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其實有一個粗略的方法是可以檢驗的
雜誌社若想作弊,不管他運作那種方法作弊,其目的都是想把某茶的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18 15:51



    只要茶品進入審評名單,這個茶品就出名了。
    因為每樣茶至少都會得到一兩人的好評。
    因此茶品是如何雀屏中選的?恐怕是一大黑箱。
    你能否問問雜誌社,為什麼他們能夠把列入品評的茶品準備得那麼周全,
    可以成套推出?
     是沒錯,不相信雜誌社的品評就不要買,
     這種說法就像「不相信廣告就不要買」一樣,
     可惜的是置入性行銷讓人分不出是廣告!
     此外,辦雜誌的人有權利作置入性行銷嗎?
1

評分人數

TOP

TOP

我理解你的意思
不過,真的要追根究柢是不會有結果的

例如,雜誌社拆茶的時候設一個監察人(律師在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18 15:41


感謝兄的詳細解說
我當然知道真的要追根究底是不會有結果的.我應該不至於笨到想要知道真相.
36期華山論茶E1.2003下關茶廠質檢章繁體字.香港茶友養生主的茶評..
茶乾壓得極緊.葉底細碎.三分鐘後泡不開.基本上不能評比.故最後重泡一次.還是淡薄帶酸.怪不得第一次泡出淡梅子香.再悶泡裁出苦味但化不開.評為第十包尾.

茶乾壓得極緊.葉底細碎...8653本就如此
三分鐘後泡不開.基本上不能評比....很驚訝會有這種現象

TOP

只要茶品進入審評名單,這個茶品就出名了。
    因為每樣茶至少都會得到一兩人的好評。
    因此茶 ...
chen6955 發表於 2011-6-18 18:13



    你的問題我早已經跟雜誌社討論過,但是實際情況很難配合,以03年舉辦的6次華山論茶茶評為例
1.03年6次華山論茶總共評論超過60種不同茶品
2.幾乎目前市面上比較有能見度的茶品都羅列其中了,連03下關的甲乙級沱茶都拿出來評過了
3.『目前』的決議是:明顯有年份爭議或者他廠仿造爭議的茶品不列入評論
4.有些茶品,茶商本身不願意提供茶品參加評論,例如某些超高價的純料大樹茶,因為價錢高,評好是剛剛好而已,評差了自己下不了台
5.這類高價茶品雜誌社會自己花錢買來評,而不要求茶商提供(例如上期評論的『頂級易昌號』就是向中部茶商買來評的)
6.要完全評完所有茶品是不可能的,光是03年60種茶品就評了一年半(一期評10種),在加上03決賽和總決賽,就搞掉了2年,那麼04年05年甚至06年的茶品種類更多,要怎麼辦?連評5年10年?
7.關鍵點還是在於信任問題,如果您認為雜誌社選茶沒有標準,建議您可以提出更合理的標準,讓大家一起監督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內容,提供你參考

TOP

感謝兄的詳細解說
我當然知道真的要追根究底是不會有結果的.我應該不至於笨到想要知道真相.
36期華山論茶 ...
松柏 發表於 2011-6-18 19:08



    這茶有後製品.雜誌社知道嗎?送到茶評員手上的是真的2003還是後製品?
    這才是小弟提出疑問的重點!

TOP

只要茶品進入審評名單,這個茶品就出名了。
    因為每樣茶至少都會得到一兩人的好評。
    因此茶 ...

chen6955 發表於 2011-6-18 18:13

這一次雜誌社的『99』評比,

茶品的選擇小弟不知道,而這些茶品小弟都沒有,
所以小弟無法代為說明。

但是對以前每期茶品的挑選,
小弟知道一些,所以小弟說一下!!

好幾年來,雜誌社幾次要小弟提供茶品讓雜誌社評比,
雜誌社只說年份,比如說00年小弟有什麼茶可以提供,
或者03年的小弟有什麼茶提供,並沒有指定是哪一款茶,
而且每次都只要一兩片,
幾年來小弟提供過幾次,不同年份的茶,而且都是賣給雜誌社。

而小弟提供這幾款茶,大部分手上都只有非常少量,或只剩下幾片觀察用,
所以不管評比結果好不好,對小弟生意上完全沒有影響,
上月底,雜誌社有打電話要小弟提供一款90年代的茶,說要評比用,
雜誌社說這款茶倉儲普遍不佳,他知道小弟有倉儲很好的,
要一餅也好,撥散的也好,但是最少要200公克,
但是小弟手上確實只剩大約100公克而作罷。

雜誌社每期評比其他不是艸堂提供的茶,
怎麼來的,小弟不知道,
小弟只就對小弟提供過的茶,做一個說明。
2

評分人數

  • 下港人

  • 小渣蚱

TOP

感謝兄的詳細解說
我當然知道真的要追根究底是不會有結果的.我應該不至於笨到想要知道真相.
36期華山論茶 ...
松柏 發表於 2011-6-18 19:08



    那片茶我很能理解其中的內幕!

因為那是某個茶商提供的茶樣,他知道我是評茶員,於是偷偷跟我說他提供給雜誌社一片03下關質檢
並說他為了提供茶樣,特別找了一片最乾最乾的出來評,要我為此茶多說點好話...

也許是因為太乾太乾了,反而沒有太陳化的跡象,結果弄巧成拙了

雖然我被他溫情拜託,但是我還是誠實的寫出我的茶評(在不知道03質檢茶樣編號的盲飲情況下)---
http://tw.myblog.yahoo.com/jw!87NQlqCHHAJnpewqv66W_w--/article?mid=15989&prev=16000&next=15912&l=a&fid=6

E1:此茶應該是下關茶,下關特有的風味十足,條索細嫩,香氣還可以,但是茶質帶猛,茶湯表現的中規中矩,可能是壓的很緊,陳化比較不顯,中等的生津度,膠質感一般般,帶著微苦不退,舌頭中段的澀感也不好化開,個人認為應該是倉儲環境太乾燥所致,還有待進一步的陳化整理。6.5分

TOP

那片茶我很能理解其中的內幕!

因為那是某個茶商提供的茶樣,他知道我是評茶員,於是偷偷跟我說他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18 19:23



    小弟甚至懷疑您拿到的是後製品!
    能請問您....您以前喝過2003質檢嗎?

TOP

那片茶我很能理解其中的內幕!

因為那是某個茶商提供的茶樣,他知道我是評茶員,於是偷偷跟我說他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18 19:23


雜誌上的評茶,小弟是幾乎不看的,
因為以前一款茶,不同人評,常常出現很大的落差,
這事小弟也曾在網上說過,所以建議茶友,只能當參考,
買茶還是要以自己口感喜歡為準。
4

評分人數

  • 下港人

  • 建達

  • 小渣蚱

  • 射過溪

TOP

那片茶我很能理解其中的內幕!

因為那是某個茶商提供的茶樣,他知道我是評茶員,於是偷偷跟我說他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18 19:23


再請問這茶陳放環境如何?...怎麼會有太乾太乾.沒有太陳化的情形?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