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c1028013 於 2012-2-26 11:35 編輯

回復 10# c1028013


   
第三場次:4款老台茶盲飲與比較


喝茶賞壺前輩推薦:
1、2比較;3、4比較;1、3比較;2、4比較


編號一:




編號二:




編號三:




編號四:




開泡:




小插曲:現場溜一下水




茶湯與茶底:
編號一:




編號二:




編號三:




編號四:




在此要感謝喝茶賞壺前輩以及在場的幾位前輩,利用碗泡法,教大家如何以碗泡法和湯匙,觀察茶湯、第一沖冒的煙聚集與否、茶底等等方向,先不用喝,就判斷茶的優與劣。
茶湯要清澈才不會澀,湯澀要亮才不會苦,第一沖的煙要聚,初步判斷茶的方法。(有請各位前輩補充)



下是個人品飲心得:
第一沖:
1.參香很濃,但有濁味。
2.參香,但跟第一款不同,這比較清香。
3.菁味好重...
4.入口甜,後來微澀。
第二沖:感覺一開始的雜味去掉之後,開始展現茶的本質。
1.香氣變清新的參香。
2.有一點點澀。
3.仍有菁味,但湯質厚實。
4.尾勁有一點點水味出現。


公佈答案與美個人最愛的投票結果:
第一款:只用塑膠袋封住,裝進鐵桶,倉儲環境濕氣重。
第二款:第一款茶再處理過。
第三款:層層包裝,倉儲環境較佳。
第四款:第三款茶再處理過,稍微覆焙,大約100初度(後學忘記了...)。
經過大家投票,排名是1→4→2→3,由第一款勝出。




小結:這一場次的盲飲,著實表現了大家各有所好,第一、二款很像普洱,這也牽扯到大家是用怎樣的觀點去品這款茶,是用普洱、還是台茶的品法去喝它。
非常明顯、對比的活生生教材,處理過跟沒處理過,真的差異很大,但是若提到何者較佳?這就攸關個人口感喜好了。
11

評分人數

  • pool11802

  • 人一木

  • 阿德

  • 圓仔花

  • 煎茶人

  • 瑩瑩

  • 普普人

  • Tiffany

  • 素還真

  • 若水

  • thisway0625

TOP

大家目前接觸到的老台茶,大都以包種較多,希望透過這次的老包,讓大家有個基本的認識!
小蔣兄也會後續安排一系列相同茶在未處理、烘焙過,不同烘焙方式及溫度下,老茶的轉化,讓各位茶友更進一步認識老台茶
9

評分人數

  • 阿德

  • 圓仔花

  • teddysu

  • 福嫂

  • 瑩瑩

  • 素還真

  • 普普人

  • 若水

  • c1028013

TOP

回復 11# c1028013


   

中場休息加碼:90年代(98~01)訂製茶,4級茶菁,乾倉






還有一點點生,微苦澀,但轉甜。回韻清香。


下課啦~~~~~~~
吃晚餐喽!
感謝普普姐的美食~~~讚啦!




晚上有更重要的課程,大家當然要吃飽飽啦!


我也要先吃一下中餐...睡一下覺了...36小時沒睡...第一次這樣...終於能體會老爸的辛苦了...
5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c1028013


   

中場休息時,鐵釘大哥補充了一首詩,很抱歉後學沒有抄到,能否請有做紀錄的前輩幫 ...
c1028013 發表於 2012-2-26 11:11


看到鴨鴨小弟的呼喚,趕快上來探個頭。
其實那不是什麼詩,只是三句話,是有關茶人對茶的三個境界,其他諸如興趣、嗜好、美感、藝術都有相同的情況,這不是我寫的,只是拾人牙慧,轉述而已。

這三句話是:
下等水品有所貴相。
中等水品有所賤相。
上等水品有所 相。
讓大家再看一次,複習複習,順便看能不能稍微提昇提昇。
7

評分人數

  • 好喝茶

  • 圓仔花

  • 煎茶人

  • 瑩瑩

  • c1028013

  • 若水

  • 素還真

TOP

有同趣的人喝茶是幸福的但是我斗膽發表意見,看那茶菜顏色以不見茶的原色,(炒過頭的菜好吃嗎?)好喝嗎?對不起,恕我直言,希望能喝好茶是我的心願台茶加油啦!
3

評分人數

  • teddysu

  • 福嫂

  • c1028013

TOP

跟許多前輩一同研習茶葉,學習甚多,
雖然同一件事情,用不同面向跟角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觀點,
但這也沒有所謂對錯,畢竟很多事也無法量化,只能先吸收,再自己去體會,分析,統整,找答案。

學到的東西分享:

1. 小蔣大哥:所謂"原茶",原來是當年茶葉在山上做好後,來到茶行,由茶行老闆再進行一次乾燥,存放至今,沒有被處理過的茶。
喝原茶的目的,就是在檢視當初做好後的風貌,包括味道、作法、路線等等,藉以比對處理過後的變化。

2. 小蔣大哥&林口蕭大俠:陳放轉化,經過"新舊陳老",變成老茶之後,酸味的表現,發酵越重(紅茶除外)、焙火越重,酸味的出現就越快,反之,比較輕發酵或是沒有焙火的茶,則很久之後才會開始轉酸。

3. 喝茶賞壺大哥:要認識老茶的歷史,有兩本書推薦,打開茶箱的故事跟酵素茶的魅力。

4. 關於茶樹的紮根:
星天牛大哥:茶葉若定期施肥,就像固定餵食的寵物,漸而失去覓食能力,茶樹的根部生長到一定深度,就不會再繼續往下紮根,失去吸收更多微量元素的機會。
羽身大哥:根據學習與過去的經驗,施肥是為了促進根部發展,加強其繼續往土壤深入,吸取更多微量元素與地力。
結論:適時(時機點)適量施肥,能促進根部生長,過度施肥,不僅對生長毫無幫助,也可能致病致死。

5. 小蔣大哥:初期學習原茶,應先使用蓋碗,品飲原始風味,進階再附加其他具影響因素的方式(例如使用不同的壺泡),了解哪些東西對此款茶品有正影響與負影響。

6. 林口蕭大俠經驗談:根據近十年藏茶的分析研究,陳放過程中,新欉茶樹(4~6年)的力道,比起老欉茶樹,衰退的要慢上許多。

7. 若水媽咪經驗談:家裡部分藏茶,不經意的放在佛經下方收納空間的,跟放在其他地方的茶比起來,喝起來要讓人感到神清氣爽的多,也比較好喝。

8. 喝茶賞壺大哥:真空狀態下陳放30年的原茶,一經拆封,與空氣接觸,會在1~2個月內(取決於陳放方式),快速轉化到30年程度的滋味,多有甚者,轉化過頭的。

9. 白毫烏龍-白毛猴,特色就是"梨味"

10. 小蔣大哥:判斷包種老茶的時期,部分可由茶渣的皺摺來判斷,人工手揉的皺摺條紋較偏向一致方向,機揉時代之後,皺摺就開始不規則,四面八方都有,不同時段與機器,茶渣皺褶有機可尋;現今科技發達,例如以前著名的辨識方法-蝦狀茶乾,已經不能夠當成唯一的辨識指標了,現在也是都仿的來喔!


想到再補充,歡迎有參加的人補充
15

評分人數

  • 好喝茶

  • 人一木

  • fuyung168

  • 阿德

  • 圓仔花

  • 蔣爵陽

  • 射過溪

  • teddysu

  • 羽身

  • 煎茶人

  • 福嫂

  • 瑩瑩

  • c1028013

  • 素還真

  • 若水

TOP

回復 15# 阿八頭


   

前輩您好~這應該是後學照相技術不佳,抱歉~~~請見諒~~~

TOP

回復 16# Tiffany


   

後學補充一下:


4.剛剛完成採摘的茶不絕對不可以施肥,施肥無異是該狀況下的毒藥。


8.這就像許多墓塚,陳放千年味開封,一開封,東西接觸到氧氣便瞬間化為粉陳,木乃伊就是一個例子。

去外婆家吃個飯,回來補上晚場的報導~~~

TOP

施肥談的內容部份,有點兒天馬行空!
如果不是很熟練在行,後學建議在此帖老茶之討論,應當不要列入。
到不如談談選料之重要性!
6

評分人數

  • 好喝茶

  • 阿德

  • 射過溪

  • 蔣爵陽

  • 若水

  • c1028013

TOP

本帖最後由 c1028013 於 2012-2-26 20:44 編輯

回復 13# c1028013


   

晚上的課程內容,更是精采,大家先欣賞教材茶品:
73年正叢(家裡電腦怪怪的...沒木字旁)鐵觀音




77年冬凍頂烏龍




73年白毫烏龍




72年春南港包種


(但因為這款茶品下午已先品飲過,所以晚上便跳過這款茶)




晚上這一系列課程,主要是取材當時市面上比較著名、具代表性的幾款茶,讓我們知道,經過歲月的痕跡,到現在喝起來是怎樣的感覺。
最重要的,這幾款茶的來源是正確的,這代表著我們可以遵循這樣的指標,作為依據。
加上這幾款茶都是原茶(原茶為當年茶葉在山上做好後,運送到茶行,由茶行進行一次乾燥,存放至今,未經再次處理、覆焙的茶 ),未經過焙火等等加工工序,讓我們知道在良好存放之下,又未經焙火的各款代表性茶,經過時間的洗禮成為老茶,品飲起來是怎樣的感覺


今晚便由小蔣前輩與喝茶賞壺前輩掌壺,為我們大家做講解。
5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