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這篇又浮上來了,雖說談論的人似乎不是太多,但這是少數有談論知識的文章了
上面說了苦澀,我也說一些我知道的部分,其實茶葉苦澀的原因不少,說一些我瞭解的部分
茶會有苦澀感,主要是來自於茶葉內的「兒茶素類」,它是「多元酚類」的一種(茶多酚),而造成的原因有
1.茶種:每個種類天生含的兒茶素類含量不同,例如:青心烏龍就比金宣來得不苦澀
2.日照因素:日照愈長,茶菁(茶的嫩葉,採製茶的原料)含有「兒茶葉」的成分愈高。因此,冬茶、春茶的日照比較少,所產製的茶葉,其兒茶素的含量較少,高海拔天氣多變化,日照較少,產製的茶葉本身兒茶素含量相對較少
3.葉子的老嫩:茶樹新長出的「嫩葉」,本身具有高含量「胺基酸」(也是茶葉甘醇的口感的來源);但相對而言,其兒茶素含量也高,所以製茶全部用「嫩茶」也不是最佳的製茶方式,例如:今年春茶有些產區過早採收,所以葉子過嫩,山上的說法是好像製作中藥
4.茶菁含水量多寡:作茶會選擇「陽光普照」的好天氣,目的有二:一為降低茶菁含水量(如果茶菁含水量高,其兒茶素較充足,製成茶葉後,茶湯較苦澀,有陽光的日子則反之),二為日光照射可進行完整「晒菁」過程,水份散發不完全,會影響後續發酵品質
5.茶菁含水量多寡:作茶會選擇「陽光普照」的好天氣,目的有二:一為降低茶菁含水量(如果茶菁含水量高,其兒茶素較充足,製成茶葉後,茶湯較苦澀,有陽光的日子則反之),二為日光照射可進行完整「晒菁」過程,水份散發不完全,會影響後續發酵品質
6.製程不良所造成:製造過程中不適當的靜置、萎凋及攪拌,都可能造成茶菁細胞積水,導致「茶菁」水份散發不足,萎凋不良
7.發酵程度:發酵程度是指「兒茶素類」的氧化程度,綠茶發酵程度最低,兒茶素含量較高,烏龍茶次之,紅茶及普洱茶的兒茶素較低,其澀味感亦降低

以上資料蠻多參考「茶葉改良場」-茶葉專訊66期
6

評分人數

  • mango492800

  • 大軍雅棠

  • 射過溪

  • 容爸

  • 瑩瑩

  • 嗜茶士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