內壁、內底是否收拾勻當……
這些小細節都足以看出作者的製作態度是否嚴謹、審慎。胎土要求純正,火度要求適當。
有些砂壺乍看之下油光燦然,未養先亮有的則是賊光浮動,色相詭異,這些徵兆都顯示著此壺的土胎不純或是作者配土太差。

  至於砂壺的燒結火候是否恰當?則需要經驗的累積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一般可用壺蓋(請切勿用蓋沿,那是全器最脆弱的地方)輕輕敲擊壺身(務請注意,莫傷壺表),
若呈鏗鏘含韻之聲,代表火度適中若呈混沌低鬱之聲、代表火度稍嫌不足反之,若呈高尖乾脆之聲,
則表過火或加有玻璃水。慎選真愛切忌衝動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變化多端,但美感的標準則依各人的審美涵養而有所不同。

  你愛花貨的精工細描,我愛光貨的簡單大方,誰也不用委曲誰、所以砂壺的造型孰優孰劣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真正重要的是、無論如何,買壺千萬不要光為了作者的名氣或別人的強力鼓吹而衝動下單,否則日後極易後悔。
因為泡茶賞壺之際是人類最冷靜、最客觀的時候,這時手中的砂壺勢必會遭受到自己最嚴苛的挑剔,
這也就是為什麼茶壺就像女人的戀衣情結一樣──永遠少一把。

TOP

本帖最後由 digiaimo 於 2014-5-21 02:38 編輯

12紫砂壺的保養(轉貼)


紫砂壺是喝茶人的珍寶,但要使紫砂壺表現出真正的個性,就要有正確的養壺方法,泡壺是最好的養壺方法,具體可分以下六點:

1、徹底將壺身內外洗淨。無論是新壺還是舊壺,養之前要把壺身上的蠟、油、污、茶垢等清除乾淨。

2、切忌沾到油污。紫砂壺最忌油污,沾一後必須馬上清洗,否則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3、實實在在的泡茶。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

4、擦與刷要適度。壺表淋到茶汁後,用軟毛小刷子,將壺中積茶銷銷刷洗,用開水沖淨,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試即可,切忌不斷地推搓。

5、使用完畢要清理晾乾。泡茶完畢,要將茶渣清除乾淨,以免產生異味,又需重新整理。
 
6、讓壺有休息的時間。勤泡一段時間後,茶壺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徹底乾燥,再使用時才能更吸收。



按這六步養亮的壺,雖養成的速度較慢,但亮度可經久也不褪,不怕人的手氣觸摸。

13《紫砂生產工藝技術問題的探討》葉龍耕 作
  宜興紫砂陶是我國具有優秀民族傳統的實用工藝美術陶瓷,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崇高的藝術成就,為人類文明作出了貢獻,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聲譽。在素有“瓷器之國”歷代名家輩出的中國,宜興紫砂陶何以在中國的陶瓷藝術中獨樹一幟,異彩四放?它己成為廣大陶瓷工作者和紫砂陶愛好者共同關注和研究的問題。本文以普及宜興紫砂陶有關科學知識為目的,對宜興紫砂陶生產工藝進行探討。

(一)紫砂泥的製備及其對紫砂壺外觀、內在質量的影響:

  紫砂泥可以單獨製成坯用泥料,與其它陶瓷坯料相比,具有加工工藝簡便的優點。然而,泥料顆粒的粗細,隨時代的變遷而發生變化,製成的紫砂壺產生了不同的時代風貌和不同的內在性能。

  紫砂泥的製備,基本上分成手工和機械加工兩種。民國徐珂在《清椑類鈔》一文中描述道:“泥初出山時,大如煤塊。舂以杵,必數次,始取其較細者,浸之於池,經數月,則粗分子下沈。其最上層,皆有黏性,乃取以製器。”這是一種典型的手工加工方法。直到解放前後,有用石磨磨泥粉的手工製法,此法一直沿用到1957年。在1958年,紫砂泥的加工實現了機械化。用石輪輾破碎,加工細度控制在60目篩左右,1959年開始應用雷蒙粉碎機,細度在100目篩以上,濕水後通過真空綾泥機捏練,成為供製坯用的熟泥。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