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我國古代製茶工藝發展史,從曬製、蒸製的散和末,演變為拍製的團餅,在唐宋達到了全盛時期。元代的製方 ...

...........................

   1928年《沙縣誌》記載:沙邑有兩種,一名烏龍,一名紅邊。制烏龍則用火烘,制紅邊則須日曬。制法略異。查烏龍在同治初(1982年)計出一萬餘箱,及季年則增加一倍;紅邊始莊于同治季年,時出一萬八千餘箱,光緒九年乃達三萬餘箱,至十五年(1889年)競有六萬餘箱。所謂制法略異的紅邊,顯然是為了簡化烏龍工藝,面向全發酵紅工藝演變的例證。

   
起源于福建崇安桐木關的小種紅,是紅工藝形成的最早雛形。據《武夷山志》記載:崇南曹墩乃武夷一脈,所產甲于東南。桐木關產曆吏與武夷齊名,開始也是岩制法,後因高山雲霧,利用松木煙氣來促使的萎凋、發酵和乾燥,演變而成具有獨特氣味的紅花口種——煙小種(即小種紅),至今猶存。我們從小種紅採制工藝中鮮葉原料標準如岩及制法中尚保留一個過紅鍋的工序來分析,可以清楚看到由烏龍工藝向紅工藝演變的痕跡。

   
起源于福建的坦洋折琳政和三大工夫紅,其工藝形成年代尚無確鑿史料可考。據1957年李述經在坦洋調查:道光末至咸豐間(1850—1861年),有鄉人胡志海自崇安傳入種,引進烏龍制法,初時多運往星村出售,也有廣東人來坦洋收購。同治初(1862年),生產興盛,至光緒七年(1881)坦洋有莊36家,出7萬箱。其制法萎凋後揉撚,在陽光下曬乾,通稱烏,實乃現代紅製作工藝也



與此說法同一進期,全國各產區改制紅之風甚盛。例如,湖南《巴陵縣誌》記載:“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與外洋通商後,廣人挾重金來制紅,農人頗獲其利。日曬微紅,故曰紅”又據同治年間(1862—1874年)湖南《安化縣誌》記載:“方紅之初興也。打包封箱,客有冒武夷以求售者。孰知清香厚味,安化固十倍武夷。以至西洋等處無安化字型大小不買。廣人販紅按穀雨來鄉,不利雨而利晴,不須焙而須曝”。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0-8-9 15:40



TOP

據知,清朝第十個皇帝同治即愛新覺羅·載淳(1856~1875),六歲1862登基,十九歲1975病死。坐了十三年龍椅, ...
臨江仙 發表於 2010-8-16 08:25



又故意.........?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