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idiot 於 2012-2-5 01:08 編輯

http://seed.agron.ntu.edu.tw/civilisation/student/tea1/2-2.html

包種茶史

關於包種茶史考,可供參考的文獻無多,因為包種茶的興起,僅百數十年之事。我人研究包種茶的製造方法,與烏龍茶之製造法相去不遠,自粗製以至精製各種過程,雖有若干處理之差別,但技術處理可謂大同小異,由此可知包種茶之製造係脫胎自烏龍茶,是無須疑問的。

這樣亦可明白包種茶之製造方法仍然取法自福建。武夷岩茶與安溪鐵觀音的製法與品質,與其說是和臺灣烏龍茶相像,無如說是和臺灣包種茶更為接近。祇是福建在甚麼時候開始有包種茶的名稱,沒有正確文獻記錄可資參考。

據日人井上房邦氏調查報告,包種茶的製造,係距今百二十餘年前,係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業茶者王義程氏所創製,由他倡導並傳授製法。此種茶葉製成後,用方紙二張內外相襯,放茶四兩包成長方形之「四方包」,包外蓋以茶名及頭印章,稱之為「包種」,或運往福州加實香花包出售,或經由廈門直接運銷南洋。此應為包種茶製造之開始,亦即包種茶稱謂之由來,惜確實年代無可稽。

臺灣從事包種茶的製造,據考許多文獻所載均說係始自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蓋以當時臺灣之烏龍茶,遭受世界茶業不景氣影響,再加以臺北當時專製烏龍茶出口之五家洋行,認為臺灣茶價昂貴,無利可圖,乃一致中止收購,致使烏龍茶有行無市,陷於慘境。其後烏龍茶市況,日見衰退,大有「無人問津」一脈不振之勢。此對臺灣茶業之發展,顯有莫大之打擊。亦即清代臺灣烏龍茶遭受厄運時期。當時臺北一般茶商,鑑於烏龍茶之市況,自五家洋行中止收購以後,景氣日衰,迫不得已,即將臺北一帶滯銷之烏龍茶,大部份裝運福州,悉數改製包種茶,當時在福州通稱為「花香茶」。此固為臺灣烏龍茶改製包種茶之由來,亦實為臺灣從事製造包種茶之先聲。迨至光緒七年(1881),有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茶商吳福源氏(許多文獻稱為吳福老),因感到在福建改製包種茶獲利不多,他為圖厚利起見,遂帶同技術工作人員渡臺,在臺北設源隆號專事製造包種茶;同時還有同府安溪縣商人工安定及張古魁兩人合夥組設建成號,亦經營包種茶。開始將茶經由臺北之淡水運往其為集散地的廈門,再由廈門輸往重要消費地的南洋諸島。自是之後,一般茶戶相仿製造,包種茶製造產量乃逐漸增加。

到了光緒十一(公元1885)年,福建省安溪縣地方,又有 王水錦 魏靜 二氏相繼來臺,在臺北七星區南港大坑地方,悉心從事臺茶研究,不論栽培或製造方法,加以研討改進。一面提高產製技術,一面將其研究心得傳教同業。特別將他們對包種茶之製造具有超越之技術,多方傳授,並全力鼓勵同業學習,遂使包種茶製造技術日見改進;到了日本佔據臺灣,日本政府為改進臺茶,亦選擇該地為包種茶產製研究中心,因此各茶區篤志農家遣送其子弟前往受其傳教者甚多。自1920年起,每年春秋二次,招集全省茶業界子弟,舉行包種茶講習會,由王魏二氏擔任教師,熱心教導。此時臺北縣農會及新竹縣農會亦相繼在該地方舉行包種茶講習會,分春秋二期,召集有關人員前往參加。這項工作,繼續了十幾年,是以本省茶業者,當時受教于王魏兩氏者頗眾。二氏對臺灣包種茶產製技術之改進與貢獻,其功甚偉。

包種茶產區最早發達者,係臺北縣七星區(現陽明山管理局轄地),文山區次之。以製茶品質而論,則以文山區所產最優、海山、七星、基隆、新莊、淡水等地所產順序漸次。至新竹方面(包括桃園,新竹二縣)包種茶之發展,初期產區由臺北擴展桃園中壢等地。祇是當時產包種茶數量無多。其後經十餘年之推廣,由於製造包種茶有利可圖,農家對此發生興趣,紛紛栽培製造,於是茶區遂擴展至大溪、新竹、竹東、竹南、苗栗各區;在這一帶茶區,所產包種茶品質推竹東區為第一,而以竹南、新竹、苗栗、大溪、桃園、中壢、依序次之。到了民國十九(公元1930)年前後,全省各產茶區域,皆能製造包種茶,產量逐年增加,輸出數量且可凌駕烏龍茶之上。因此期中,日本佔領我國東北數省,包種茶之市場除南洋一帶外,有東北廣大市場,是以產量輸出遂年增多。

本省光復後,烏龍茶大有「壽終正寢」之勢,而此臺灣第二種特色茶---包種茶,仍然可以「穩紮穩打」保持原有的大部份市場,雖然每年輸出量比不上全盛時間那樣的鉅額,但亦沒有像烏龍茶那般的慘淡,至少每年尚可以維持一百萬公斤以上的輸出量。而且包種茶每年在本省的消費量比其他茶種的數字亦較鉅大。因為本省居民多數喜飲包種茶。是以包種茶在本省光復後沒有像紅茶或綠茶的一時走紅,確實它是固步自封在走它原有的道路,雖不興旺,卻也不是到了慘敗地步。
6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9# 探索者


    探索者 兄:您所言是正確的.日據時代包種茶一詞已經在用了,再向前推--很多文獻均指出台灣在*清代同治12年(1873年)就製包種茶.另據林馥泉先生著書指出亙早十數年前為王義程式在福建安溪創制...
2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探索者


     兄:您所言是正確的.日據時代包種茶一詞已經在用了,再向前推--很多文獻均指出台灣在* ...
gm03isme 發表於 2012-2-5 08:55



    這邊的歷史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 王義程的"包種" 似乎是以薰花香為後段製程
是在那時和那種情況下轉變成現在以不薰香為主的?

TOP

這 2 種好茶 都很好喝...
口味.口感..香氣..都不盡相同..真要強力區分是有難度的..
西施和貂蟬誰美..那就看誰愛就谁傷神.. ..?
2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 阿德

TOP

回復 13# idiot


    可到南港找答案
1

評分人數

  • MILSIG

TOP

條型包種與球型包種在外銷的產品名稱原本都叫<包種茶> ,後來因外銷日本,當地對球型包種是以烏龍茶稱呼,形成貿易困擾,經由天仁公司李瑞河與天祥公司王正統等人與經濟部溝通,將球型包種改稱烏龍茶銷日
2

評分人數

TOP

temporary

包種一辭資料堪參考,但還是在名字起源處繞,不知可有「工法」這一角度去探討的資料。
2

評分人數

  • 煎茶人

  • 福嫂

TOP

回復 8# 喝茶賞壺
回復 10# Jimmu


    關於台灣包種茶有幾點需要澄清的:

1.包種茶是台灣茶人王水錦、魏靜時的發明,是台灣原創茶款非源於福建:考證福建茶譜實際並無「包種」一款。

2.1873年台灣烏龍茶滯銷,送到福建改製的乃薰花茶,有稱「包花茶」者,並非包種茶。

3.安溪王義程所創者為「包茶」,是茶品四兩裝的包裝法,非「包種茶」。林馥泉書中所提包種來源之說源於《南港志》,日人井上房邦是當時平鎮茶業試驗所的研究員,其所提包種茶的來源是指四兩包裝包入「種子茶」,俗稱「包種子茶」。《南港志》於記錄此事疑有漏字,導致今日對於包種茶來源有非常大的誤解。種子(籽)是青心烏龍的別名,由青心烏龍種所製的就是「種籽茶」。

4.由包種籽茶被簡化成包種茶,乃是日本政府為雅化台灣地名和產業名稱的規定。由於台灣話習慣於字尾加上「仔」字,日本政府認為贅詞,所以規定字尾「仔」字一律去除,包種仔茶方才變成今日通稱之包種茶,約在1920年代左右。
15

評分人數

  • 人一木

  • qq620909

  • 若水

  • 射過溪

  • 鎔陞玉璽

  • 瑩瑩

  • 小神童

  • 煎茶人

  • Jimmu

  • macro

  • 喝茶賞壺

  • 素還真

  • 蔣爵陽

  • 好喝茶

  • 福嫂

TOP

不過包種茶製程和單叢, 岩茶差距不大
所以想要知道大大對第一點和第四點的的佐證

尤其是第四點應該會有公文



關於台灣包種茶有幾點需要澄清的:

1.包種茶是台灣茶人王水錦、魏靜時的發明,是台灣原創茶款非源於福建:考證福建茶譜實際並無「包種」一款。

2.1873年台灣烏龍茶滯銷,送到福建改製的乃薰花茶,有稱「包花茶」者,並非包種茶。

3.安溪王義程所創者為「包茶」,是茶品四兩裝的包裝法,非「包種茶」。林馥泉書中所提包種來源之說源於《南港志》,日人井上房邦是當時平鎮茶業試驗所的研究員,其所提包種茶的來源是指四兩包裝包入「種子茶」,俗稱「包種子茶」。《南港志》於記錄此事疑有漏字,導致今日對於包種茶來源有非常大的誤解。種子(籽)是青心烏龍的別名,由青心烏龍種所製的就是「種籽茶」。

4.由包種籽茶被簡化成包種茶,乃是日本政府為雅化台灣地名和產業名稱的規定。由於台灣話習慣於字尾加上「仔」字,日本政府認為贅詞,所以規定字尾「仔」字一律去除,包種仔茶方才變成今日通稱之包種茶,約在1920年代左右。

愛呷茶 發表於 2012-3-4 03:46

TOP

回復 12# idiot


    不是一紙公文,就像「皇民化運動」,包括語言、戶籍、人民生活習慣,不是一張公文紙就決定的。那是整個日治末期10年來的各種「去漢化」政治措施的總稱謂。

1920年代開始,日本政府就開始推行台灣語言的修飾,很多台灣老地名都是1920年代陸陸續續被修改的。地名、產業的語詞雅化和修飾,是很長時間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5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