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回復 8# hen

關於兄提的第二點,小弟有機會將留意樣本的對比

關於兄的第一點,提供一些資料供兄參考....


大益的官方是這麼描述黑馬技術
巧妙運用酶系的分離、純化、關鍵酶構建、合成等現代酶工程技術手段合成複合酶製劑加以綜合運用.....利用溫度、濕度、
酶活力等最佳組合加速品質醇化,即在原料、半成品、成品儲存過程中,結合產品品質特徵,利用醇化技術,啟動酶活性
,醇正品質,促使大益“猛海味”得以傳承和延伸。


大益官方對於渥黃與黑馬的描述,最大的差異點就在於黑馬有使用到人工的複合酶製劑,而渥黃是純粹在通風低溫的環境
下微生物定置與集中於揉撚葉上,更簡單的說,渥黃是在散布於各山頭的初製所中進行,它是原料製作中的一環,黑馬技術
則囊括了原料、半成品與成品儲存的過程,簡言之,黑馬是從原料 --> 半成品 --> 成品儲存 一連串的工藝改良,渥黃僅只於
鮮葉變成曬青毛茶中的一環


因此黑馬不應該屬於前發酵才是,黑馬有應用到前發酵也有應用到後發酵。
PS: 以曬菁毛茶製作完成的時間點劃分前發酵與後發酵

TOP

回復 10# 來自高雄

兄好,此主題是渥黃而非黑馬哦!黑馬可以被指為炒作的話題,因為新版的7542有了黑馬,上市價貴了不少
但是渥黃在內地是負面題材,被不少內地網友盲目的攻擊(我說他是盲目並非我認為渥黃是對的,而是批評渥黃的內容多數錯誤又或是荒誕,例如黑馬就是渥黃的論述),而炒作指的是將價格虛浮往上拉抬,既然渥黃是負面,就不存在炒作,可以說是打壓,您可以說是...只是多一個打壓的話題, 亂七八糟

兄是這個領域的專業前輩,還請針對渥黃這個工藝環節,多多指教

TOP

大益一年要使用多少的毛料,自己能生產多少,應該外購的較多,所以就只能使用成形前的毛料黑馬了。

TOP

回復 13# hen

兄好,依我對大益官網中黑馬的描述文字中粗淺的理解

黑馬是從原料 --> 半成品 --> 成品儲存 一連串的工藝改良


其中原料指的是製作完成的曬青毛茶


各地初製所將曬青毛茶製作完成後運回廠內,才有所謂的巧妙運用酶系的分離、純化、關鍵酶構建、合成等現代酶工程技術手段合成複合酶製劑加以綜合運用
此時不管是生茶的茶菁或是渥堆後的熟茶茶菁,算是半成品


成品則是壓製成型但是尚未出廠販售,這點由生產日期與上市日期往往有時間落差可以窺見


整個流程都運用到微生物的相關技術,稱之為黑馬,如果單指毛料,只能說是黑馬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OP

有茶友將本文部分內容擷取到MIT進行討論,我個人是歡迎的,到底渥黃是如何? 真理會越辯越明

那邊有幾個論點,個人覺得蠻有討論價值

1.茶友huangfafo 表示,5年前就喝過2004左右年生產的渥黃茶, 滋味迷人...2005年到2009年大益茶典有各式茶款新茶時期的葉底照,很容易就可以分辨茶葉是否轉黃
PS:編者吳坤雄是吳遠之的父親


==> 可以從大益茶典的葉底圖與茶湯去研判是否為渥黃茶,並進而觀察這些年的陳化,這些茶是否有越陳越香與越陳越醇

2.實習版主ddt66688表示,14年下關的FT8623也有渥黃


==> 渥黃茶已被大廠用於不少產品上,為什麼大廠不怕砸了自己百年招牌? 究竟渥黃是不是一個假議題?


3.實習版主ddt66688表示,如果同一批鮮葉,你可以選擇有渥黃的A茶餅與沒渥黃的B茶餅去購買,你會做哪個選擇?


4.若一款曬青茶無法陳化,問題不應該是渥黃,應該是殺青、揉捻、晾乾或曬乾的過程出了問題,又或是後發酵的過程出了問題?


==> 渥黃茶會陳化,也就是會越陳越香與越陳越醇,如果新茶時你就不滿意它,那麼幾年後你很有可能還是不滿意它的陳化表現,如果新茶時你滿意它,幾年後它相對新茶時更加香醇,你很有可能還是滿意它的陳化表現 (這就是我所謂的渥黃茶根本沒有陳化風險的問題)


5.現在的渥黃茶,在若干年後,不太可能會是一款好茶,又或是一款知名的茶?
1

評分人數

TOP

關於第五點,我提供幾個例證給各位思考....
(A)70年代的綠字黃印認真配方,內票寫什麼? 認真配方,適度發酵,並經高溫緊壓而成,湯色紅黃鮮亮.....請留意適度發酵與湯色紅黃鮮亮等字眼


(B)70年代的美術字七子鐵餅與美術字七子黃印,深邃的七子世界作者陳智同先生是這麼描述的,美術字七子黃印口感較為強勁且豐富,但仍然是偏熟的產品。美術字七子鐵餅的口感略熟,但與渥堆發酵之工藝不同...相信可能是熱蒸發酵的產品,其配方應為實驗方法,並不如八中黃印豐富,但其陳期及老韻則令人感到心醉,口福之福乃是普洱饕客的最大福報。


(C)80年代初期採用潮水發酵的7582,個人喝過三款不同的餅,同時品飲的茶友都覺得風韻迷人,與渥堆發酵的熟茶截然不同,仍有著豐富的口感與茶湯飽滿度


(D)90年代渥堆發酵有胭脂粉味的7572,特殊的韻味仍吸引不少茶友高價購買


上述ABCD四款著名茶品,其人工增加發酵度的做法,比目前的渥黃製程來的高出許多


薄攤約6公分、通風且低溫保持8~10小時的渥黃過程,危險恐怖嗎?

TOP

TOP

ipuerh 發表於 2015-9-18 11:03


這篇文章的內容,哪些是藏茶閣原作?哪些是大益官方文獻?哪些是獨立研究者的研究結果?
這三者必須清楚標示,否則讀者無法判斷文章內容的可信度有多高。

TOP

黃湯灌多了!私感都是虎人ㄉ!靠﹗私感都是虎爛騙人ㄉ﹗茶不是就來喝ㄉ﹖管它甚制程好不好﹐喝就清楚,難到靠理論就能飛上天﹖自身味蕾都不信信誰?
1

評分人數

  • calliekuo

TOP

回復 18# chen6955

基本上,除了有一段引述大益官網對於現代曬青茶的說明外,其餘你看到所有比較專業名詞與相關數字的,都是來自於獨立研究者的論文我個人的推論,都會寫上個人認為這類的話語


我不是這個領域的學生,所以專有名詞相關的部份都是從專業研究上引述過來的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