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2

評分人數

  • 蔣爵陽

  • 煎茶人

TOP

沒辦法在帖中評分,但樓上有提到薰花問題了,這點就是包種工法的key。

TOP

由於小弟來自坪林茶鄉,坪林主要盛產文山包種茶為主,一直有個疑問?
為什麼包種茶的知名度與受大眾青睞的 ...
迷途小書僮 發表於 2012-2-3 17:03


1:什麼包種茶的知名度與受大眾青睞的程度始終比不上烏龍茶呢

    早期北部包種氣味細緻滋味甘甜清爽,茶菁採摘不宜過嫩,加上足火精焙後,香氣十足迷人但隨著比賽場次熱絡製茶者為迎合比賽審茶口味,同鹿谷一般愈採愈嫩不利後續精焙,導致成品特色慢慢改變,
    於是在茶品特色定位逐漸模糊中,在加上7-80年代高山茶清香嚐鮮的興起,以至市場很快就被取而代之更快於凍頂式做法的傳統台茶.
   
2:這個長輩認為早年的烏龍茶指的是白毫烏龍,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東方美人茶葉,這才是真正的烏龍茶

   烏龍茶一詞原於大陸故事很多.若以製程來說中國六大茶類中主產於東南沿海各省(浙閩粵)青茶類通稱為烏龍茶
   台灣茶業(葉)無論再製法上,樹種上也都源自對岸而後才在(日據時代)加以改進推廣而後走出自己的特色,白毫烏龍就是其一
   台灣在清朝時期以薰花茶,紅茶,綠茶,烏龍茶外銷全球的當時,多做為外商訂製後製加工的角色,外國人所認知的烏龍茶應稱為----武夷茶,
   真正讓外國人驚呼為Formosa Oolong  讓台茶享譽國外的就是白毫烏龍茶(湯色偏紅帶果香).而後再有著重著蜒的東方美人茶(椪風茶)

3.現今大家口中的烏龍茶是指球狀包種茶,與條狀包種師出同門!
   意思是指包種茶下有兩分支,ㄧ為條狀包種即為現在大家口中的包種茶,一為球狀包種即為現在大家口中的烏龍茶!

   包種茶(烏龍茶)經過魏靜時期在製程上的改變革新後,台灣茶業終走出代工框模,發展出不同於傳統武夷茶,開始擁有自己特色的烏龍茶,此製法也在當時在各茶區開始推廣指導.
  台灣半發酵烏龍茶依製程不同

                     重萎凋重發酵------白毫烏龍茶  
                                                     鐵觀音茶   
                     輕萎凋輕發酵文山式包種茶-------北部包種茶(清茶)
                     輕萎凋重發酵凍頂式包種茶-------凍頂烏龍茶
                     輕萎凋輕發酵---高山烏龍茶

以上都是台灣各時期各具特色的烏龍茶,只是差異在時代的不同,認知上解讀的有所不同罷了

*****以上純屬個人心得   僅供參考**********************
8

評分人數

  • 煎茶人

  • 星天牛

  • 好喝茶

  • 迷途小書僮

  • 布魯斯

  • 夢幻茶

  • 素還真

  • kuan

TOP

教授 又離題了 學術上的論文多不貼切於現實 DNA也只用於定種就算真驗出外來新種只要商品內混合著本土種 還是可以台灣茶來販售


嗯  這幾篇論文的重點 和您講的不一樣  主要是用DNA 來看親屬關係  借此獲得茶種的來源和遷徙資料
類似的方法用來研究人類的遷徙 已經十幾年了

TOP

嗯嗯嗯學習了

TOP

關於那篇論文是小弟參加今年7/25~7/26茶改場的在台大的茶葉技術研討會中有人發表
那篇報導,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可以檢驗出一個茶樹的父系及母系來源~
因為如果培育出的樹苗,基因太過接近沒有很大的歧異度(想像成近親培育),會容易導致新茶樹的茶勢弱,易生病及脆弱,且不容易出現更優良的新樹種。
並可以保護原生種的茶樹,且輕易判斷該茶種(因為茶園管理與地理環境不同,多年老師傅也是會誤判茶樹)
=====================
文山包種有條狀也有球型
烏龍大多是球型,或是半球型(揉捻的次數影響)
包種的發酵程度比烏龍茶輕~台灣人口味比較偏向烏龍茶
而從另一角度觀看台灣茶葉歷史發展,從北部外銷凋落到現在中南部(烏龍茶)為主
所以現在歷史改變,趨勢也多少會被影響~~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