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先下結論:2018年後--看壞普洱茶價!

【經濟大環境面分析】----上篇

中國經濟起飛概況

中國在文化大革命後經濟已經處於崩潰邊緣,國家財政赤字嚴重。迄至1978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一條「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外資基本上處於嘗試階段,主要來源是外國政府貸款。引進外資,提供免稅優惠期,合作辦廠. 學習吸收國外企業資本管理營銷方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加速了對外貿易發展,提高了經濟的國際競爭力。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中共黨內反改革開放的保守勢力一度得勢,鄧小平影響力大為下降。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以普通黨員的身份視察武昌、深圳、珠海、廣州、上海並發表重要的「南巡講話」,講話提出:「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92年後,改革開放的路線基本確定,中國進入了一個周邊國際環境基本和平,國內社會穩定,經濟長期快速增長的階段,「八五」計劃、「九五」計劃、「十五」計劃均得到了全面實施和基本完成。


改革開放湧來的外資,最初是以香港資金(港資)佔最大比重,達百分之八十。直至2011年全年,名義上港資仍佔外資比例達66.3%(投資金額770.11億美元),是內地吸收外資的最大來源地。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國家力量大幅增強,國際地位和軍事實力顯著提高。2010年,中國GDP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經濟大國,2013年GDP折合91814億美元,對外貿易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同時中國成為美國國債(除美國本國以外)最大債權國。中國已經成為國際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2010年,中國GDP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年,中國廣東省(人口約1億5百萬)GDP總值超越台灣(人口約2千300萬),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GDP總值超越台灣的省份(個人平均仍低於台灣)。2012年之後江蘇,山東,浙江GDP也先後超越台灣,其中廣東達到兩倍以上。北京,上海,超越香港。中國的城市人口比例已從20%上升到50%以上,而實際上由於大量農業人口進城打工,所以中國實際上的非農業人口比例更高。


1992年到1994年台商對大陸投資項目統計約2.3萬家,協議金額200多億美元,實際投資額75.8億美元。從1993年台商赴大陸投資第一波高峰開始到兩岸經貿論壇,台商在大陸投資的企業已達6萬家,累計投資金額約2000億美元。


1

評分人數

TOP

2015中國經濟的隱憂-----中篇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2月1日公布,1月製造業PMI降至49.8%,跌破景氣榮枯分界線50%,創2012年9月以來新低;非製造業PMI為53.7%,較2014年12月下滑0.4個百分點。PMI指數(PurchasingManagers' Index)中文含義為採購經理指數,指數50為榮枯分水線,PMI大於50代表經濟正在發展,小於50顯示經濟在衰退。為因應疲弱的經濟,中國人民銀行在4日晚間宣布,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大陸自2012年5月以來首次全面降準,這種調控經濟措施,顯示中國經濟已不再維持過去10年貨20年繁榮的現象,未來幾年經濟放緩,各種相應商品價格也會隨著資金轉移效應,極有可能產生崩跌現象。


其次,房地產真的回穩了嗎?2014年7月中旬以來,各地方政府放鬆限購的措施不斷升級,房地產銷售的確出現了一些回暖跡象,但效果並不明顯,持續性也令人懷疑。另一方面房貸環境仍偏緊,二季度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從6.70%進一步攀升至6.93%,創2012年降息以來新高,剛需和投機性需求都會受到抑制。地產商的壓力同樣也有增無減。一是庫存壓力,這種壓力不局限於短期,而是中長期問題。從2010年以來,四萬億時期的投資逐步竣工,導致房地產供給持續快於銷售,庫存不斷積壓,目前商品房庫存/銷售比已從2010年的2.3升至5.1,處於2003年以來的高位,未來去庫存可能要持續數年,隨之而來的投資下行。二是融資壓力,非標收緊、銀行對地產項目愈發謹慎,疊加外資流入放緩,短期大陸產融資仍不容樂觀。自去年11月以來,房地產投資到位資金增速從27.6%連續下滑至3%。這顯示過去經濟火車頭的房地產並不能維持過去的榮景,價格向下調整已經是未來的事實!


再者,依據大陸政府資料統計各項投資當中,基建投資增長最快(佔總投資的22.8%),是對沖房地產投資下行(拉動投資回升0.9%)的主要動力之一,但這在下半年很難持續。從歷史上看,基建投資與國家預算內資金趨勢基本一致,後者略微領先於前者,6月國家預算內資金增速經從上月的19.7%大幅回落至15.5%並不是一個有利的信號。除此之外,基建投資的另外一個資金來源政府性基金也是捉襟見肘,其中主要是土地出讓收入和一些預算外的非稅收入。受房地產低迷的拖累,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增速已從去年的44.6%大幅降至26.3%,對應的支出增速也從41.9%降至24.8%。而預算外的非稅收入也明顯受到八項規定的影響,導致政府性基金整體增速從39.2%降至23.3%。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將降低地產商投資的意願,未來土地出讓收入仍面臨較大壓力,這些都顯示經濟在衰退的跡象。

大陸官方在財政政策方面,陸續推出穩增長政策,包括擴大鐵路投資、擴大出口退稅、小微企業減稅等,帶動財政支出明細回升。貨幣政策方面,連續採取定向降准、再貸款、PSL等寬鬆措施,以維持相對充裕的流動性環境。但政策寬鬆後也並未見到預期的力度有增量。


根據大陸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內需不振的情況下,外需好轉成為二季度經濟企穩的重要動力。這次企穩是短期利好共振的結果:從外部看,全球經濟擺脫美國極寒天氣衝擊,迎來一輪觸底反彈。長期來看,中國的出口已經觸碰到天花板。理由一是勞動力成本攀升導致出口競爭力遭遇瓶頸。二是全球經濟仍未擺脫危機後的去槓桿過程,未來隨着發達國家儲蓄率的回升,其儲蓄-投資缺口將趨於收窄,隨之而來的是貿易逆差的收窄甚至逆轉。財經專家認為中國經濟短期的回暖恐怕不會改變中長期的低速增長的趨勢。

綜上,中國經濟走了20多年的多頭趨勢,按照經濟市場景氣循環理論推測,反轉向下的機會是存在的!姑且不論會反轉向下,但以當下的各種數據顯示,要維持過去的榮景已不容易,調整個人相應的經濟理財措施應該是必要的作為。


普洱茶價能經濟放緩後維持高價?

環顧過去普洱茶價多頭趨勢的翻漲,與中國經濟起飛有極密切的正相關連結,為各界所不爭之事實!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後百物翻漲,並非獨厚普洱茶,就以中國前20大茗品來說,幾乎漲多跌少!大環境趨勢,驅使中國經濟市場中的茶市也在同步推升。當萬物齊漲時,人人喊漲,一旦經濟反轉時,亦有可能隨之人人喊跌!

1

評分人數

TOP

                                                    【普洱茶業界的問題分析】


普洱茶的分類非常廣泛,過去在普洱茶價格在2003年後在大陸產官學共同炒作下,價格一日多變,廠家開出的盤價翻漲四五倍,2007年二季度初來到高點後,中盤商接不下手,價格便開始腰斬下跌,市場上便出現所謂崩盤的疑雲,到第三季時價格才開使回穩,縱觀這次暴起暴跌的現象,都仍是屬於普洱茶市長多下的短線修正價格現象而已,後來也持續往上攀高,一直來到當前各山頭茶價得歷史新高價格,這幾年在炒作價格的同時,也發現相對成交量萎縮了,這也意味市場能接受高價的數量愈來愈少了。


普洱茶的價格,從近幾年興起的「雨林」高價位品牌銷售不振情況來看,和大益等大廠銷售衰退,或許是一個長期價格反轉的警訊!過去幾年在業界發現一個公開的秘密就是「拚配茶」用來降低成本,無論是大小廠的業界為降低成本,常用「拚配茶」來降低成本,例如以「台地茶拚配古樹茶」、「周邊茶拚配核心茶」、「雨水茶拚配谷花茶或春茶」。然後就編織一套故事或說法在市場上流傳,拚配茶值得收藏嗎?個人持保留的看法!對一個藏家來說,收藏投資當然是要以純料為主,但是,以純料製作的茶餅愈來愈少,特別是名山茶餅。原有良心的廠家,不是受不了市場價格誘惑,就是受盤商要求改變製程與純料作法。相信大多數藏家都沒有入茶山去探訪的經驗,手上收藏的茶餅也大都是經賣家轉述,要分辨是否為純料或拚配的難度極高!(喜愛拚配茶者亦大有人在,本文旨在描述一些廠家與盤商心態事實,並非對拚配茶做否定批判)


就現實上來說,一般消耗量最大的應該是中低價位的的茶品居多,從供需的觀點來看,中低價位茶品的消耗量是否足以支撐長期高茶價?這或許可以嗅出一些端倪出來!另外,高端的茶品多數是藏家手上的鑑賞品,只有極少數的會拿來品茗,就消耗需求量來說是很少的,雖說古樹茶數量少(不含仿冒和拚配),但每年供給量卻穩定的源源不斷增加,會不會有飽和的一天?也值得省思!


近幾年普洱茶價格能穩住在高檔,藏家的收藏力度或許是重要原因之一,若是,那藏家收藏也有一定的限度,隨著大環境經濟放緩效應出現,藏家或中短線投資客縮手甚至反倒貨,都有可能再次使得茶價向下崩跌。


綜合以上分析,未來3年後普洱茶價,找不到支持向上或維持的理由,趨勢緩步向下,若中國經濟出現劇烈變化,也不排除崩跌的可能性。

3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