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家裏完全可存出好茶,今早從櫥藏櫃翻出15年前大陸同事來台學習時送的大紅袍,每盒是80克2小盒做禮盒裝。
密封膠帶撕開,盒蓋打開一股參香就沖出來了,聞聞是非常純淨的參香韻。
當然取七克約100cc蓋杯泡就是淨又濃純的參藥香,估計應有四十年以上才能轉出這麼乾淨的參藥香。
因為十五年前是以喝梨山大禹嶺為主,對岩茶不相應,就這樣擺著。
也許是紙盒裝,內有塑膠帶包著,外紙盒透氣轉的比較快,內有塑膠帶保護,反而轉出又乾淨濃醇的參藥香。
1

評分人數

  • Templeton

TOP

茶湯的口感和茶葉中的含水量多寡有很大的關係 在溼度40的環境下 含水量太低 茶湯口感潤度低 顏色較淺 濕度8 ...
dsh0218 發表於 2019-4-28 09:13


很重要 但不同材質的容器存放的效果差別很大 一般市面上的塑膠親密罐 存放焙火茶十幾年


香氣沒啥問題 存放生普時(娜卡)轉出一種酸味 將生普移至錫罐後 酸味又不見了 目前自己常喝的茶都用錫罐存放比較多


前輩好:
末學的的經驗是酸味是如果是傳統二斤裝不銹鋼內封罐藏鐵觀音是在第10幾年到20幾年轉出較強的酸韻,超過30年後,藥性轉出來酸韻就剩淡淡了。
而如果外包裝是硬紙板材質的傳統禮盒,藥香應會比不銹鋼快好幾年,雖快但不會影響品質及茶葉的柔軟度。
注意的是盒內仍須有厚塑袋包装。

TOP

依此長時間證明只要內有塑袋包裝密封住,經長時間保存,外界倉味環境味道是進不去茶體的,而內部自己進行轉化,想必普洱應該也是大約這些時間而轉出藥香如密封住的話比其她烘焙茶須要更多年些。

TOP

因而從各種茶品的長期20年觀察陳化表現,總結所有的茶品幾乎到最後都是趨於一致性的~參藥香
個人大約歸那了須轉出參藥香的年紀
80年代的後文革港倉到如今三十幾年了是蘭樟香往參藥香邁進,但主體仍以蘭樟香為主體,參藥香有少分仍不顯。
80年代後的中茶平版模有乳丁的的鐵餅乾倉是hinoky系列的老油樟香,藥香很少。
岩茶大紅袍中足火焙86年代的若用30公不銹鋼中量的同存是已跳過梅子酸韻的香,藥香進行但藥香仍不是很顯。
岩茶大紅袍中焙98年的用30公斤或10斤大鐵罐存仍是梅子韻
岩茶大紅袍中焙約95~98年代的75克小包裝外紙盒內襯塑帶的存放於底層櫃開封有比70年代港倉普洱香度更揚的參藥香(化足足比生普洱提早20年)
熟普洱個人不太喝所以沒觀察
鐵觀音重焙80年末90年代初2斤裝不銹鋼是參香的藥性香兼具梅子韻約平分秋色(如果不用鋼罐封,藥性香應更快足)
以上觀察是個人藏茶20年後於如今品茶的表現,用個人所知的表達。
當然還有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乾倉港倉的參藥香系列就不再敘述了
歡迎前輩們指正!

TOP

更正

鐵觀音重焙80年末90年代初2斤裝不銹鋼"是參香"的藥性香兼具梅子韻約平分秋色(如果不用鋼罐封,藥性香應更快

更正為鐵觀音重焙80年末90年代初2斤裝不銹鋼""不是參香""的藥性香兼具梅子韻約平分秋色(如果不用鋼罐封,藥性香應更快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