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長短與多寡
茶滋皆不同

長短是指浸泡的時間
多寡是指置茶量

這樓要講的是,不同時間與置茶量比例搭配對茶滋的影響

舉個例...........
我们用100cc的壺,10公克的置茶量,時間二十秒做為標準來說
也許有人會認為,置茶量減半改為5公克,時間加倍改為四十秒
這樣茶滋的表現應該會一樣.

但事實不然...........
時間的長短對茶的內含物質的釋出層次也不同,時間短較表層,時間長較深層

至於那種泡法較好喝,這無法一慨而論,這只能自己多嘗試看看
1

評分人數

  • Dior

TOP

輕手與重手
牛飲與細品

重手泡與輕手泡各有不同的口感與感受
輕泡可牛飲,重泡只能細品

我们以杜老大的杜式泡法為例..........
置茶量是每10cc的容量放一公克的茶,100cc的壺就放10公克的茶,起泡40秒
這樣的泡法以個人來講算是下重手了,如又遇到質重的茶,那喝來更是強悍了

不過這樣泡出來的茶滋非常的好,口感濃郁,回甘持久,相當過隱
但是不能牛飲,這種濃度的茶牛飲是會受不了的,而且也無法展現其美
這樣的茶湯,我個人是喜歡用吸的,輕輕的吸一小口,讓茶湯與空氣充份接觸好展其香
然後含在嘴裡喉間數秒在緩緩的嚥下,如此喝來喉韻與香氣十足,且持久,有著很好的感受

但這種泡法的先絕條件是茶要夠老或苦澀度不能太高,不然是會很難喝且傷胃的
而且就算茶夠老或苦澀度夠低,這種濃度的茶湯也不能當開水來補充日常的水份,會過頭的
濃茶喝太多,會傷身的
2

評分人數

  • 建達

  • Dior

TOP

天生我壺
必有我用

就泡茶而言.....壺無好壞,適者為珍,壺不在貴,適茶為上
不同的壺性適合不同的茶性,若挑得對,對茶有很大的加分效果
要選對的壺,不是要選貴的壺

就以我手上一些90中以後的熟茶來講
試到後來只覺得偶幾年前,一把二,三百元買的骨質疏鬆又欠溫的紫砂最適用
就這些熟茶而言,此壺可尬過一堆古董罐仔,泡飲起來真的是....溫潤柔醇香滑厚

愛茶人泡茶有時候會習慣性的使用特定杯數及土胎的習慣
但有時跳脫出這種慣性,改用不同杯數,土胎試試看,這常會有讓人驚豔的意外發現
浸泡的時間與置茶量也是一樣,改變一下慣性的泡法,往往會讓人對茶有著新的了解

不過有的人會覺得這樣很麻煩,有的人卻當作遊戲般的悠遊其間,自得其樂
3

評分人數

  • 建達

  • Dior

  • vincent6171

TOP

射鳥大您好,後學請教;現今的柴燒壺適合泡何種茶?請多指導後輩,謝謝! ...
阿榮 發表於 2011-11-4 10:04

這二天正在操一把約300cc的柴燒壺
這把我已經泡水泡了十多天,期間每天煮壺2小時,以去土味
前二天,好不容易才把土味去盡.

此壺是嚴重落灰到,像上了一層厚厚的釉料一樣
散熱極慢,澈底溫壺後,保溫效果極好
所以這把柴燒壺只能用於老生普及老熟普
泡較新的茶,會很快的把苦澀逼出,及把茶菜悶熟,因此用來泡新茶並不適合

昨天泡80中的7532,發現茶滋的逼出效果極佳,極快,比厚胎的紫砂壺更好
不過火燥感極重,口感也比較硬澀,需要讓它退火後茶滋才會比較溫潤
於是就加滿水放著,讓這泡7532來消消它的火氣

今天把茶湯及茶捨清掉後,用來泡90出的熟磚
前幾泡還是覺得火氣略重,但已經比昨天好很多了
後面幾泡就覺得溫潤很多了,看來再繼續的馴養的幾天,狀況就可以不錯了.

用這類壺要有耐心的慢慢調教它,去土味,去火氣的步驟是一定要的
接著要多使用,用茶滋去餵飽它那乾澀的土胎
假以時日,一定可以成為一把專泡高齡老茶的無敵利器.
3

評分人數

  • 布魯斯

  • SFG

  • 建達

TOP

回復  射過溪


    請教一下幾個普洱茶的泡茶知識
一、有人說普洱茶陳放較久,沒有綠茶久浸「出粳」的問 ...
lcslcs 發表於 2011-11-10 22:56

一、有人說普洱茶陳放較久,沒有綠茶久浸「出粳」的問題,大約幾年陳期的生茶,可以久浸(例如泡半個小時以上,甚至整晚)?因為小弟95年左右的7542感覺雖不會出粳,但是久浸仍然有澀感。

一般年份較淺的生茶,泡到快到底了,多少都會有粳味的,只是輕重而已
茶除非幾泡之後味淡了,才需要用較長的時間浸泡調整茶湯濃度,前幾泡是不用的,不然會太濃
任何茶只要浸泡過久,茶湯濃度太高,都會很難入口的,且對身體也不好,不管苦不苦澀
所以需要用置茶量及浸泡時間來調整,讓茶湯泡到剛好適口的濃度才會好喝

二、就前輩的經驗,每一種茶品是否應有一種標準的湯色?小弟泡7542、7532,有時茶葉多、壺厚,茶湯就較深(泡淺一點就感覺薄水),但是茶葉少一點、壺薄,想泡深一點,就覺得茶湯澀感強烈。

湯色是不可能有一定標準的,年份及倉儲對湯色的影響都很大,湯色的深淺不一定代表茶滋的濃淡
還是要以自己的口感及體感去用置茶量及浸泡時間,把茶的濃度泡到剛好適口適體才對
不過有的茶年份還不夠,一定還會有相當的苦澀度,例如95年左右的乾或輕倉生普,有很多人都喝不下呢
這很正常,就把他放著吧,等老一點再喝

三、石昆牧老師的書中曾提到,較喜歡入倉的熟茶,但現實來說,生茶因無法入口,必須入倉以提早熟成,但是熟茶入倉的必要性何在?最近小弟泡了一些未入倉的熟茶,感覺燥、青草味、香氣較淡,是與泡茶技術有關,還是與入倉與否有關,不知前輩經驗為何?

乾倉濕倉是選擇題,不是是非題,全靠個人喜好上的選擇囉
至於您的熟茶我就很難講了,可能是品質,年份,未醒茶,退倉不足泡太濃..........這要喝過才知道
還有熟茶因製程的關係,本來就沒有生茶的濃烈香氣,這正常的,  以上供參.............
1

評分人數

  • SFG

TOP

保溫瓶泡法
簡易又好喝

這次貓空茶會,松柏兄用保溫瓶泡了些乾淨的老熟茶分享
那滋味真是好啊,飽滿的熟香熟甜味,又稠稠滑滑的,喝了相當過癮
原來老茶也可以這樣泡, 贊 !

這樣的悶泡法,可以把各個層次的茶滋一次逼出,於是茶韻就會變得很豐厚飽滿,喝來很爽

之前看了幾個討論帖,好像有好幾位茶友也都是這樣泡熟茶
如今實際體驗,發現真的很好,以後出門,我就可以這樣搞一瓶外帶了.

不過這種泡法的先決條件就是茶要夠乾淨,不然是會把腦人的倉雜味,也一股腦給逼出來的

TOP

泡茶有感 一

泡茶是喝茶前的最後一個動作
在這之前必須經過試茶,買茶,藏茶,醒茶,選茶具 等過程,最後才是泡茶
然後再由茶主人享用最後的成果,以供自慰

常常看到有些茶友在作鑽牛角尖似的思辯.........
茶質重要還是茶具重要 ???
茶質重要還是藏茶重要 ???
茶質重要還是醒茶重要 ???

這些都是不該有的問題,因為每個環節都重要,想要喝好茶,這些條件都缺一不可
沒有誰重要,誰不重要的問題

其實....最重要的是人.........能夠選用,善用及運用一切的茶主人
2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射過溪

兄好可否另外請教兩個問題因為小弟暫居北美
大路乾燥型氣候迥異台灣
問題一: 水質
這裏的自來水全是雪水溶化
泡茶上有無需特別注意或適合泡哪類茶呢?


問題二: 陳放
這裏濕度低,冬季有半年是開暖氣19度中過
茶存放在這條件下
對生茶轉換的影響貯藏與台灣比較下
需注意哪些呢?


ahating 發表於 2011-12-22 14:33

哇.....這真超過了我的經驗範圍呢
我既沒喝過雪水,也沒待過那麼乾燥寒冷的地方呢
不過,只要水質夠乾淨清甜,不會太硬澀口,任何茶都適用的

環境太過乾燥寒冷,茶肯定會轉化很慢的
茶體太乾,會讓很多內含物質不溶於水,泡茶也肯定不好喝
會比較燥澀,層次少,泡水短,香氣也會差很多.

唯今之計只有使用我的獨門終極泡法...........
李氏獨門不可告人抵死不傳千古失傳無上奧義時空轉換回到未來之無敵泡茶法

就是茶泡了二泡後暫停,讓茶在壺內潮濕的環境中濕醒茶幾小時 ~ 一,二天後再續泡
這時茶的內含物質的親水性就會比較高,比較容易泡出味來,才會出水連連的精華盡出
這種調情的手段是每個泡手都應該學的,由其是在北美這個寒冷乾燥的寂寞異鄉
4

評分人數

  • ahating

  • 小神童

  • johnny

  • SFG

TOP

哇.....這真超過了我的經驗範圍呢
我既沒喝過雪水,也沒待過那麼乾燥寒冷的地方呢
不過,只要水質夠乾淨清甜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2-22 18:37


對了,在那種天寒地凍的地方泡茶,有很多小細節是需要注意的

1. 水一定要燒到強強滾
2. 要先備好茶,好讓溫壺後可以馬上置茶,不然壺就白溫了
3. 溫壺要溫二次,壺體熱度才夠
4. 溫壺後要趁熱馬上置茶並立即注水沖泡,不然第一泡的水溫會被冰冷的壺體中和掉很多的
    第一泡的水溫若不夠,之後再泡的滋味通常會不太好,會像永遠也煮不熟的菜一樣
5. 注水時,水壺的嘴要靠著壺口,提太高的話,水柱是會被冷空氣給降溫的
6. 注水合蓋後,要用開水淋壺體一,二次,以免壺的溫度降得太快,致使茶葉泡不開

以上供參
3

評分人數

  • ahating

  • 小神童

  • johnny

TOP

新熟茶泡法
降燥及堆味


不管新熟老熟,水溫都要高,低於沸點泡出的會很像沒煮熟的青菜一樣

壺方面,新熟茶可用骨質疏鬆的紫砂壺
逼熱性較低,也可降低堆味及燥感,如此喝來較可口

老熟茶就剛好相反,要用骨質紮實的紫砂會較好
比較容易逼出厚韻及老味來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31 19:41

如果熟茶的明顯的堆雜味及燥感都已退去,就不一定要用骨質疏鬆的紫砂壺
像有些熟茶渥堆輕,用料細嫩,堆雜味退去後,會有很好的香甜細緻感
這類茶用朱泥來表現反而更好,更能把它的細緻香甜度表現得更明顯,更好喝.
3

評分人數

  • 小神童

  • ericchiang

  • vincent6171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