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小弟發表在舊版的文章,
或許也符合這個主題,重貼一下:

茶湯的滋味,是各種茶葉內涵物質對人體味覺感官作用的結果。

好感覺的口味,來自這些物質的協調作用,
當某些成分含量過多或過少,也就是物質成份比例的不協調,
就會在人體感官產生不舒服的刺激感。

茶湯中,令感官不舒服的感覺有大約是苦和澀。
澀的主要來源是茶多酚、氨基酸等等,
苦味的來源有咖啡鹼、花青素、茶皂素等。

據已有的研究資料,茶葉的化學成份有500多種,
其中有機化合物有450種以上,
無機化合物大約有30種左右。
小弟半路出家只能就所知簡單說說,請大家原諒!!

苦、澀這些刺激性物質,都要有茶黃素從中搗蛋,
才能起作用,這就是嫩芽相對比較苦、澀的原因之一。

但是這種苦、澀不必低溫沖泡,
也能泡出不苦不澀,而且飽滿的口感,
那就是要有豐富的可溶性糖、部分氨基酸,
特別是低分子的氨基酸所產生的甜味來中和這些苦、澀感。

就好像您喝苦茶是苦的,
或吃未成熟的芭樂是澀的,
但是苦、澀當下,您塞一顆糖在嘴裡,
苦、澀就減輕或感覺不到了,
這就是糖和苦、澀起了協調作用,
欺騙了味覺感官,而不是糖把苦、澀的物質變不見了。

茶也是一樣,不刺激的茶,
是要內涵物的協調,而不是把刺激的內涵物去掉(不泡出來),
把這些內涵物去掉了,刺激性是不見了,
口感的豐富性也失去了一段,
低溫泡當下,應該泡不出晶甜度和膠質,
更而甚者,如果透過製作方法,把這些刺激性物質拿掉,
而陳化、醇化物質也就失去了鍊條中的一節,
這對後發酵成果也是一種損失。
9

評分人數

  • 建宏

  • bluegallery

  • golden9999

  • kuan

  • 羽身

  • 下港人

  • 煎茶人

  • 來自高雄

  • 好喝茶

TOP

我補充一下
茶鹼跟單寧酸含量也是影響的因素!

TOP

小弟發表在舊版的文章,
或許也符合這個主題,重貼一下:

茶湯的滋味,是各種茶葉內涵物質對人體味覺感官作用的結果。

好感覺的口味,來自這些物質的協調作用,
當某些成分含量過多或過少,也就是物質成份比例的不協調,
就會在人體感官產生不舒服的刺激感。
翕哱艸堂 發表於 2010-8-1 22:22


老哥....總算找到點共識了~~

那還會有人堅持....苦澀=茶質??

TOP

苦澀是茶質中的一部份,不是全部,
重點是"不苦澀"有兩種可能,
一是茶質夠好,甜蓋過了苦澀(但其實苦澀是在的),
二是茶質極差,雖然沒有苦澀但也沒有甜,喝起來也不苦澀,
同樣是不苦澀,但二者的差別是極大的!
1

評分人數

TOP

茶經上說(不苦不澀不是茶)但苦澀不代表茶質優劣 相對於現在製茶技術的精進 苦澀已可改變

TOP

確實不苦不澀不是茶,因此才會有製茶的技術,渥推的技術或是以時間來轉換。
也許有人就是獨鍾這個苦與澀的滋味。

TOP

曾有一位老茶人跟我說,茶鹼跟單寧酸是造就苦澀的原因,就普洱茶而言,不就是要靠查檢跟單寧酸進行後發酵!
下港人大提到,甜蓋過了苦澀,是真的嘛? (還沒喝過這種茶,大大是否有樣本讓小弟我了解一下)
就算甜蓋過了苦澀,應該也不至於一點苦澀的感覺都沒有吧!

TOP

回復 16# 下港人


    請問前輩茶質是否跟耐泡度有很大關係,謝謝

TOP

野生大樹(古樹)茶,是存在的,除了價高量少(行情好像都是一餅三千起跳) ,物主惜售情形也很嚴重 ,一餅難求,通常喝的到買不到,更標榜馬上可以喝(因為不苦不澀),但是,這種茶陳放的價值真的會越來越好嗎?是真的野生古樹茶嗎?我想這是做茶的人才知道吧!

就拿紅印來說(不說現在),10年前,它的口感也還是帶有些苦澀,那怎麼說呢?我相信大家都沒喝過剛做好的紅印,它也是從不苦澀慢慢陳放才把本質給帶出來嗎?

現在市場上很多都標榜"野生大樹(古樹)茶",再來請問各位大大,翻山越嶺爬樹一天能摘多少,多少消費者能夠分辨,假貨又有多少?

請有經驗的大大,分析一下! 我相信這可以幫助到很多想瞭解大樹茶的人!
以上純屬個人想法,各位大大不吝指教!

TOP

本帖最後由 ko001 於 2010-8-2 15:00 編輯

不知 30 的龍井如何?20 年的白毛或白水仙?喝過的茶友當然明白!

所以不苦不澀不霸的新茶,總是喝而不買,管他老扳說得天花亂聚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