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回復 35# 山城茶戀


    謝謝前輩指教
    的確誠如您所說,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焙茶,都有其優缺點.
    因此只要能"看茶焙茶",在烘焙過程中為茶葉加分,
    焙出清'粉'甘'活之茶品,並讓消費者喜歡接受,即是好茶.
1

評分人數

TOP

我發此帖的用意很簡單,只想利用此議題,
將我近幾年來涉獵有關老茶復焙與不復焙之差異性,
藉由論壇之討論,能明確傳達一些訊息,
讓新茶友瞭解,以供將來選擇時,不必再走冤枉路。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任何人皆可針對問題,
提出自已經驗和看法,但不宜攻訐別人,
否則發時間在論談所作之討論,將變成無意義。
感謝各位前輩之支持!!!
3

評分人數

TOP

t4u,在"老茶與烘焙"主題中,2005.04.14mark前輩談到老茶焙與不焙的問題,
我將他PO上,讓各位茶友參考。
1

評分人數

  • 布魯斯

TOP

回復 46# meiyun


    華岡茶是高海拔的茶,依您所說應是毛茶,
    應趁鮮喝掉沒錯,雖以易開罐裝茶並應有抽真空,
    但毛茶放久除會降低鮮度(洛氣)外,且由於乾燥度不夠,茶易變質。
    想存作老茶,還是找發酵夠,並已乾透的茶為宜。

TOP

茶只要乾透,且在保存期間不受潮,不復焙而存作老茶也行.

有復焙與不復焙之差異,僅是陳化期間' 味道' 及香氣等不同而已,只要喜歡就好,沒有所謂對錯.

2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 煎茶人

TOP

個人對復焙一直有這個想法,不知是否對?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冬天都會進補外,尤其在『轉大人』時,其家長多會在冬天燉一些補藥,希望自已孩子能快快長高長大(或稱轉骨)。至於是否都能心想事成,還是有很多變數在,例如進補時機、胃腸狀況、個人體質等,因此其成效因人而異,不可能每人都一樣。

我想陳放老茶也一樣,在陳化過程中,如果能適時給予能量(升火復焙),可能陳化會更快更好(前提要適時且溫度要適當不能過高),當然不復焙也是能繼續轉化,只是將來會以不同面貌呈現而已。
2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 anliuu

TOP

回復 53# 煎茶人

我曾收到朋友贈送2盒陳放30年的老茶(每盒1斤裝,其中1盒標籤打印民國72年,另盒打印不清楚惟日期應該稍後),產地文山,條索狀,以瓷花瓶(開口以保利龍為塞)裝茶,裝於紙盒內,受贈後我才拆封。沒有受潮,茶乾即呈仙草味,茶質與茶韻均優。

而我自已有收藏一些採摘後,6-7年內以炭火復焙,爾後就密封妥存(已近十年未再焙火)的陳年老茶。

我想30年以上之台灣老茶,一般都是條索狀,採摘後烘乾比較容易,只要密封並於隂涼處妥存即可。惟目前大都半球型,不易一次烘乾,如果發酵不足,可能還會怕火,6-7年內視其受潮度給於適當烘焙,再放個3年就是10年老茶(當然放越久越好),個人認為可以接受,品質真的也不錯。

兩者主要差異在於焦糖香之有無(未焙火之香氣與普洱較相似),未復焙者無焦糖香,而有復焙的則有焦糖香且於杯底久久不散。

收藏老茶,「水分」多寡的確是重點,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即「茶質」,想存做老茶,當初如果沒選用優質的青茶去放,將來可能只有老韻,而缺少回甘不絕令人感動之喉韻。

以上純是經驗交換,謹請參考。

6

評分人數

  • 星天牛

  • 射過溪

  • 僕人

  • anliuu

  • 夢幻茶

  • 煎茶人

TOP

如果不復焙,十年之茶湯可能還不會轉紅,更不必提陳味。

以往我自已把十年以下的稱為『陳年茶』,

十年以上才稱為「陳年老茶」,

其實這也算很勉強之歸類。

茶不要受潮並要轉化出陳味應該要二十年左右(期間不要焙火),

但哪有那麼多的陳年老茶,

因此就這樣湊合的稱呼。

以條索狀或半球型青茶存做老茶,

其實亦會影響將來茶質之保存,

半球型會介於茶餅與條所狀之間。

個人經驗,謹供參考。

4

評分人數

  • 星天牛

  • RTYU

  • 射過溪

  • 煎茶人

TOP

茶受潮或有異味,我想焙茶是需要的,至於是否茶質會焙掉,我不能確定,但與焙茶者的技術多少有關連。
每次焙茶後會有火氣及影響陳味的問題,惟放一段期間火退了,陳味又會回來(焙焦者除外)。
加熱發酵,我不清楚。惟製茶時,炒菁是在破壞茶葉

TOP

  --續60 --

裡的酵素,阻止茶葉裡的酶繼續作用,我想復焙的道理亦相似,即在趕水分(或異味)的同時亦暫時中斷其發酵(陳化)。普洱渥堆與紅茶堆放,似同樣想短期內降低茶葉之刺激性,但熟餅茶有渥堆的味道,紅茶則沒有此問題,復焙之台茶更沒有此問題。加熱發酵是否指普洱渥堆?惟與台茶復焙應有所不同。

台茶當復焙至乾透,即不應再焙,只要密封讓其陳化,將來與未復焙的老茶僅是味道表現不同,沒有所謂優劣,端視各人偏好吧!

以上個人看法,謹供參考。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